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家里钱,家长这么做,会让孩子感激一辈子!

品德第一,学习第二。

——深本教育

孩子的教育总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做父母的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才,越来越有出息。然而,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表示教育孩子并非易事,还常常会因为金钱和孩子吵得不可开交。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心智不太成熟,一旦钱不够用,又耻于找家长要时,就很容易产生偷拿家长钱的行为,这种现象很多家庭都会发生。但家长作为孩子最为信任的人生导师,当孩子出现偷盗行为时,一定要予以纠正,引导教育,避免给孩子留下后患。

小孩偷家里钱,家长这么做,会让孩子感激一辈子!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

一个小学内发生了偷窃事件,当时的学生会干部留在教室,一个个询问是否偷窃。结果查明,偷窃者是一个女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子在众人面前被指为小偷,遭到了大家的指指点点。从那以后,她不但没有改过,反而步向仇视老师、同学甚至社会的人生。虽然不只是这次事件逼得她如此,但她已被烙上「我是坏孩子」的烙印。虽然钱找回来了,但是这种 「抓犯人」方法会伤害孩子自尊,甚至会导致「破罐子破摔」的后果。作为父母家长,要避免在众目睽睽之下伤害孩子自尊。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接触过很多家长和孩子,对于孩子偷钱这件事,很多家长都有跟我提到过,一般家长处理方法就是打骂、威胁、吓唬孩子,甚至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场合。但老师想说的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真的可以帮助孩子从此杜绝偷盗行为吗?其实不然,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旦让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金钱观。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向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懂得使用金钱的时候,如何取之有道,分配合理。

小孩偷家里钱,家长这么做,会让孩子感激一辈子!

结合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困惑,老师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位妈妈在孩子第一次偷拿家里钱之后的处理方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是怎么在保护孩子自尊的情况下,让孩子懂得了偷拿钱财的严重性,家长们可以好好学习借鉴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教育孩子。

01

有一位妈妈曾经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

这位妈妈有个12岁的儿子和8岁的女儿,他们为了买一- 只新手表,哥哥从妈妈的钱包里面,偷偷拿了两张100元,哥哥一张100元给了妹妹,一张自己留着买手表。妈妈发现钱少了,她猜测是孩子拿的,但是她不知道谁拿了。一次晚饭的时候,妈妈对孩子们说:「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200块,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妈妈很担心。」哥哥低下了头,妹妹神情有点紧张,妈妈证实了钱是两个孩子偷的。妹妹胆小,偷偷将100元放回妈妈钱包。

再一次数着钱,妈妈笑了说:「妈妈好像弄错 了,前几天说钱少 了200元,其实是我算错了,是少了100元。」妹妹表情变得坦然了。 但是哥哥还没动静,妈妈补充了一句:「我不相信是自 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进来,我们去叫警察,你们说好不好?」妹妹瞟了瞟哥哥,哥哥神情也变得紧张了,趁妈妈做饭时,偷偷将100元放回妈妈钱包。

看着会孩子们归还的钱,妈妈心里欣慰,在一次跟孩子聊天的时候说: |妈妈大头虾, 100元也根本没丢,是妈妈数错了,年纪大了这脑子坏....。哥哥与妹妹对视着笑了,从此,家里再也没有丢过钱!

小孩偷家里钱,家长这么做,会让孩子感激一辈子!

02

面对孩子的偷钱行为,父母应该怎麼做?

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建议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点」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清楚他们犯错误了。如果粗暴

地[抓犯人」, 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孩子不承认和敌对的行为。

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妈妈尽可以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

子已经有一个手表了孩子还要买手表,妈妈尽可以「借钱」给孩子,让孩子日后还,一来可以避免孩子偷钱,二来还可以养成慎重的购买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