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歷史學家經常爭論什麼是童年。人的幼兒期非常漫長,馬三歲成年,虎三四歲成年,猩猩五至七歲成年,已經算很晚了,而七歲的人類孩子,離成年還有十多年。如此漫長的養育,當然不能不使人憂心牽掛,尤其是被稱為“童年”的那段時間,孩子的心智和身體還都那麼脆弱,不得不倍加小心。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但童年並不是一開始就得到如此關注。歷史學者熊秉真集中研究了古代的幼教或“訓幼”文獻,發現不同時代的士人家庭在教導重點上雖有不同,但普遍帶有功能論的色彩:兒童的存在目的是為了“學做人”,也就是養成符合社會規範的成人特質,以光宗耀祖、延續香火,換言之,在此類書籍中,童年只是成人的準備階段,並不具有其他的任何意義。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同樣,在其他地區的歷史中,我們也能發現類似觀點。一九六零年,法國社會歷史學家菲力浦·阿利埃斯出版了震動西方史學界的著作《兒童的世紀》。阿利埃斯指出:“中世紀沒有兒童”。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把兒童作為縮小的成人來看待,人們只承認短暫的幼兒期的特殊性。

直到十七世紀之前,成人和兒童並沒有不同,成人也會彼此念故事,以致於在現代文學的開端,文學總是以故事集的面目出現。而兒童也要參與勞動。從十五世紀的肖像畫來看,兒童的衣著不過是成人的縮小版,童裝這個概念顯然還沒有誕生。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阿利埃斯考察了中世紀以來人們對待兒童的態度,發現:中世紀人們對兒童期是漠視的,兒童在未成年就穿上成人式服裝進入到工廠工作;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疏遠的,因為兒童的死亡率很高;孩子尚未成為家庭的中心,那時家庭是社會性的、開放的,沒有核心家庭,也就沒有現代家庭的私密性。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中世紀也沒有對兒童進行教育的觀念。孩子一斷奶,或者斷奶後不久,就自然成為成人的同伴。因而“人們認識到,對於生活,兒童還不夠成熟。在讓他們進入成人世界之前,兒童必須受到一種特殊的對待,一種保護性的隔離”。這種“隔離所”就是學校,學校將此前不受拘束的兒童關閉在一個有紀律且日益嚴格的體制中。對教育的關注完全改變了社會,學校將兒童從成人社會拉回。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尼爾·波茲曼在一九八二年出版的《童年的消逝》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波茲曼的論斷是基於他對印刷術的觀察。他強調,十五世紀活字印刷術的普及,早就了一個全新的符號世界,這個世界重新定義了何為成年,即有能力進入由印刷品和信息傳播組成的公共言論空間的人。這個世界當然是排除兒童的,他們有童書、有自己的遊戲方式、有自己的交際圈,但進入成人的閱讀世界,被認為是非常危險的。米蘭·昆德拉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這個世界對待孩子的做法,就是在成人的世界外專門開闢一個區域,讓孩子們在其中自由活動。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阿瑞斯和波茲曼的觀點,有兩個共同之處,一是與童年的誕生相隨的,是孩子被認為不再具有經濟生產的價值,也不再被認為只是成人之前的準備階段,而是著重強調他們與父母 “情感上的連結”;二是童年的誕生,是隨著新教的普及和中產階級的崛起而逐漸展開的。兩者都發生在十七、十八世紀。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社會學家薇薇安娜·澤利澤(Viviana Zelizer)將這一轉變概括為,“經濟上無用、情感上無價”。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十八世紀以來的,一系列的社會變遷:嬰兒出生率與死亡率下降,家庭規模縮小、不再是經濟生產的單位,童工被認為是不道德與不合法的制度,中產階級家庭主婦數量的增加,等等。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童年不僅在不同歷史階段、社會文化間有所差異,不同家庭,尤其是不同階級的家庭,也存在差異。美國社會學家安妮特·拉魯(Annette Lareau)在《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和家庭生活》一書中,觀察了不同家庭的培養方式,描述了父母的階級背景是如何影響了孩子的童年。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專業中產階級父母相信孩子都有獨特天賦,父母有責任規劃安排各式休閒與學習活動,來培養子女的才能與思考;父母應運用“講道理”而非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以免傷害孩子脆弱的情緒。勞工階級與貧窮家庭的父母則“讓孩子自然長大”:小孩主要互動的對象是其他小孩,父母不會對其學習或成長過程有太多的干預,父母多直接給小孩指令,挑戰父母權威的行為不會受到鼓勵。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最愛孩子的就是中產階級

或者說,寶貝孩子本身就是中產階級的“天性”,因為中產階級擁有更多的核心家庭,更多的資源,也更奉行專業主義。在新中產不斷崛起的今天,兒童的童年,勢必會變得越來越受重視,也越來越能牽動父母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