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 35批次326件案件全部办结

我市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 35批次326件案件全部办结

6月5日~7月5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东,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市委、市政府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贯彻落实党中央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重大行动来抓紧抓好。“回头看”期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共向我市交办案件35批次共326件已全部办结,依法处理了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公安部门共立案侦查涉嫌环境犯罪案件32宗,行政拘留4人,刑事拘留3人。

我市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 35批次326件案件全部办结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326件交办案件全部办结

“回头看”期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共向我市交办案件35批次共326件,其中来电159件、来信167件。同时就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水污染防治工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业企业监督管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压力传导、固体废物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28条整改提升的意见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建立了领导带班、集中办公、限时办结、定期研判、跟踪督导、信息公开、倒查追责等系列制度机制,大力推进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各项工作顺利落实。推进立行立改,对督察组下沉督察时提出的28个交办事项,逐个制定整改措施,能立即整改的要求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求限期整改。截至7月20日,326件交办案件已全部办结。同时,严格倒查追责。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倒查追责工作小组,对重点案件倒查责任,严格追责。

截至目前,纪检监察部门共追责问责18人。

“回头看”30天追加督察

下沉督察交办问题187个

在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的同时,我市借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东风,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立即开展环保督察 “回头看”30天追加督察工作,雷厉风行抓问题整改,以决战决胜之势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督察工作方案》,将30天追加督察整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督察工作,切实把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督察整改工作的落实上,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担当精神体现到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实际工作中。

6月29日~7月31日,我市分两个阶段开展环保督察 “回头看”30天追加督察工作。第一阶段为案件办理督导阶段,惠州组织成立了三个督导组到全市7个县(区),对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中交办的46宗重点案件、重复投诉三次以上的18宗案件以及上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未整改完毕的37件次案件进行重点督导,逐一建档立案、细化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现象,推动案件办理落地落实;7月10日起,启动第二阶段下沉督察,参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模式,成立两个督察组,下沉到各县(区)重点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的整改工作、重点交办案件,尤其是重复投诉案件办理情况,做到“镇级全覆盖、督察交办问题全覆盖、重点案件全覆盖”,检验各县(区)“四个意识”和督察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目前我市已完成的下沉督察工作,共现场检查点位542个,约谈党政领导干部9人,交办问题187个。

通过开展30天追加督察整改,有力推进了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交办问题的整改工作。其中开展非法养殖场清理专项行动,启动惠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案编制工作,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业规范化整改;加强了工业企业监管,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发现 “散乱污”工业企业2142家,已清理整治1715家,正在编制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企业入园整治方案,大力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加强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工作,大力推进淡水河、潼湖流域内排污口登记造册和整治工作,惠阳淡水、博罗石湾大牛垒、西基和湖镇响水4个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调试阶段。

计划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据悉,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问题,我市将实行挂账督办、专案盯办、跟踪问效,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落实”原则,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壮士断腕,该整改的立即整改,该关停的立刻关停,坚决避免环保“一刀切”,

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整改。对进展滞后的整改工作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我市将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健全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1+6+20”、水污染防治“1+6+20”、土壤污染防治“1+22”作战方案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推动形成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产业空间格局。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大力推动石化、电子等产业生态化,培育壮大核电、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同时,我市还将力推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用好河长制、湖长制等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开展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协作,健全流域和跨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深入推进水环境一体化治理改革,力争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我市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 35批次326件案件全部办结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环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