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今天咱们来聊聊时间分配的问题。作为一个前全职带娃女性和一个现职场忙成狗女性,我觉得我还是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谈谈时间利用的问题。要管孩子们吃喝拉撒,还要上班和每周更文,忙的状态是脚打后脑勺,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能转悠的开,不想知道为什么吗?

想要样样兼顾,我必须要诚实地说,牺牲睡眠时间,只有这一条路。

你想做更多的事,自然付出的时间就要增加,醒着的时间越长,做得事情就多咯。可熬夜也分天天熬还是隔天熬、熬到半夜3点还是傲到午夜12点的分别。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变量——效率。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在二胎时间维度下,要如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的秘诀主要有两点:

1、授之以渔,能自己做的就别浪费我时间

晋升成妈妈之后都是完美主义者,恨不得孩子的一根头发都要由自己照管住。可一个孩子时,尚且还能亲力亲为,但面对两个孩子的时候,如果还想保证事必躬亲的状态的话,那我只能说,你不用想做别的了,光是孩子的事情就已经累死了。所以,当我生完李依依之后,我便很快的意识到,从前那种私人管家式的带娃方式行不通了,我得放养。但放养并不代表要降低孩子们的生活质量,我办不到的事情,我就想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做到呗。

于是,我很快便制定了新的战略方针——前期费点劲儿没关系,教会他们很多事情自己做了之后,后期我就可以轻松很多。这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但我更看重的长期的收益。

就比如说吃饭,家中的两小只都是1岁左右的时候我便开始教他们自己吃饭,当时是餐餐杯盘狼藉、吃回饭次次都要从头到脚的清洗,我也是咬牙坚持了好几个月的洗洗涮涮,结果两个孩子无一例外地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掌握了吃饭技能(详细训练过程☞你当你的甩手掌柜,她就会自己吃饭)。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这是依姐1岁8个月左右的时候,别人还要坐在儿童餐椅上等着喂饭,她便可以自己坐在板凳上用勺子往嘴里扒拉饭,李大荣更是闷头狂吃不用管,而此时的我,除了拍照其实也是在见缝插针的使劲儿吃。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教会了孩子们自己吃饭之后,我便可以完全不再担心他们饿着肚子,高兴的时候我会用筷子加两口投个食,不高兴的时候我就饭往那儿一戳,你们爱吃不吃。省去的喂饭时间,我便用来享受每一餐的饭菜,享受一家人在饭桌上平等地吃饭。在我家,不会出现孩子们像个小皇帝一样饭来张口,也不会有先紧着孩子吃、大人吃凉饭的情况。饭就在桌上,饿了就老老实实坐桌上吃,没胃口不想吃,完全可以下桌,我从来不担心他们少吃两口会长不高,事实上,他们长的非常好。我经常是吃饭第一个上桌,然后吃到最后一个下桌,生活都已经这么辛苦了,吃饭的时间就是我的放松时间,也是一家人聊天贫嘴的最好时光,浪费在喂饭上实在是不值得。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再比如穿衣服,大荣3岁多时,我们便开始锻炼他自己穿衣服,刚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他经常裤子不分反正,外裤提的歪七扭八秋裤外漏,穿衣服头套近袖子里拽半天拽不出来,但无论他怎么笨拙,我们都坚持让他自己穿,有时候他闹脾气非让大人给穿衣服时,我们还会对峙很久。

大荣很少会赖床,每天都起的特别早,但有时上幼儿园还是会面临迟到,主要原因就是一整个早晨的时间全都浪费在“你自己穿~”“妈妈给穿~”“快点自己穿啊!”“奶奶给我穿嘛~”这种来回扯皮的状态。但最终他这个小胳膊肯定是拗不过我们这些大腿的,无论你情不情愿,都得自己穿,你耗着我也耗着,大不了迟到,反正吃不上早饭的又不是我。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慢慢的,练得多,他自己穿衣服的习惯就养成了。4岁以后,我每天早上基本不用再管李大荣穿衣服了,只要把衣服给他往沙发上一扔,撂下一句“快把衣服穿上”就行了。而 这些伺候少爷穿衣服的时间我便可以拿来伺候我家大小姐穿衣服和梳头发了。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因为老看我监督哥哥自己穿衣服,耳濡目染的,依姐也开始尝试自己穿裤子,要不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图为依姐一岁九个月时自己穿裤子的现场,女孩子可能比较心灵手巧吧,不用管她自己也能穿的有模有样。但仅仅局限于下半身,上衣还是得我帮她穿。

所以,一个二胎妈,想要生活的不捉襟见肘,早早培养孩子们自己做事。虽然短期看,熊孩子穿的又慢还经常穿不对,浪费时间和人力,但从长期看,磨刀不误砍柴工,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当妈的不就可以轻松省劲儿了吗?而且要着重培养老大,因为他还会带动老二,当你教老大的时候,老二其实也在观摩,所以老大学会了,再教老二的时候就会更轻松,有时候你不教她也会无师自通,就是这么so easy。

同理,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的。我记得大荣3岁多的时候,有天很想喝水,他就尝试着搬来凳子爬上去为了够厨房里的晾水杯,那个晾杯是玻璃的特别沉,他颤颤巍巍地往杯子里倒水。如果是以往,我可能会大喊一声:“你给我放下!那玩意儿砸着脚怎么办?站凳子上摔下来怎么办?”但是我转念一想,没有这么做,反而是默默地用抹布把他倒出来的水擦干了,告诉他:“下次想要喝水还可以倒,但是如果晾杯里面的水太多了,太沉你搬不动,就喊我给你倒水。”从此之后,他一喊口渴,我就让他自己去喝水,慢慢地,他渴了也不叫我了,直接自己去喝就是了。

教会孩子倒水,当他口渴的时候,你就不必放下手中的事情来给他倒水,只需要跟他说:“自己倒去”就行了。教会孩子自己穿鞋,当我们出门的时候,我便可以把忙着给孩子们穿鞋穿衣的时间全都用来考虑要带什么东西,出门也就不用磨磨唧唧了。当你教会孩子自己洗手时,你只需要甩一句“手洗不干净谁也别吃西瓜”,他们就会自己去洗,而你只需要自己洗干净手到厨房去切西瓜就好了,孩子们洗完了正好可以吃。完美避免了一个洗一个抱着你的大腿哭爹喊娘地要吃西瓜的窘境。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2岁、4岁其实能做很多事情了,他们自己可以做的就需要占用我的时间,自然就会省下很多时间。孩子怎么可能有自觉性?任何的自觉自律自立,都是在高压的强制之下才会形成了,所以一开始对于妈妈来说是很煎熬的,你会面临很多问题,会被当做反动权威遭到孩子的反抗,累自然是累的,可这种累都是阶段性的,熬过了后面就会变得很轻松。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李大荣最近对于叠东西特别着迷,他见我叠被子,自己也开始主动地把自己的被子叠整齐,相比右边角角上四仰八叉的依姐来说,可谓是时不时地就蹦出一点眼力见儿,这些好的苗头都值得我去培养。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悄悄地说,李大荣不仅对叠被子特别有兴趣,在叠衣服领域也有着很魔性地执着……自觉性一旦慢慢建立之后,就会辐射影响到整个的日常生活习惯,虽然开始不容易,但远期的成效是蝴蝶效应式的。

2、统一时间表、流水线作业

虽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并非是2个孩子就需要double的时间来做。比如洗澡、刷牙、睡觉这些饮食起居,统一步骤,流水线作业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拿洗澡来说,通常都是我振臂一挥“谁要洗淋浴?”不管孩子们在干什么,都会响应号召地往浴室跑。只见老大走到浴室门口就开始非常自觉地脱衣服裤子,老二目前只能脱掉下半身,衣服还得我来脱。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进了浴室,一次性水可以冲完两个孩子,我给孩子们分别洗头的时候,他们就会给自己身上打沐浴液,有时候我还会让他们彼此给对方后背上打泡泡,这样两个孩子一起冲头一起冲身上,既省水又省时间。通常我会把哥哥先抱出去擦干,甩给他睡袋自己穿就好,然后就可以把妹妹抱出来擦干,然后协助依姐穿睡袋。女孩比较麻烦,因为多了一项擦头发和梳头发的工序,所以我总是把妹妹放到最后。所以,一个人给两个孩子洗澡,真的很容易,即便是天天洗,我也并没有觉得麻烦多少。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曾经的洗澡盆的空间已经严重不足,后来我们便尝试着让依姐跟着哥哥一起洗淋浴,没曾想,这一洗还锻炼了依姐的耐水性,曾经一洗头就各种暴走的依姐,见哥哥鞠躬冲头很欢乐,她也逐渐地习惯了喷头冲头发,不仅杜绝了洗头闹脾气的坏风气,每次洗完还会颇为骄傲地跟我说:“妈妈,我洗头没有哭”。淋浴大大节省了洗澡的时间,以前盆浴的时候两个人都死赖在水里不出来,一洗就得洗半个多小时,现在最多十分钟就解决战斗。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洗完澡后一起组团喝奶,一个一个热奶,他们经常会跑来跑去,不好好喝,俩人一起喝反倒是你争我抢,看谁先喝完。有时候李大荣喝一半不想喝了,妹妹还会傲娇地说:“你不喝完,小牛会伤心的。”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喝完奶刷牙,有时候一起刷,排排站,我给其中一个刷的时候另一个就煞有介事地自己刷,刷完一个再刷另一个的时候,刷完的那一个也会假装自己再刷一会儿。但更多时候是排队刷牙,有时哥哥先,有时妹妹先,先刷完的一个会跳下凳子颠颠地跑回屋叫另一个去刷牙,洗漱流程化后,你就会发现,自觉性就这么建立起来了。每个环节都少了很多苦口婆心和斗智斗勇,自然节省体力和心力了。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两个孩子并非件件事都要让孩子们分开做,像睡觉时间,完全可以重叠,大家一起睡一起醒,这样我就可以趁着孩子们都睡觉的时间做些别的,你们看到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我敲出来的。

调整孩子的生物钟也是一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工程(详细戳☞ ),虽然践行起来特别麻烦,但真正建立起来之后,你就会立刻感受到什么叫轻松。自从我给依姐断了奶以后,我甚至可以缺席晚上哄睡的程序,奶奶一个人就可以看着他俩睡着,因为他们根本不用哄,只需要有个人维持宿舍纪律就行。

写到这里,荣妈真正想说的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省事儿有的孩子费事儿?那是因为家长包办了太多,在他们观念形成的阶段,没有放手,所以原本那些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没有让他们做,慢慢地在他们的意识里就会形成这件事不需要我做我妈也会帮我做的思想,自然就不省事儿了。

即便是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并非不能偷懒啊!

其实一两岁的孩子便会流露出很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们不妨鼓励他们去做,去完成。你会发现,即使他做不好,也会非常专注地去做这件事。1岁多的依姐帮我择豆角非常认真,教她干家务其实也是蛮不错的消磨时光的方法,他们不会觉得是在干活,只会觉得是某种有趣又新奇的活动。

我们时常一边喊累,一边又咬牙做着很多原本可以让孩子自己做的事儿,这才是没效率。如果工作真的那么多,我可以选择熬夜加班加点,但如果是因为没有合理地利用时间和分配资源,那么再累也不会有人觉得你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自从上了班之后,我开始越来越清楚地了解这一点,相信你的同事,依仗你的同事,会让自己的工作也变得轻松,同理,在家庭生活中,相信你的孩子,依仗你的孩子,也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惬意。

PS:整篇文章没有提到老公,是因为,老公这个物种臭毛病极多,而且极难调教,远不如孩子们有可塑性,我是不会花太多时间浪费在收效甚微的事情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