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还是疏?一场公开课抛出网瘾话题

这个假期,孩子手机玩不停怎么办?7月14日,暑假第一天,一场特殊的公开课在中国科技馆吸引了数百名家长和孩子。这场“DN.A网络素养公开课”邀请了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儿童网络素养专家张海波、北京呼家楼小学校长马骏、游戏制作人李涛,以及心理学家高璇等专家,他们分享了自己对网络、对游戏和青少年网络教育的看法,并提供了丰富实用的家庭上

堵还是疏?一场公开课抛出网瘾话题网管理方法,与家长们现场切磋。

DN.A,即Digital Natives Action,意为数字原住民行动,“DN.A网络素养公开课”由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馆共同举办,是腾讯DN.A计划的首发项目,该计划旨在通过与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等多方联动协作,为孩子们提供丰富有趣的网络素养课程和学习工具,倡导以聆听、约定、陪伴等方式,让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建立科学健康的上网习惯,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在网上鉴别优劣、管理时间、甄别风险、避免网络伤害,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热议的重要课题。

在网络素养公开课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DN.A计划”发起人姚晓光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故事,那时电脑还没有进入普通人家庭,仅仅因为他的爱好,父亲就花去了大半年的收入给他买电脑,他的一生就此改变。“很多时候,成年人对于未来的变化没有孩子敏感。”回望来路,姚晓光这样说。

姚晓光是很多程序员的偶像。如今,当自己也成为一名父亲,当互联网已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对如何把握孩子与网络的关系,姚晓光有了新的感触,用自己为人子、为父的经历,在现场给广大家长和孩子们都提出了理性可行的建议。

堵还是疏?一场公开课抛出网瘾话题

姚晓光给家长们的建议是,“相信并且理解你的孩子,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勇气,去探索未知”,“珍惜他们可贵的好奇心……不要熄灭他们幻想和强烈感受的能力,给他们支持,让他们更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堵还是疏?一场公开课抛出网瘾话题

他给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零零后孩子们的建议有两条:“让好奇带着你去探索整个数字世界,并在探索中发现和创造自己新的可能,但同时对网络怀有敬畏和警觉之心”;注意健康和时间的管理,“每天在屏幕前不能超过两小时”。

姚晓光认为,推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不仅是企业、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也是关系互联网和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它决定着我们将塑造一个怎样的互联网未来。

“为了在数字化大潮中感到焦虑的父母、老师和孩子们,腾讯有责任参与进来做一些事。”姚晓光说,这是腾讯牵头发起“腾讯DN.A计划”的初衷,一方面,希望能为焦虑的父母老师们提供目前急需的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实践操作方法和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也希望聚合更多的声音和力量,一起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深入思考研究,并付之行动。

在“DN.A网络素养公开课”上,儿童教育探索者李小萌、儿童媒介素养研究者张海波、游戏设计师李涛、心理学家高璇、教育家马骏从自身经验出发,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著名主持人李小萌是一名6岁女孩的母亲,她深有感触地说,“恰恰因为第一次做父母,我们必须要学习,我会在女儿每一个成长阶段到来之前现做些功课,等她某些情况出现,我手里已经准备好了闯关打怪的装备。”

在如何对待孩子和网络的关系方面,经过不断的搜索、整理、和朋友交流,加之她的育儿理念,李小萌逐渐有了一套系统的理念:网络和电子设备不是洪水猛兽;如果孩子过度依赖电子设备,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同盟;家里有爱的流动,就不会有网瘾少年。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一直在做儿童上网行为研究。他认为,数字时代,许多传统的应对代际冲突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正在失效,我们需要新的方法和内容。

张海波介绍总结了儿童数字化成长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后,为家长提供的家庭网络素养建议:及时了解孩子网上生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及早培养上网好习惯;适时增强孩子网络素养;在屏幕前做孩子的好榜样。此外,张海波还提倡家长和孩子展开“亲子约定”,共同成长。

游戏设计师李涛上学时一度因为沉迷游戏和父亲闹僵,长大后他开始自己做游戏,也成为一位父亲。在对待孩子和游戏的关系时,李涛不愿重蹈自己小时候的覆辙,他和孩子有一套游戏约定:会告诉孩子游戏是一种平常的娱乐行为,不要有罪恶感,也不要过于拔高;让孩子学会安排时间,把游戏作为一种奖励;帮助挑选适合玩的高质量游戏。李涛在现场告诉家长,要让孩子的生活有游戏,但不只有游戏,“内心富足的孩子不会沉迷游戏”。

作为一家“科技+文化”企业,腾讯公司一直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不断探索实践,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移动互联网事业群、网络媒体事业群等部门陆续推出多个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产品和项目。

“成长守护平台”、“健康游戏系统”、“腾讯游戏防沉迷系统”是近两年推出的重点项目,已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成长守护平台”已经绑定了超过430万个账户,覆盖了腾讯旗下的所有游戏,绑定账户的孩子玩游戏的时长下降了25%,充值度下降了16%到37%。

在7月14日的网络素养公开课外场,腾讯还展示了诸多内外部产品。内部产品有腾讯新闻少儿版、腾讯TV少儿版、小企鹅乐园、成长守护平台、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少年灯塔”、腾讯叮当与优必选合力打造的智能教育机器人Alpha Ebot等;外部产品有青少年在线人文教育平台“博雅小学堂”、儿童课后英语学习网站“爱乐奇”、探索未来教育的公益项目“少年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