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DaikanyamaT-Site)是一家位於日本東京代官山的Tsutaya書店,以三棟建築組成,有書、DVD和CD出租,店內還有星巴克。書店部分以三棟建築組成,總計藏書十五萬冊,影音館的DVD和CD出租約有十三萬張,此外還並設溢滿大人味的咖啡館。書店之外,T-SITE尚有其它如寵物美容、照相機專門店與餐廳等設施,同時也不忘開發出公園綠地,為東京人營造出一處複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間。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的——代官山蔦屋書店。從賣有形產品——書,到賣生活方式,賣你一天舒適的文化生活,賣精神世界。蔦屋書店已經成立了 30 年,“文化+生活方式”的文化 Mall 模式,對接 T-CARD 提供精準化服務,實現了多元化轉型,向生活文化空間轉型。

時間拉回到2011年,網絡書店逐漸侵蝕實體書店市場、全球各地的實體書店面臨關門停業的生存困境。而蔦屋書店的出現,塑造了逆勢崛起的神話。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經營圖書,音像,文具周邊,裡面甚至還有星巴克臻選店。有充足的座位供大家休息看書發呆。

營業時間是每週七天早上7:00到凌晨2:00,像一家精神上的“深夜食堂”,以自己獨特的暖色氛圍,為無數心靈上的失眠者指引著迴歸的方向和精神的慰藉。

外觀&視覺設計

蔦屋書店在外觀設計上,綜合全球73家設計公司的60個提案,最後由英國著名設計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設計了類似美術館的外形,精緻低調:T字形的外牆白磚與書店LOGO互相呼應;VI(視覺識別)利用粒子化將LOGO處理為點陣的集合,由此創生出眾多風格各異的組合形式。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店內視覺設計由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負責。蔦屋書店1號館的二樓是電影專區,2號館二樓是Anjin餐廳,3號館的二樓是音樂區。店內的整體氛圍採用“日式現代中產階級家庭”格調,照明都是暖色調的間接照明,傢俱等刻意不選擇高級品牌和設計品牌,儘量選擇有質感但讓人放鬆的物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蔦屋書店的所有書籍不分新刊舊刊、日文或者外文書籍,全部陳列在一起。以文學、藝術、建築、汽車、料理和旅行六大分類,在1-3號館一樓區域裡,每個領域的書籍經過精挑細選,經得起品位高、專業知識高的讀者檢閱。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關鍵在於營造了一個文創生活空間,既能引導讀者購書消費又能減少其牴觸心理。 蔦屋書店打造的文創生活空間,並不是簡單的各相關行業組合,而是真正意義上將相關聯的個體排列滲透到書店的各個角落,將愛好讀書、音樂以及電影的人聚集起來,通過極致的配套服務和場地租賃活動來提升業績。

蔦屋書店利用 T-CARD 提供的用戶畫像和企劃體系的“選擇”與“推薦”等大數據,精準書店所提供的配套服務, 進而提高顧客的認知和滿意度,最終成為蔦屋書店的核心競爭力。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跨界書店

2015年,Book and Bed 在東京池袋開出了第一家店——設計成書店的主題旅館。設在一座高層建築的7層,設計由 Makoto Tanijiri 與Ai Yoshida 事務所完成。兩年多過去,他們不僅為自己迎來了標新立異的稱讚,勢力範圍也擴大了,淺草、京都、福岡,一家家店開下來,各方面也完善了許多。

去年12月,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又有新動作,BOOK APARTMENT以“書店公寓”的名號正式開業,使閱讀與住宿又一次親密邂逅。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與其說是旅館,蔦屋書店在這裡打造出的更像是一個適合短暫停留的綜合休息空間,6h or 12h兩種方案供選擇,實際上卻是可以讓人們的停留一整天的地方。


我們為創造者和變革者而生,我們幫助企業制定用戶體驗策略,為用戶創造精彩的數字體驗,並通過品牌設計與用戶建立情感的連接,用設計驅動商業策略的成功。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