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電動車官方續航里程,怎麼與實際續航不一樣?”遇到這樣的朋友,我心頭熱血在翻滾,口水不住的吞嚥,千言萬語在腦海裡迴盪,一觸即發,但憋屈的我不知從哪兒說起,不知道您有沒有這種經歷,他真的對電動車一知半解,要解釋給他的太多了。

首先,我要說的是工信部綜合NEDC續航里程,這是國家權威部門沿用歐洲的測量方法,是在臺架上“模擬”各種路況行駛狀態得出的數值,測試時所有負載(空調,大燈,加熱座椅等)都會關閉,這也就使得NEDC的測試結果更接近實際巡航里程的上限,所以得到的結果只能做為參考。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NEDC全名叫做“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翻譯成中文就是“新歐洲駕駛週期”大家也可以稱它為“新標歐洲循環測試”。這一標準,主要在歐洲、中國、澳大利亞使用,NEDC循環工況中,包含4個市區循環和1個郊區循環(模擬),其中市區循環的車速較低,郊區循環的車速則較高一些。

看到這裡您心裡是不是變得坦然了,然後我要說電動車的實際續航里程,日常情況下影響續航的因素還挺多,例如:風阻、速度、總量、車況、氣溫、空調、駕駛習慣等。

我逐項給您做分析:

風阻

風阻是車輛行駛的最大耗能部分,車速越高風阻就越大,高速行駛的車輛風阻像一面牆似的阻擋車輛前行,車子為保持車速就要付出更大的能量輸出,所以車子續航必然受到影響。

速度

與風阻相輔相成,車速、風力是直接影響因素,所以請不要小看車速與風阻的影響力,它們對續航的影響可以蓋過空調的耗電量。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重量

車重對續航的影響就容易理解多了,車上坐4個大小夥子,和只有一個美女在開車,對於續航的影響肯定截然不同,或≥空調的輸出能耗。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溫度

受電池的化學特性影響,天冷續航必然會低,不止如此充電還慢呢!這是無法繞開的必然因素,如果您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的問題,那肯定對電動車理解還不夠深,既然要買電動車就必須接受這個事實,說起來有點像婚姻一樣。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空調

很多電動車主存在這樣一個誤區,電動車空調溫度設置的高些,比溫度低要省電,對不起您錯了!電動車空調輸出功率是恆定不變的,不管您調的溫度高低與否,它的能耗始終就那麼多,怎麼節省空調耗電量呢?儘早到達目的地,空調就能早點結束使用,這樣就省電了,所以空調用的是否“費電”和“用時”劃等號。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駕駛習慣

最近騰勢的光電行動想必吸引了一大波人的關注,對這款國產最長續航里程車型的做法褒貶不一,我這裡不做評論,就說駕駛員的腳下功夫,在不開空調、用較低的等速來駕駛車輛、輸出功率波動平穩,讓原本NEDC續航里程451公里的車,開出了700多公里的成績。

每個人踩加速踏板的力度不同,耗電量的差別就大了去了。這也就印證了,為什麼你問不同車主,相同車輛的續航里程時,有人多有人少了。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能量回收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大家知道。純電動車具有一個汽油車完全不具備的特點,也是純電動車的一個優勢,更是純電動車無法單純用電池電量來判斷續航里程的技術,那就是能量回收。

汽油車開在馬路上,汽油只可能消耗而絕不可能增加。但絕大多數純電動汽車都有一個“能量回收”的功能,不同車型的回收效率不同,但有勝於無。當你在剎車、滑行以及長距離下坡的時候,能量回收就會起作用,將慣性和動能通過驅動電機反向生成電流,並且儲存在電池裡,因此續航里程其實與你行駛的道路條件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舉個實例,今年我駕駛騰勢純電動車從西藏的拉薩開到林芝,當我離開拉薩,行走了僅三分之一的路程,來到全路段海拔最高的米拉山口時,續航里程僅剩137公里,而之後至少還有270公里的路程。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傳統汽油車身上,除了找加油站之外別無他法。

但是我們並沒有找地方充電,而是將車駛離米拉山口,繼續向林芝進發。由於是從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向海拔2900米的林芝行駛,從海拔高向海拔低行駛電耗較低,而且很多時候處於滑行的能量回收狀態,因此我們不僅在行駛270公里後到達了林芝,甚至車輛的續航里程顯示還能接著跑至少78公里。

換句話說,我們在車輛顯示續航僅有137公里的情況下,跑完了270公里的路程之後,車輛還有剩餘78公里的續航里程。這個是汽油車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因此,純電車的續航里程與傳統燃油車的里程計算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根本無法簡單的用總里程,或者百公里電耗去除電量。類比手機,你放在桌上不用,與你開著微信聽歌,偶爾還放幾個高清電影的耗電量和待機時間絕對是天壤之別的。

實例

為了測試不同時速下的電耗情況,我們選擇了60km/h、80km/h、100km/h、120km/h這四個速度區間,分別以巡航的方式行駛20公里來對照電耗情況。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在測試過程中,車輛駕駛模式被設置在了ECO模式,動能回收被設置在了強檔下。理論上來說,這樣的設定基本上是最有利於續航里程的。此外,包括駕駛員在內車內坐有兩人,車內全程使用音響播放音樂,空調系統的溫度被設置在了自動模式下的24度。這樣的條件可以是極大的模擬了用戶日常駕車時的狀態。

電動車續航不實在?這些因素您注意了麼

經過一番測試後從結果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時速下帝豪EV450的電耗情況也呈現出明顯不同。車速不超過80km/h的情況下,續航里程基本上可以做到1:1消耗,這也有助於車輛跑的更遠,但隨著速度增加,風阻也隨之而來,消耗量就變得大起來。

總結:

對於普通人來說,抱怨續航誤差是出於對事物的誤解,完全在情理之中;但要是以評測機構或媒體的身份,拿著本來很正常的數據,卻當做“騙人的實錘”去公之於眾,而且還要對這個“真實的結果”討個說法,那隻能用大驚小怪來暴露你的無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