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牆還是砌牆?全球傳媒「付費牆」玩法兩極分化|全球傳媒動態

付費牆(Pay Walls),是指對在線內容實行付費閱讀,為網上的內容設立收費門檻,即所謂的“付費牆”。2011年3月《紐約時報》付費牆上線,它的在線計量收費模式改變了近10多年業績下滑的局面,業界認為這個成功案例為美國報業轉型發展開闢了一條道路。時移事易,拆牆還是砌牆? 全球傳媒“付費牆”玩法已經出現了新特點。

砌牆派:泰晤士報收取每月9.9美元

拆牆還是砌牆?全球傳媒“付費牆”玩法兩極分化|全球傳媒動態

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 這份1785年創刊的老牌媒體堅持認為,讀者應該為好報道付費。

今年6月4日《泰晤士報》通過新的軟件平臺Piano更新了其數字服務門戶網站,Piano是世界上最大的計量收費牆供應商之一。彭博等超過1200家的新聞和媒體機構都在使用Piano。

《泰晤士報》堅持認為,基於訂閱的數字新聞產品是確保本地新聞未來發展的最佳方式。“我們知道我們的讀者非常重視我們的本地新聞報道,這種報道需要支付設備費,工資和其他業務費用。我們的數字廣告工作補充了我們新聞採集操作的部分成本,但僅憑數字廣告還不足以支持高質量的本地新聞業務。”

目前,讀者可免費訪問該網站,並瀏覽頁面。但用戶每個月最多隻能五篇免費文章。數字訂閱費用為每月9.99美元。

砌牆派:彭博社啟動付費牆初見成效

今年的5月3日,彭博社宣佈啟動付費牆模式。彭博社付費牆包括兩種級別,每月34.99美元的基礎版,提供彭博社網站的內容、每日新聞推送和彭博電視內容。每月39.99美元版則附加了《彭博商業週刊》和一些彭博品牌的線下活動。沒有付費的用戶每個月的彭博內容閱讀量被限制在10篇。據報道,此次收費牆的推出意味著彭博媒體業務線發展的戰略轉型。目前美國主流媒體公司目前大多采用付費模式,《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價格分別為每月36美元、36.99美元和15.99美元。

2017年年中,彭博推出《彭博商業週刊》付費模式並實現45%的新訂戶增長。彭博媒體部門主管Justin Smith稱,有了這樣的成績,下一步很自然的發展就是直接和用戶建立內容供給和付費的關係。

砌牆派:瑞士新聞出版商NZZ使用機器學習構建付費專區

瑞士新聞出版商NeueZürcherZeitung一直在使用個性化支付系統。

“如果我們要在付費內容方面取得成功,我們需要個性化我們的產品和體驗,”NeueZürcherZeitung的常務董事Steven Neubauer說。“基於這一假設,這種方法將提高參與度,保留率和轉換率。”這家擁有200年曆史的德語出版商表示,通過使用該系統,過去三年的轉換率提高了五倍,其中2.5%的用戶查看付款消息提示訂閱。

NZZ使用100到150條規則來計算讀取歷史記錄,設備和時間等數據,以改變讀者看到的付款提示的消息,文本,位置和顏色。NZZ不斷測試這些規則的不同組合,同時機器學習識別出輸入其算法的模式。自2018年以來,它已經對約30種不同屬性的註冊用戶進行了評分,例如花在文章上的時間,頻率或收到的新聞報道的數量,以便對訂閱量表進行評分。策略與營銷顧問Simon-Kucher&Partners的主管格雷格哈伍德說,出版商一直在使用機器學習來挖掘讀者行為的模式。

拆牆派:太陽報取消付費牆後迎來又一春

拆牆還是砌牆?全球傳媒“付費牆”玩法兩極分化|全球傳媒動態

英國的《太陽報》則走了和《泰晤士報》不一樣的路子,2015年就取消了付費牆的玩法。開啟免費時代之後,這家創刊於1964年的報紙成為英國頂級商業新聞品牌。 Comscore數據顯示,太陽現在在線流量“比Twitter更大” 。該報紙表示,皇室婚禮加上世界盃,讓它的業績創下了新紀錄。自2015年11月取消其在線付費專區以來,《太陽報》一直在快速增長。

拆牆派:德國媒體Taz用讀者合作模式拆牆

拆牆還是砌牆?全球傳媒“付費牆”玩法兩極分化|全球傳媒動態

據報道,Taz的讀者合作模式開始於1992年,當時是以消費者合作社存在。 “Taz屬於它的讀者。”合作社負責人Konny Gellenbeck說。“從長遠來看,沒有其他商業模式能像現在這樣保證我們未來的發展。所有權是我們合作的基礎。”

“現在,媒體都用付費牆保護自己的網絡信息。“但我們認為新聞需要免費提供,這意味著我們還需要尋找其他方案來替代付費內容。” Taz的數字轉型計劃的負責人Aline Lüllmann說。Taz所有發佈在網站上或社交媒體上的內容都可以免費獲取。但是,Taz還是讓讀者按他們的方式自願捐款。

Taz負責人認為,比售賣新聞或增加訂閱量更重要的,是在Taz的獨立新聞品牌中建立一種共同價值觀。

隨著廣告營收斷崖出現,全球媒體都迎來了商業大考,免費的不一定是最貴的,收費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付費牆”不是再被認為挽狂瀾於既倒的唯一法寶。不管是“拆”是“砌”,不同的商業模式都已經在傳媒實踐中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