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30周年光影記憶丨宋捷:以「高」謀略 惟「新」是道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宋捷

經濟管理研究生,高級經濟師,長沙高新區管委會調研員、主任助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科技部新升級國家高新區評審專家組專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長期從事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和科技管理研究工作,組織和編著《世紀的呼喚——湖南高新技術產業巡禮》《企業文化創新的理論與實踐》《產業集群與園區建設》《謀話麓谷——長沙國家高新區創新與發展》(上下冊)《國家高新區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實證研究》等書籍,主持和參加國家、省市社會經濟與科研課題10餘個,獲國家、省市各類獎項20餘次,先後在報刊雜誌和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歷屆年會論壇、湖南省科技創新曆屆論壇、長株潭城市群歷屆藍皮書發表理論文章和科技管理實踐經驗論文100多篇。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新時代,要想更好地開展國家高新區發展理論研究工作,理念與思維必須與時代合拍,與國際接軌,與實際相符。”近日,長沙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要學習新理論、交流新信息、提出新觀點、研究新舉措、解決新問題,使之成為推進國家高新區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引擎,成為我國具有廣泛影響、名副其實的“高新智庫”。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科技體制改革40週年,是國家火炬計劃實施和國家高新區成立30週年,也是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創建15週年。作為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要發起人之一,宋捷表示,成立15年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秉持“以‘高’謀略,惟‘新’是道”的理念,圍繞“創新理念思維,構築高新智庫”目標,認真研究探討高新區發展戰略,總結交流高新區建設和發展的成功經驗,並積極發揮參與科技決策的智囊團作用,向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院提出有關意見、建議和對策,為推進國家高新區發展發揮出十分重要的科技決策支撐作用。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初心: 發願成為“三庫一器”

在我國改革開放大潮中,伴隨著火炬計劃的實施,國務院先後批准成立了168家國家高新區。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號召下,國家高新區開展了艱苦卓越的創新創業工作和奮發有為的開發建設活動。

“多年來,在國家高新區的發展與交流中,業界同仁都期盼能在高新區的管理和研究部門系統建立一個相互學習和便於交流的平臺。有鑑於此, 我於1997年3月開始著手有關籌備工作,並在中國高新區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代表長沙高新區倡議籌備成立‘中國高新區協會政策法規專業委員會’,並於同年11月在武漢召開的全國高新區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上發出倡議書,得到與會16家國家高新區的一致響應和聯合簽名。”宋捷介紹,從籌備階段到最終確定名稱,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先後更名4次,“充分體現了科學性與嚴謹性”。

“彼時,國家高新區正處在快速建設階段,屬於‘摸著石頭過河’,對相關政策的研究與總結的力度不足。為適應當時實際情況,1998年2月將名稱更改為‘中國高新區協會辦公室綜合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並在2001年8月舉行的中國高新區協會第三次大會暨第三屆理事會上獲得審議通過。”宋捷回憶,當時信息化是熱門話題,為更好地總結國家高新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經驗,因此進行了第二次更名。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為了進一步彰顯“信息化”,在2001年9月舉行的中國高新區協會辦公室綜合信息化專業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會工作會議上,該名稱被更改為中國高新區協會綜合信息化專業委員會。

“1997-2002年,一直處在籌備、準備階段。”在宋捷看來,3次更改名稱體現出科學、嚴謹、與時俱進的工作態度,而這一“基因”也成為15年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不曾改變的“初心”。

在籌備和組建工作中,為適應國家高新區發展形勢需要,籌備組將名稱再次更改為中國高新區協會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據介紹,“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名稱的靈感來自於北京大學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院。2002年,科技部與北京大學聯合成立北京大學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院,旨在整合北京大學及其他高校和研究單位的專家資源,並聯合全國各高新區內的專家學者和管理者,從事有關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發展的高水平學術研究,為中國高新區的“二次創業”提供研究、規劃與培訓服務,積極推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經過充分協商後,2003年3月,中國高新區協會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籌備會議在長沙召開,此次會議圍繞國家高新區“二次創業”發展戰略專題開展研討,並對《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工作辦法》進行討論和完善,明確研究會的工作任務、工作機構和運行機制等重要問題。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要發揮“智庫”優勢、突出自身特色、創新工作機制,功能定位上要與國家高新區主任聯席會、經驗交流會、專題座談會、工作彙報會和其他專業委員會會議區別開來。要接受新思想,使之真正成為“三庫一器”,即成為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地方黨委政府等領導提供科學決策的智囊庫,成為北京大學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提供高新區最新動態的資料庫,成為國家高新區管理者提供重要資源的信息庫,成為全國從事高新區研究工作機構和人員提供交流發展的助推器。

“研究探討高新區發展戰略,總結交流各先進高新區建設和發展的成功經驗;研究探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園區建設、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理論性、政策性、法規性等重大問題,向科技部和北京大學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提出有關意見、建議和對策;組織開展有關高新區發展戰略方面的學習培訓、對外考察和工作交流等活動,提高高新區及高新技術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研究能力和工作水平;組織國內外專家為高新區及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發展戰略諮詢服務,在高新技術產業研究及園區管理領域積極地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在宋捷看來,這既是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成立之初確定的“初心”,也是多年來始終不曾動搖的主要工作任務。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誠心:發奮打造“高新智庫”

自2003年正式成立至今,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按照由會員單位輪流負責承辦的方式,在長春、重慶、武漢、無錫、石家莊、洛陽、蘭州、貴陽、桂林、寧波、濟寧、天津、泰州、太原等國家高新區連續成功舉辦14次年會和相關創新發展高層論壇,先後有120多家國家高新區、經開區和4800多人次參與。

“每次會議期間,代表們深入分析討論,碰撞思想火花,加強信息交流,形成會議紀要,報送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並下發到全國高新區。大會秘書處對會議論文成果進行評獎和編輯成冊,並在國內相關媒體上刊登發表,為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各省市黨委政府和高新區負責人,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研究制定加快國家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針政策,提供第一手詳實和及時參考資料。”宋捷表示,15年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每次年會都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科技部及科技部火炬中心工作和國家高新區發展的共性問題,確定研究主題,要求各高新區結合國家大政方針和各地實際向會議提交論文,開展學術交流,建言獻策。截至2017年年底,已累計收集論文657篇。”宋捷說。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據介紹,為鼓勵國家高新區研究人員積極參加年會活動,提高研究論文質量,2009年,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制定《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優秀論文評比辦法》,對論文進行評比。9年來評比優秀論文176篇,佔2009年以來收集的481篇論文總數的36.6%。其中,一等獎23篇,二等獎33篇,三等獎120篇。

“從對2017年收到的論文71篇分析看,屬於‘研究型’論文36篇,佔總數的50.7%;‘研究+工作型’論文22篇,佔總數的31%。高質量的論文數量一年比一年增加。論文質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研究性越來越強,基本達到了年會論文不是工作總結匯報和經驗交流材料的初衷。”宋捷說。

“15年來,研究會為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養和輸送一大批人才。其中,一批從事研究的同志走上新的工作崗位,併成為業務骨幹。”宋捷表示,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完善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從2013年濟寧年會起正式聘請高級研究員和研究員。截至2017年年底,已聘請高級研究員45名、研究員176名,人才隊伍建設初具規模。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15年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在辦好一年一度年會的同時,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和研究員隊伍的資源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交流活動。例如,積極參加科技部火炬中心等舉辦的重要活動,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參與部分國家高新區舉辦的專題論壇,研究會牽頭舉辦學習教育培訓班等。

“2017年11月,我受科技部火炬中心委託代表國家高新區參加在我國臺灣舉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科技論壇,並作了題為《以創業帶動創新,以創新驅動創造》的演講報告,受到我國臺灣地區同行的一致好評。為提高國家高新區幹部隊伍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各園區之間學習交流,從2014年開始,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以科技部上海培訓中心為基地,依託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張江高科技園區,與相關單位聯合舉辦四期‘園區管理與創新服務’高級研修班,來自國家高新區等單位近300名學員參加培訓,受到普遍好評。此外,研究會主要骨幹成員先後在廣州、長沙、南昌、石家莊、海口、新餘、湘潭、蕪湖等高新區進行授課,傳送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經驗與方法。”宋捷表示,15年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以“誠心”地勤勉與努力,“使之成為推進中國高新區可持續發展的智力引擎,成為我國具有廣泛影響、名副其實的‘高新智庫’。”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信心:參悟更“高”更“新”

回顧研究會15年付出的艱辛努力和收穫的喜人成績,宋捷作為一名發起倡導者、工作研究者和組織執行者,既感到無比驕傲自豪,又有深刻的實踐與感悟。談及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的工作時,宋捷感慨道:“1994年,我進入長沙高新區工作,開始接觸高新區領域,至今已有25個春秋。25年來,我在長沙高新區先後負責辦公室、招商、政策法規研究及宣傳等工作。雖然工作變動較大,但始終如一地積極參與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相關工作。”

“參與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相關工作不會獲得任何報酬,同時也不是組織安排。這麼多年,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完全發自我們對高新區事業的無比熱愛。”宋捷說,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之所以能結出累累碩果,與各方大力支持、創新工作機制、注重成果應用、提升隊伍素質密不可分。

“從1997年3月籌備到2003年3月正式成立,從2003年首屆年會到2018年第14次年會,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都對研究會工作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極大支持。每次年會期間,各承辦高新區所在省市領導和科技部門負責人都出席參加,並發表演講,體現出高度關注。”宋捷介紹,近年來,西安、成都、武漢、濟南等國家高新區根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形勢和機構改革需要,把政研部門與宣傳部門進行合併。基於此,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抓住機遇,把從事宣傳工作的同志與政研工作同志進行整合,實現政研策劃、對外宣傳兩大工作有機融合,探索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深度研究和廣泛宣傳的新路徑。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研究會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來運行,是籌辦時就反覆思考探討的一個重大問題。要想讓研究會真正成為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聯繫高新區的紐帶,成為高新區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成為國內外瞭解高新區發展動態的窗口,惟有采取‘民辦官助’模式和機制。”在宋捷看來,如果完全按照行政事業體制來運作,很難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智庫效果;如果按照專業委員會方式運作,則無法突出其專業性。

“研究會不收會費,採取‘誰承辦誰補貼’的方法。從已經舉辦的14次會議情況來看,這種模式和機制得到了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認可,也受到全國高新區負責人和從事研究工作同志的歡迎,因而會議辦得一年比一年好,而且承辦單位不斷創新辦會方式。例如,武漢東湖高新區把2005年年會列為第四屆“中國光谷”博覽會十大論壇之一;桂林高新區把2011年年會作為第三屆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三大主題活動之一,使會議開得生動活潑,受到與會代表廣泛歡迎。”宋捷說。

緊扣科技大事、注重成果應用是研究會取得成功的堅實基礎。自成立以來,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將功能定位於“圍繞理論性、政策性、法規性等重大問題,研究探討高新區發展戰略,總結交流高新區建設和發展成功經驗”。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每次年會都是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國家大政方針和科技部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來商定年會主題,歷次年會既有對‘二次創業’發展戰略的解讀,也有對新時期國家高新區實施創新發展提升戰略的詮釋;既有對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也有對轉變發展方式的探討;既有對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專題研究,也有對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的深入探討;既有對全面深化改革與創新驅動發展研究,也有對供給側改革與創新驅動發展的專題探討;既有對新舊動能轉換的研究,也有對高質量發展模式路徑的探討。”宋捷說。

據介紹,在注重論文質量提高的同時,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十分強調成果的實際運用和社會效果。一批有創意、有水平、有深度的優秀成果,對於解決國家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等戰略性問題,發揮出十分重要的科學決策支撐作用。例如,《天津濱海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對天津高新區的創新發展與建設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國際一流科技園區》對武漢東湖高新區打造“中國光谷”進行了戰略性定位;《基於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五個關係”研究》對如何推進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提出積極的建議和舉措。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國家高新區建設已歷經30年,前些年以實幹為主,現在應該做理論上的提升。在總結經驗方面,除各高新區相關部門,以及科技部等部委,研究會也應發揮自己的優勢——搭建平臺,共同交流探討,而這也正是研究會的優勢所在。”宋捷認為,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要成為推進國家高新區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引擎,成為我國具有廣泛影響、名副其實的“高新智庫”。“要切實強化法治化理念、現代化理念、國際化理念、市場化理念和開放型理念,牢牢樹立戰略思維、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要善於按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開展研究工作,努力提高研究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長效性。”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在宋捷看來,國家高新區建設30年之所以成績斐然,不外乎兩個字——“高”與“新”。而更好地參悟“高”“新”深層次的涵義,也成為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孜孜以求的目標。

“15年孜孜不倦探索後發現,‘高’‘新’始終是核心:之前是如何做好‘高技術’‘新產業’,現在則是如何培養‘新動能’,引領‘高質量’發展,而這成為國家高新區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宋捷說。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對於未來發展,宋捷表示,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有關會議要求,圍繞新時代國家高新區“發展高科技、培育新產業”總目標,進一步加強研究會組織領導,完善研究會運行機制,提高研究會研究能力,抓好研究會隊伍建設,再創新的輝煌。

“面對新形勢,下一步,研究會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針和引領,要把自身定位定得更高一些,要更貼近國家大政方針與自身發展需要,要在更大範圍內動員更多高新區參與,覆蓋面要進一步擴大,要進一步吸納很多關注高新區發展的研究機構和專家。同時,不少新升級高新區升級前是經開區和工業園區,要想改頭換面、脫胎換骨,真正成為‘高新區’,就必須要更新理念、堅持創新、強化創新,從注重GDP轉向注重創新要素,這是研究會要進一步研究的重點。此外,研究會機制體制要進一步完善,要形成穩定的機構和隊伍,加強人才培養。並實現一定程度的國際化,要把國內高新園區與國外先進科技園區進行對接交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園區的經驗交流。”宋捷說。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宋捷:以“高”谋略 惟“新”是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