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兒子劉禪為什麼會輕易投降? 歷史學家: 此舉救了很多人命

“輕易”二字說不上。劉禪的確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聖君,但稱之為仁君是不過分的。蜀漢在三國之中原本國力最弱、土地最小、人口最小,又經過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早已是民生凋敝。而劉禪又無足夠的才能治理朝廷,於是在鄧艾入蜀之前,整個蜀漢的處境就是“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所謂‘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

劉備的兒子劉禪為什麼會輕易投降? 歷史學家: 此舉救了很多人命

很多人認為鄧艾入蜀時兵不過數千,而蜀漢各處守軍數萬,再加上姜維可以回援,剿滅鄧艾不成問題。的確,殺掉一個鄧艾或許是不成問題……那然後呢?劉禪心中十分清楚,此時蜀漢的君臣比起開國時那一套領導班子實在是差遠了,蜀漢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若早些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劉備的兒子劉禪為什麼會輕易投降? 歷史學家: 此舉救了很多人命

劉禪在吳之前降,司馬昭為收吳人之心,總是會更優待劉禪一些。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劉禪被封為安樂公,而孫皓呢?只是歸命侯。另外,蜀漢舉國而降,百姓基本沒有遭受戰火,也的確稱得上是“國安民樂”,劉禪之降,在結果上也的確是好的。

劉備的兒子劉禪為什麼會輕易投降? 歷史學家: 此舉救了很多人命

著重要強調的是,劉禪在投降的過程中,最大限制地保持了自己的尊嚴。他沒有像一個亡國之君那樣搖尾乞憐,而是“乘騾車詣艾,不具亡國之禮”。之後鄧艾主掌蜀漢,在形式上也是與劉禪共同執掌,給予了劉禪最高規格的尊重。後來劉禪入洛陽,他的子孫和大量蜀漢舊臣都不失封侯之位,如果不是因為劉禪的決定,他們的下場決計不會如此安然。

你說劉禪“輕易”投降,那這個“輕易”未免救了太多人的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