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 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金庸《天龍八部》的主角之一喬峰,在追查身世中得知自己不是漢人,乃為契丹人,圖為《天龍八部》鍾漢良飾演的“喬峰”。

在中國歷史上,有個民族曾轟轟烈烈地拓創了200餘年的輝煌,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個民族留下一個個驚奇後消失了,這個民族就是契丹族,據史書記載,契丹族當時非常鼎盛, 輝煌一時,它所建立的大遼國,橫跨了長城內外,甚至一度成為了全中國的代稱。

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圖為契丹文。

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為中國北方古代遊牧民族,就已出現在《魏書》中。他們兵強馬壯,驍勇善戰,讓外來民族聞風喪膽。公元916年契丹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為大遼,與北宋相始終,大遼王朝最強盛時期,曾經雄霸中國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興安嶺、貝加爾湖一線,東臨庫頁島,西跨阿爾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謂氣壯山河。

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遼代胡瓌所繪《卓歇圖》(局部),敘述契丹族的可汗、閼氏和他部下於出獵後圍地飲宴的情況。

公元1125年遼國被女真族的金所滅。在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率領一部分人向北進入漠北地區,後向西發展,征服了今天中亞的廣大地區。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建立西遼政權(即黑契丹Karakitai),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於公元1218年又亡於蒙古帝國。契丹王朝在中國北部持續存在了200多年,為何在中國現有的56個民族當中卻不見契丹族的蹤影,那麼契丹人去了哪裡?

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遼代胡瓌描繪的契丹人《出獵圖》。

其實,在亡國後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漢族、蒙古族、滿族等。在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皆有契丹的遺民,而在北高加索的諾蓋人和烏拉爾山一帶的巴什基爾人中,也融入了契丹人,其中,根據DNA鑑定,分析古代契丹女屍與現代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比較後,發現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接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而在中國雲南被稱為“本人”的族群,根據家譜記載,是隨蒙古軍隊出征而留在當地的契丹後裔。

他們曾是中國史上強悍民族,消失後仍是中國代稱

在13世紀至15世紀時,金帳汗國是歐洲的霸主。

而契丹如何成為中國的代稱呢?在13世紀至15世紀時,金帳汗國是歐洲的霸主,蒙古人稱中國北方為契丹,後以該詞指中國,在此期間興起的斯拉夫語族和突厥語族民族,均以契丹代稱中原政權。直到現在仍有十幾個國家將中國稱為“契丹”,包括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在俄語中,中國的發音是“Китай”,英語則有用“Cathay”表示中國的情況,如“Cathay Pacific”(國泰航空),而葡萄牙語(Catai)和西班牙語(Catay)亦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