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原创《知青小说-山村的婆娘们》上

大可原创《知青小说-山村的婆娘们》上

大可原创《知青小说-山村的婆娘们》上

大可原创《知青小说-山村的婆娘们》上​​​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晋南山区,每到临近太阳落山的时刻,在家操持家务的婆娘们早已做好了晚晌饭,在外边儿疯耍了半天的娃儿们,早就被他们的娘喊回了家。

窑洞里黑的早,待娃他娘从灶里引火点亮了煤油灯,娘儿几个这才看清楚佊此的脸,大家脱鞋上炕围坐在炕桌边上,等候着家里的主人回来吃晚晌饭。早已经肚饥了的娃儿们,几次想伸手去抓馍,都让他们的娘给喝斥住了,只要娃他爹还沒回来,任何人都不准动筷子的,这不仅是家里的规矩,也是多年前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当夕照把晚霞映紅的时候,村庄上空升起的袅袅炊烟,仿佛在召唤远处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快点回家。

从炊烟升起的那一刻起,村外地里干活儿的汉子们早就有些心不在焉了,不时的停下手里的活计,都在眼巴巴的望着生产队长。郭队长开始并不理睬他们,只催着抓紧时间赶紧干活,汉子们却不怎么响应,坚持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郭队长便骂了句,这些狗日的婆娘们,在家里勾你们的魂儿哩……

汉子们听了都憨厚的笑了,他们知道,只要郭队长骂完了这句也就快放话收工了。果然,又过了一袋烟的功夫,郭队长终于又骂了句,收拾收拾工具都回去吧,你们这些狗日的们。于是饥肠辘辘的汉子们,或用胳肢窝夾着,或用肩扛着各种各样的农具开始往回走。

汉子们知道如果谁回家时走的太急了,会引来别人打趣和笑骂,所以都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一路说笑踏着暮色向村里走去,进了村就分散开各回了各家……

秋冬季节天黑的早,山村里整个晚上都无事可做,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的饭桌旁,人多坐不下时,大一些的娃子端着碗趷蹴在一边吃,大家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专心吃着晚晌饭。

吃完了晚晌饭人就闲下来了,疯耍了一天的娃儿们,肚子一填饱瞌睡劲儿就来了,一个个脱光了衣服钻进破被子里,又互相撩逗、叽喳了一阵子就先后睡着了。

汉子们忙了一天生产队的活计,现在又要忙家里的活计了。成了家的汉子们,除了在自家土坑上和婆娘造小人儿之外,也就再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了。

那时候生育又不计划,更沒人告诉你如何避孕。因此家里最小的娃一直都在吃奶,如果可能的话要一直吃到娃儿上学以后。

他们从长辈人那里知道,只要奶着娃娃就不容易怀上娃。这种方法对有些人管用,对有些人却不大灵验,所以隔上两三年生一个娃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因此,男人们还不到三十岁,基本已经造出了两三个娃了。

村里各家的娃都不少,多的有十来八个,少的也有五六个,娃儿多了日子自然过的紧巴,可家家都是这样穷过来的,虽说日子过的清苦可家里的人丁却是兴旺的很哩,除非是你自己冇本事生不下。

自家的娃多了也忙坏了婆娘,好在有稍大些的娃子帮忙带看着小的。娃儿们的衣服也不用太发愁,布是自家织的、自家染的,衣服当然也是自家做的。新衣服由老大开始穿,穿小的衣服虽说是破旧些,还可以给老二穿,再小了也不用发愁,下边还有老三老四等着哩。所以婆娘们也不觉得带娃有多难。俗话说得好:猪多了好喂,娃多了好养。还有人说了,一只羊是放,一群羊还是放。说的都是这么个理。只要娃娃们能吃上口饭,又没有个大灾小病的,苦熬上几年娃儿们也就拉扯大了,家里再穷都不怕,别人家都是这样活过来的,根本没有人笑话你穷。对婆娘们来说怀孕生娃早就习以为常了,更不必为家里娃多而操心,有时候就是你想操心也操不过来,这不,自家婆娘的肚子又大了,又怀上娃娃哩哟……


未完待续

大 可 2018年8月3日

婆娘:晋南对媳妇的称呼,如同陕西的婆姨。

肚饥:晋南称肚子饿了为肚饥。

大可原创《知青小说-山村的婆娘们》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