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再撕逼,這次我們聽專業核保老師怎麼說!

最近,一篇名為《從擁護香港保險到與港險撕逼,鬼知道我經歷了些什麼》(以下簡稱《與港險撕逼》)的文章在保乎精算君的朋友圈裡面瘋傳,精算君認真閱讀並且與一位核保老師深入聊完之後,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今天利用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香港保險再撕逼,這次我們聽專業核保老師怎麼說!

首選,我們還是簡明扼要看看這次理賠糾紛的來龍去脈:

以下資料整理於網上,如有缺漏,請各位留言指正

● 2015年4月,文章作者投保香港安盛的兩份保險,一份人壽保險,一份重疾保險;

● 2016年11月在香港浸信會醫院住院一晚並接受體檢,查出胃部出現腫瘤,回到內地於2017年1月住院手術治療,出院後將相關資料郵寄香港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 出院8-9個月後,文章作者才收到香港安盛對於兩款附加醫療保險的除外決議,保險公司決定要除外胃炎或任何胃疾病及其併發症所引發的治療費用,並追討之前因為胃部檢查而獲賠的保險金,理由客戶在2015年4月投保前,曾經在深圳某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治療急性胃炎。

香港保險再撕逼,這次我們聽專業核保老師怎麼說!

有不少公眾號已經轉發過這件事,從這些文章下面的評論中,精算君大概摘出兩派觀點:

1. 支持投保人派:保險公司除外理由牽強,客戶投保前急性胃炎屬於典型的小case,可能香港保險代理人在客戶投保過程中沒有給予正確健康告知引導,多種因素導致了疏忽告知,並不是客戶存心騙保;

2. 支持保險公司派:急性胃炎僅僅發生在投保前的三天,為什麼不主動點告知保險公司,可能當時做個小檢查並且人工核保一下,就沒現在這麼多麻煩事了。

很多人在公眾號後臺問精算君的意見,首先聲明,精算君並不是專業核保核賠崗位出身,而且對於事件的全部沒有了解完整,很難做出相對權威的解釋。

但是從《從擁護香港保險到與港險撕逼,鬼知道我經歷了些什麼》這篇文章中,精算君看到了兩個非常重要點:

1. 理賠申請、二核除外、拒賠追索都是發生在投保後的兩年內,因此沒有所謂兩年不可抗辯(不可爭議)條款什麼事

2. 香港保險公司針對醫療險的二核除外結論竟然用了8個月才下發後,而且該除外結論是針對附加醫療保險(除外胃炎、其他胃部疾病極其併發症的治療費用報銷責任)。

▲ 精算君不確定保險公司是否有針對主人翁購買的長期壽險和長期重疾險都下發了同樣的除外結論,因為在《與港險撕逼》文章中並沒有被pose出來。

就此,精算君特意諮詢了一位壽險公司的核保老師,下面將分享這位核保老師對這件理賠糾紛案的意見:

香港保險再撕逼,這次我們聽專業核保老師怎麼說!

1. 表面看,因為急性胃炎拒賠而且下發除外結論,是非常不對的。但是,要看具體針對什麼險種。

如果是定期壽險、重疾險這類長期險,內地的核保結論通常是標準體承保,就算投保時沒有告知,後面因為胃癌理賠,被保險公司查到有急性胃炎病史,理賠申請二核時,核保人員還是不會給出除外結論的,所以理賠也是不會輕易去做拒賠的。如果是針對醫療保險,情況可能就會跟上面兩個險種截然不同,核保尺度會嚴厲非常多,醫療險對於既往病史核保很嚴格,除外結論非常常見。

2. 急性胃炎?還是急性腸胃炎?

文章裡面的主人翁說自己是因為食物不潔引起的急性胃炎,究竟是否這樣,因為沒有一手材料,無法證實,所以很難下斷定香港保險公司是否過於嚴格。如果真是的僅僅是食物不潔導致的,那應該是叫急性胃腸炎,一次性可完全治癒不留有後遺症的,那麼通常就不會在二核時對醫療保險下發除外責任的核保結論。但如果不是,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胃炎,那即便是內地的核保老師,估計也會對醫療保險做除外責任的。

關於《與港險撕逼》這篇文章,精算君再次強調,在沒拿到全面資料之前,實在沒辦法對香港保險公司目前的做法是否合適下結論。後續如果有任何更新,精算君會在公眾號及時推文告訴大家。

不過,目前的爭議點精算君想已經有點眉目了,就在於:文章主人翁在2015年投保前所患急性胃炎的診斷報告,究竟是急性腸胃炎,還是胃炎?不過鑑於客戶已經退保了這份保險,即便後面被證實香港保險公司的核保尺度過於嚴格,也對該客戶也毫無幫助了。

另外,很多人問精算君另外一個問題,最近爆出來的包括這次和之前的香港海港城拉橫幅事件,香港保險還買得過嗎?

香港保險再撕逼,這次我們聽專業核保老師怎麼說!

說回香港保險,說實在的,光看產品本身,香港的保障類保險對比內地保險產品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內地這幾年隨著互聯網保險的興起,各種相對簡單極致、保障實用性很強、在有限預算內能優先滿足高保額需求的保障類產品層出不窮。香港保障類除了保障責任更復雜,還加入很重的長期儲蓄因素(終身分紅型產品),但是在相同保額的情況下,會比內地這批極致新產品貴上不少。

除了產品本身,精算君更建議大家認清楚自己要什麼樣的保障?要多少額度的保障?或者追求的是一種海外資產配置?還要全盤瞭解香港保險行業的法律法規、投保流程、保全流程、理賠流程(從《與港險撕逼》文章中看,香港的流程相對內地的更繁瑣、耗時更長)等等。

關於香港保險,精算君曾經寫過三篇文章,我想能作為大家瞭解香港保險的入門資料,大家可以在公眾號菜單欄第一欄《保險測評》->《筆記精選》中找到!

保乎·小結

其實,因為投保時健康告知環節隱藏了瑕疵,導致日後的理賠糾紛的,不僅會在香港保險出現,在內地保險也有。這也是為什麼保乎筆記一直堅持幫大家做好投保前的健康告知的重要原因,別給自己日後理賠埋雷。

互聯網工具的出現,例如像投保前的智能客服、在線智能核保,精算君認為能更高效解決投保前的健康告知問題,因為不再是代理人的口口相傳,而是保險公司的標準化工具。當然路還有很長,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