小小艾蒿變身「黃金草」,成爲孝昌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靈丹妙藥」

“我今年種了3畝多艾蒿,一季就能增收近5000元,明年打算擴大種植面積,一年兩季下來,家裡的收入又能增加不少。”7月29日,孝昌縣白沙鎮勝一村貧困戶徐念員數著剛賣完艾蒿的錢高興地說。

小小艾蒿變身“黃金草”,成為孝昌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靈丹妙藥”

1

生活窘迫 初萌想法種艾蒿

徐念員是白沙鎮勝一村建檔立卡的低保貧困戶,妻子朱英患有智力殘疾,腿腳也不靈活。“當時我們家日子過得很艱難,就種了些田,勉強維持生活,再加上老伴的醫藥費,壓力確實很大。”提起當時的困難,徐念員嘆了嘆氣。

越是沒出路,越要謀出路。為了照顧老伴朱英和孫子,徐念員覺得必須另謀出路。徐念員找到村書記徐安平,請他幫忙出謀劃策。

“前幾天一直有商販到白沙來收艾蒿,我覺得既然有人收,就表明艾蒿有市場,我建議你先試種,觀察下市場行情。”村書記徐安平出點子。

2

波折連連 改變思路齊幫助

經村書記徐安平提醒,徐念員四處留心打聽,聽別人介紹說,艾蒿種植簡單,成活率高,耐旱抗病害,市場前景廣闊。

心動不如行動,可艾苗從哪裡買,種植上要注意什麼,成了徐念員頭疼的問題。

孝昌縣供銷社駐勝一村扶貧隊員李凌瞭解到徐念員的困難後,主動找上門,請縣裡的技術專家指導。“艾蒿當年種,當年就能見收益。”徐念員說,“2016年剛開始種時,我買了幾十斤艾苗,半年時間就收益了,我立馬籌錢擴大了規模。”

小小艾蒿變身“黃金草”,成為孝昌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靈丹妙藥”

好事多磨。由於擴大種植規模,加之第一次的豐收讓徐念員放鬆了田間管理,種出的艾蒿沒能達到收購標準,收購價格很低,給他潑了一盆涼水。

得知情況後,扶貧工作隊立即與縣林業局取得聯繫,請技術人員上門實地指導。經過專家的點撥,徐念員掌握了野艾種植技術,通過半年的努力,他種植的野艾蒿喜獲豐收。

小小艾蒿變身“黃金草”,成為孝昌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靈丹妙藥”

3

主動致富 幫扶鄉鄰齊增收

為確保徐念員種植的艾蒿有銷路,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聯繫湖北悟豐五艾有限公司,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

從家徒四壁到種植艾蒿增收脫貧,從遭遇技術難關到擴大種植規模,徐念員品嚐了自主脫貧的酸甜苦辣。

日子一天天好轉,徐念員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多虧了村幹部和扶貧隊的幫助,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現在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村民一起致富。”徐念員一直有這個想法。

如今,除了在自己的地裡忙活,徐念員還經常到其他村民田間地頭轉悠,交流種植經驗,大夥幹勁十足。

小小艾蒿變身“黃金草”,成為孝昌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靈丹妙藥”

在工作隊和徐念員的共同努力下,勝一村成立了艾蒿種植合作社,種植艾蒿面積達30餘畝,吸納了23戶農戶,其中貧困戶19戶。

小小艾蒿變身“黃金草”,成為孝昌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靈丹妙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