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這首《金谷園》,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讓人扼腕嘆息

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富翁,名叫石崇,他有一個歌姬,名叫綠珠,非常的美豔,善於吹奏笛子。當時,有一個達官貴人,名叫孫秀,他很喜歡綠珠,就向石崇索要綠珠。石崇聽後勃然大怒,他說綠珠是我心愛之人,不能給你。孫秀非常的生氣。他假擬聖旨,來抓石崇。士兵到門口的時候,石崇對綠珠說,我今天因為你,而得罪了孫秀,就要被抓了。綠珠哭著說,我無以為報,只能以死相報了。說完她就從樓上跳下去了。這個故事,收在了《晉書.石崇傳》當中。讓人聽後為之唏噓感嘆。

杜牧的這首《金谷園》,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讓人扼腕嘆息

一個暮春的傍晚,杜牧來到了金谷園,也就是石崇的故居,看到金谷園,已經不像當年繁華的景象,而是一片蕭條。他又想起了石崇與綠珠的故事。感慨萬分,於是就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曾經的繁華往事都已經隨著香塵散盡,流水依舊向東流,草色也依然是那麼的碧綠。

傍晚的時候,啼鳥在東風中嘆怨,紛紛落下的花朵,猶似當年墜樓的綠珠。

杜牧的這首《金谷園》,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讓人扼腕嘆息

詩歌第一句,介紹了金谷園風景依舊。但是已經物是人非。

第二句,借東風、啼鳥、落花,抒寫了作者對於綠珠之死的深深的惋惜。

中國古代以來,就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說法。詩歌當中提到的綠珠就是這樣的一個奇女子。

故事當中傳遞出的那種對於知己或愛人的忠貞不渝的感情,寧可以死相報的情懷,讓人為之動容。

杜牧的這首《金谷園》,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讓人扼腕嘆息

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在變遠,而不是在拉近,這種感情,就顯得愈加的珍貴,讓人留戀。

不久以前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個老人,因為老年痴呆迷路了,人們找到他的時候,在他的身邊,找到兩樣東西,一份結婚證書,還有一份是他多年前寫給愛人的情書。而他的愛人已在二十年以前就過世了。這樣的感情,超越了生死,不隨時間褪色,令人感佩。

就像故事中的石崇,他雖然家有萬貫。但綠珠對他的愛慕,並不是因為他的財富,而是因為在關鍵時刻,他沒有出賣她,寧死也不願放棄她。正是這份真心,讓綠珠願意對他“以死相報"。

這也就是裴多菲所說的“自由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吧!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不要再經受如此的生離死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