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兩省交界處 山東江蘇兩省小鎮


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魚城鎮,魚城鎮位於魚臺縣西南部,南與江蘇省豐縣接壤,西與濟寧市金鄉縣毗鄰,位於兩省三縣交界處。魚城鎮全鎮總面積54.06平方公里,下轄40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人口約4.1萬人,耕地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約1.22畝。

魚城鎮交通發達,濟徐高速、棗曹公路在境內交匯,五條河流縱橫交錯。魚城鎮是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是山東省“百新工程”建設單位。魚城鎮曾是魚臺縣縣城,已有百年曆史。魚城鎮文物古蹟眾多,現僅存文廟大殿一處,始建於乾隆24年,是舊縣衙官員祭祀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1956年稱魚城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鎮。

魚城鎮是個農業大鎮,大蒜、圓蔥、棉花、辣椒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佔全鎮耕地的95%,全鎮有各類農產品收儲加工專業戶183戶,企業66家,形成了辣椒和棉花、芹菜、大蒜圓蔥收儲加工等一批專業村和較大規模的大蒜圓蔥市場、辣椒市場。


圖示為山東濟寧魚臺縣魚城鎮與江蘇徐州豐縣首羨鎮交界處。山東一側是省道346,江蘇一側是254省道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首羨鎮,首羨鎮位於江蘇省最西北部,蘇魯兩省四縣交界處,距豐縣縣城25公里,與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魚臺縣相臨。首羨鎮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下轄33個行政村,170個自然村,總人口約8.35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6畝。鎮區位於鎮域中部,面積3平方公里。

首羨鎮屬於革命老區是中共豐縣縣委舊址和豐縣抗日民主政府的誕生地。首羨鎮相傳此地建過縣城,取名首縣,後演變為首羨集,為農民集市貿易場所。1928年國民政府將首羨鎮列入第四區。1950年春,首羨改稱七區,1955年11月改稱首羨區,1957年原首羨鄉、便集鄉合併為首羨鄉,1958年改為首羨人民公社,1980年設鄉建制為首羨鄉,1999年撤鄉建鎮,2000年將原首羨鎮與原和集鄉併為首羨鎮


首羨鎮境內具有豐富的煤礦資源,探明儲量在6000萬噸以上,鎮內河溝渠密佈,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方便,農作物種植以小麥、玉米、大蒜、洋蔥、大豆等為主。首羨鎮文化底蘊豐厚,鎮內娥墓崮村有著美麗傳說。娥墓堌傳說是堯帝之女娥皇之墓,娥皇為追尋外出征戰久不歸的丈夫舜,外出尋找,不幸病死於這裡,這裡還是革命老區,全鎮共有580餘名青年血灑沙場,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曾發生過李藥鋪地道戰、王堂戰鬥等大小戰役數十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