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大一忙考研小學暑假僅半天 如此「搶跑」值不值?

近日,有新聞爆出許多大一新生剛開學,就忙著加入到考研大軍之中。大一忙考研,高一學積分,初一過四級,小學會編程,不會三門外語都不好說自己上過幼兒園,“全民搶跑”似乎已經成了當今中國青少年的常態。

思考|大一忙考研小學暑假僅半天 如此“搶跑”值不值?

起跑線上的差距何止一個幼兒園的“身位”

去年十一期間,一篇《當小學生遇見蘇軾》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一群小學六年級的北京孩子,在假期中,以蘇軾為主題完成了23份研究報告,其中《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大數據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等論文專業度之高讓許多成人汗顏。同時期在上海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98%的上海孩子都在“搶跑”,55.5%的家長把“幼升小”準備期提前至幼兒園中班,73%的家長把“小升初”的準備提前到了小學三年級,“超前教育”已然成為了一種常態。

思考|大一忙考研小學暑假僅半天 如此“搶跑”值不值?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目前絕大多數家長信奉的準則。按照我國教育部對幼兒教學的要求,3-6歲的孩子只需要能掌握自己名字的正確書寫及10以內的加減運作即可,而多數的現實卻是,你在為自己孩子能算出1加1等於2高興時,別人家的孩子早就可以流暢背出九九乘法表,鋼琴、馬術、圍棋樣樣精通了。也難怪有家長吐槽,自己大學學歷竟然都輔導不了一個6歲的娃娃。

讓小學生遇見蘇軾 教育成本要多少?

除了家長有過硬的知識儲備外,在金錢和精力的上的投入也必不可少。一位月薪3萬的企業高管媽媽,竟然都吐槽撐不起孩子的暑假。作為普通工薪族的我們又能如何呢?

思考|大一忙考研小學暑假僅半天 如此“搶跑”值不值?

HSBC(匯豐銀行)發佈的全球教育報告顯示,59%的中國父母將“子女教育投資”視為最不可削減的投資;93%的中國內地父母曾經或正在為子女補習慷慨解囊,而這個數據在美國、英國僅為46%和23%。除了金錢,在時間投入上中國家長也毫不吝嗇。

思考|大一忙考研小學暑假僅半天 如此“搶跑”值不值?

一個小學生的媽媽,每週除了上班外,其餘時間幾乎都是跟孩子同步的,別的媽媽看電視時,她在陪孩子練口語,別的媽媽在週末逛街時,她在陪孩子學奧數。全球教育報告顯示,33%的中國家長為了支持孩子教育,大量減少甚至完全喪失了個人娛樂,儘管如此,59%的家長擔心自己沒能夠為孩子盡力。為了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不投入怎麼行?

“搶跑”的結局:可能贏了起點 輸了終點

幼兒園越過小學知識量,小學越過初中,初中越過高中,高中越過大學,好不容易上大學了,還沒有開始享受大學時光,就已經開始忙著考研讀博了。投入了大量金錢和時間之後,每次都搶先一步的孩子們,真的就能贏在最後嗎?

以學前教育為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中顯示,在我國80%的小學生都上過學前班。但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沒上過學前班”的比“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多10.89%,在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中,上過學前班的比沒上過的多大約10%左右。

明明多學了東西,為什麼會出現反效果呢?《天津日報》的一篇報道中一年級語文老師趙培表示,“班裡的確大部分孩子學過字詞拼音等,上課就等於把之前學的知識再學一遍,很多學生就會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讀、寫都不規範等情況。”“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孩子,其理解能力、專注度都是有限的,如果超負荷安排學習計劃,很容易產生逆反、排斥心理,不僅學不好,還會產生厭學情緒,結果會適得其反。”

教育原本就是一門“慢”的藝術,僅憑几節課就能改變一個孩子,幾個月就能培養出天才兒童,顯然是不可取的。在合適的時期接受合適的教育,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家長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最好的孩子,才是我們現在更應該做的。不過分的強調“起跑線”的位置,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朝著終點線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