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一篇是批判现实主义力作,最喜欢拿来印证封建朝代的堕落的。烧炭的人,自己穿不暖,却仍然希望天冷一些,炭价才会高。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可见唐朝时,烧炭,是有钱人家常见的取暖方式。这一车千余斤的炭,不就被宫中的黄衣使者,以半匹红绡一丈绫的价格拉走了吗。烧火取暖,有千年的传统。据说炎帝有一天捡到了一些石头,烧火特别好用,因此不仅可以取暖,还发明了烧烤。这是《拾遗记》中的记载,这种“燃石以继日光”的石头,不知道是泥炭,还是别的什么。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将炭屑和蜜一起捏成双凤形,再用白檀木衬底,香气氤氲而无烟。西凉国进贡“瑞炭”,有尺余长,青色,坚硬如铁,在炉中燃烧时无明焰而有光,一条可以烧十天,热力逼人。此外还有“麸炭”“金刚炭”“兽炭”等。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有了炭,还得有烧炭的器具。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但燎炉形制不大,用来取暖,恐怕效用不高,而且得不间断地添加薪柴,所以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燃料。这样的燎炉,充其量,只供一人使用,一九二三年,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时期燎炉,上有铭文:“王子婴次之燎炉”,大约可以证明燎炉是专用的。燎炉焚烧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火光可以照明。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燎炉的诞生,开启了取暖技能树的一脉分支,那就是求自暖。不论多冷,只要让自己暖和起来,别的就顾不得了。以这个思路为指导,古人发明了很多器具,比如手炉和汤婆子。手炉多为铜制,大小如菜瓜,可以提动,分外壳和内胆。内胆放燃炭以产生热气,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散发出来。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汤”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人“睡觉”。在汤婆子中灌上热水,塞在被窝里,可以安眠整夜。黄庭坚《戏咏暖足瓶》:“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汤婆》:“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汤婆子大概是冬天最受欢迎的器物了。求自暖的技能点中,最过分的是唐玄宗的兄弟申王,他冬天怕冷,经常让宫妓围着他站一圈,用来御寒,叫做“妓围”。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求自暖的另一条分支,是穿衣。在穿暖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本土资源有先天缺陷——没棉花。宋之前,提到绵,指的都是木棉、丝绵,产量低,保暖效果也不佳。富贵之人可以裹紧皮裘,假装自己是皮卡丘。穷苦之人就很难办了,只能穿褐。褐是麻衣,属于麻制品。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自己穿的褐还打了补丁,可见困苦。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人没有裤子。从只遮盖双胫的胫衣,发展到连裆的袴,需要一个过程。《六朝异闻•世说新语》中有“既着短衣,不须夹袴。”说的是韩伯小时候,家至贫,有一次大寒,母亲替他缝制了一件短衣,叫他拿熨斗来烫,母亲对韩伯说道:“你且先穿上短衣,改天再给你缝做夹裤。”韩伯却说:“已穿上短衣,就不需要夹裤了。”韩伯是东晋人,就穷到没有裤子穿。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不止他一个。《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东观记》中记载:“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袴、被,而亲极滋味。”可见汉朝时的穷人也是如此。实在冻极了,只好穿纸衣。南北朝时,制纸衣开始流行起来,唐宋时已经成为习惯。

唐代制纸衣,用麻纸,坚韧,防蛀虫。宋代则用树皮纸,拉力强,耐折磨。还有为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一般用楮皮纸缝制,质地坚韧,耐穿,称为“纸裘”,纸衣而名裘,是贫民士子苦中作乐了。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宫廨之人,当然不屑于求自暖,而是要整间屋子都暖和起来,就需要在建筑上下点功夫,这是技能树的又一条分支。秦朝时,出现了壁炉和火墙。壁炉好理解,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以取暖,和如今的暖气原理相似,但热效率没有这么高。东汉《西京赋》有载“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说到了“温室”,指的就是这种取暖手段。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汉朝时,又有了椒房。《西京杂记》有“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设火齐屏风,有鸿羽帐”的说法。花椒具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被火炉一烤,其中的挥发成分散入空气,被人体吸收,大约可以除湿,湿气一除,自然就暖了。《汉宫仪》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火墙不好修,花椒又很贵,只好用地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当时,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内部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大堂里就暖和了。紫禁城用的也是此法。坤宁宫东暖阁,殿外廊下,设有一人多深的炉坑,太监在这里烧炭;坑与暖阁下的烟道相连,随着炭的燃烧,火气传遍烟道,房间里自然暖和。这一招在北方普及很广,名为炕,极大改变了北方冬天的生活方式。

穿纸衣,没裤子,没炭烧,古人的冬天为何如此难过

但不论是火墙还是地暖,热效率都很低,极耗物力。卫生部曾一度将醇王府正殿用作办公室,原本打算因地制宜,就用地暖,但尝试了几日,发现用煤太多,并不经济,只好改成暖气。可想而知,卖炭翁赖以为生的一车千余斤木炭,拉回宫中去,未必能烧几日,宫中耗费既大,中间渠道又有酷吏盘剥,老百姓岂非只能以麻纸、褐衣取暖,聊以度日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绝非虚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