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求的安全感,可能恰恰让你离安全越来越远

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流传着一件事:中兴的一位42岁的程序员跳楼了。据说这位程序员也是有房有车。收入不菲。年薪少说也有几十万,况且还负责研发。按说,他有职务有收入,应该很有安全感。为什么当他听说自己被辞退,瞬间就能想到跳楼并直接就跳下去了呢?他身处如此安全的岗位,都会瞬间变得不安全,那么普通员工会怎样呢?回想一下这位程序员的历史,当年的他,农村出身,成绩优秀,北航毕业,南开硕士,步入工作岗位,不断编制着自己的安全感,一对儿女,一双父母,一个娇妻。其乐融融,温暖安全。为什么如此美满的一个家会瞬间崩塌?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天性,就是追求安全感。因此会为自己构建能够让自己安全的环境。前几年有过一个一到过年就会拿出来讨论的话题,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其实核心,就是围绕安全感来展开的。持续的压力,导致强烈的不安全感,人们逃离北上广。可是回到2-3线城市的老家,发现了新的不安全,原以为凭着自己在一线打拼的点能力,回到2-3线城市能成为一个重重的筹码,却没想到这里更多靠的是拼爹,能力变成鸡肋。于是又产生了逃回北上广的念头。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一切技能皆可习得。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因为能力是固定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和机会证明自己。因此他们会把他们的所有的精力放到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聪明上去。一旦证明自己有能力,很聪明,便欣欣然。当证明自己没有能力,很笨的时候,他们就会极力回避这个领域。因为他们认为笨是不能接受的。尤其遇到失败,他们就会推诿责任,因为这证明了他们的无能。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讲,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学习并不断提高的,因此当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仍然会去想办法学习并度过难关。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把精力浪费到证明自己上,而是全部放到成长上去。

你追求的安全感,可能恰恰让你离安全越来越远

终身成长

回过头再看看中兴程序员,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能够成为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证明了他的能力。但是,当他被辞退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他认为被辞退这件事证明了他的能力缺失,不是技术能力,也许是其他方面的能力的缺失。导致他认为自己无法改变,也无法提高,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这种思维模式,显然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如果他认为,即使被辞退,仍然会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他,只要通过努力,他可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他是否还会选择自杀呢?如果他认为离开了中兴以后,他的前途会更加光明,因为从成长型思维模式来看,通过努力,能力永远是可以不断提高的。他如果这样想,还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么?

从固定型思维模式出发,会认为当构建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比如一份看上去挺安全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一旦绝得自己安全了,人就会停下而不是继续努力。认为自己很安全了,认为自己会一直安全下去。当有一天,因为社会的发展,某一个自己以为安全的岗位变得不安全了,这时候可能就会导致手足无措,瞬间崩塌。

卡尔纽波特在他的《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中提出“职场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职场资本家,前提是需要“刻意练习”。

你追求的安全感,可能恰恰让你离安全越来越远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用奥运冠军的训练方法来训练你的职场技能。相信大多数人不会想到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自己的职场技能。如果你是那个想到并做到的人,那就不是别人辞退你,而是要抢着挖你了。这种持续进步,持续的提高职场资本的思维方式,正式德韦克提到的成长思维模式。如果那个中兴程序员能够用成长的思维模式去思考被辞退这件事,辞退恰恰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命运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吉姆柯林斯研究发现,那些卓越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在他的《从优秀到卓越》中,他发明了一个词来描述这种特质,叫做:“斯托克代尔悖论”。

你追求的安全感,可能恰恰让你离安全越来越远

从优秀到卓越

这个词告诉我们两件事:1.所有的卓越管理者都坚信自己一定能到达自己的目标。2.所有的卓越的管理者都不是简单的乐观主义者,而是认为达到目标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这种思维模式,也恰恰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核心。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一切皆可习得,通过学习和努力,能够达到你想要的境界。但是,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遇到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挫折和错误恰恰是进步的阶梯,你甚至可能遇到你几乎无法超越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终将被你克服。

当一个人找到一份不错的职位,可能就进入了自己的舒适区,体会安全的感觉。这种安全是短暂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重新把自己放到学习区,而不是继续在舒适区里面享受安全。只有放到学习区不断成长,才能体验到新的舒适和在新的更高水平上享受安全。要认识到安全感是暂时的,而成长是持续的,终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