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爲何如此難過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白居易《賣炭翁》一篇是批判現實主義力作,最喜歡拿來印證封建朝代的墮落的。燒炭的人,自己穿不暖,卻仍然希望天冷一些,炭價才會高。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可見唐朝時,燒炭,是有錢人家常見的取暖方式。這一車千餘斤的炭,不就被宮中的黃衣使者,以半匹紅綃一丈綾的價格拉走了嗎。燒火取暖,有千年的傳統。據說炎帝有一天撿到了一些石頭,燒火特別好用,因此不僅可以取暖,還發明瞭燒烤。這是《拾遺記》中的記載,這種“燃石以繼日光”的石頭,不知道是泥炭,還是別的什麼。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將炭屑和蜜一起捏成雙鳳形,再用白檀木襯底,香氣氤氳而無煙。西涼國進貢“瑞炭”,有尺餘長,青色,堅硬如鐵,在爐中燃燒時無明焰而有光,一條可以燒十天,熱力逼人。此外還有“麩炭”“金剛炭”“獸炭”等。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有了炭,還得有燒炭的器具。春秋時期,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但燎爐形制不大,用來取暖,恐怕效用不高,而且得不間斷地添加薪柴,所以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燃料。這樣的燎爐,充其量,只供一人使用,一九二三年,河南新鄭出土的春秋時期燎爐,上有銘文:“王子嬰次之燎爐”,大約可以證明燎爐是專用的。燎爐焚燒松柏木、檀香木,香菸繚繞,火光可以照明。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燎爐的誕生,開啟了取暖技能樹的一脈分支,那就是求自暖。不論多冷,只要讓自己暖和起來,別的就顧不得了。以這個思路為指導,古人發明了很多器具,比如手爐和湯婆子。手爐多為銅製,大小如菜瓜,可以提動,分外殼和內膽。內膽放燃炭以產生熱氣,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內膽口沿上的鏤空爐蓋散發出來。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湯”指滾水,“婆子”則戲指其陪人“睡覺”。在湯婆子中灌上熱水,塞在被窩裡,可以安眠整夜。黃庭堅《戲詠暖足瓶》:“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湯婆》:“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湯婆子大概是冬天最受歡迎的器物了。求自暖的技能點中,最過分的是唐玄宗的兄弟申王,他冬天怕冷,經常讓宮妓圍著他站一圈,用來禦寒,叫做“妓圍”。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求自暖的另一條分支,是穿衣。在穿暖這個問題上,我國的本土資源有先天缺陷——沒棉花。宋之前,提到綿,指的都是木棉、絲綿,產量低,保暖效果也不佳。富貴之人可以裹緊皮裘,假裝自己是皮卡丘。窮苦之人就很難辦了,只能穿褐。褐是麻衣,屬於麻製品。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裡說“短褐穿結,簞瓢屢空”,自己穿的褐還打了補丁,可見困苦。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古人沒有褲子。從只遮蓋雙脛的脛衣,發展到連襠的袴,需要一個過程。《六朝異聞•世說新語》中有“既著短衣,不須夾袴。”說的是韓伯小時候,家至貧,有一次大寒,母親替他縫製了一件短衣,叫他拿熨斗來燙,母親對韓伯說道:“你且先穿上短衣,改天再給你縫做夾褲。”韓伯卻說:“已穿上短衣,就不需要夾褲了。”韓伯是東晉人,就窮到沒有褲子穿。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不止他一個。《北堂書鈔》卷一二九引《東觀記》中記載:“香躬親勤苦,盡心供養,冬無袴、被,而親極滋味。”可見漢朝時的窮人也是如此。實在凍極了,只好穿紙衣。南北朝時,製紙衣開始流行起來,唐宋時已經成為習慣。

唐代製紙衣,用麻紙,堅韌,防蛀蟲。宋代則用樹皮紙,拉力強,耐折磨。還有為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一般用楮皮紙縫製,質地堅韌,耐穿,稱為“紙裘”,紙衣而名裘,是貧民士子苦中作樂了。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宮廨之人,當然不屑於求自暖,而是要整間屋子都暖和起來,就需要在建築上下點功夫,這是技能樹的又一條分支。秦朝時,出現了壁爐和火牆。壁爐好理解,火牆是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以取暖,和如今的暖氣原理相似,但熱效率沒有這麼高。東漢《西京賦》有載“朝堂承東,溫調延北”,說到了“溫室”,指的就是這種取暖手段。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漢朝時,又有了椒房。《西京雜記》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設火齊屏風,有鴻羽帳”的說法。花椒具有溫中散寒、健胃除溼、止痛殺蟲、解毒理氣、止癢祛腥的功效,被火爐一烤,其中的揮發成分散入空氣,被人體吸收,大約可以除溼,溼氣一除,自然就暖了。《漢宮儀》稱“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火牆不好修,花椒又很貴,只好用地暖。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描述過河北的地暖。當時,觀雞寺大堂的房基是石頭做的,房基內部連通,從側面屋外點火,熱氣往石頭房基裡流,大堂裡就暖和了。紫禁城用的也是此法。坤寧宮東暖閣,殿外廊下,設有一人多深的爐坑,太監在這裡燒炭;坑與暖閣下的煙道相連,隨著炭的燃燒,火氣傳遍煙道,房間裡自然暖和。這一招在北方普及很廣,名為炕,極大改變了北方冬天的生活方式。

穿紙衣,沒褲子,沒炭燒,古人的冬天為何如此難過

但不論是火牆還是地暖,熱效率都很低,極耗物力。衛生部曾一度將醇王府正殿用作辦公室,原本打算因地制宜,就用地暖,但嘗試了幾日,發現用煤太多,並不經濟,只好改成暖氣。可想而知,賣炭翁賴以為生的一車千餘斤木炭,拉回宮中去,未必能燒幾日,宮中耗費既大,中間渠道又有酷吏盤剝,老百姓豈非只能以麻紙、褐衣取暖,聊以度日了。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絕非虛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