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土特產」走進大都市!扶貧集團推動 電商平台搭橋

黔江“土特产”走进大都市!扶贫集团推动 电商平台搭桥

羊肚菌、幹豇豆、土雞蛋、香豬肉、秋葵……這些農產品,跳出“農門”走進大都市,給農民換回的是一疊疊鈔票。

今年6月1日,黔江區金溪鎮啟動農產品直播儀式後,屬深度貧困鄉鎮的金溪鎮通過“吉之匯聯動扶貧”平臺,農產品紛紛走進大都市,深受“城市人”的青睞,不少貧困村民獲得了真金白銀。

貧困戶入股“香豬”產業

“我家養了6頭香豬,今年估計能收入1.2萬元。”金溪鎮望嶺村貧困村民謝會清說,為了擺脫貧困,她家在龔福錦香豬養殖合作社的幫助下,幹起了代養香豬產業。這6頭香豬出欄後,由龔福錦開辦的合作社回收,這給謝會清家吃了只賺不虧的定心丸。

龔福錦的香豬養殖基地,年產值120萬元,吸納一些貧困人員在此常年務工,帶動周邊10戶農戶養殖香豬、15戶農戶種植牧草,助農增收30萬元。龔正洪、李江、楊昌貴、田茂菊、李華等6戶貧困戶,沒有現金入股,就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香豬養殖產業,等待年底分紅。不是貧困戶的村民謝雲書,掏出2萬現金,入股香豬產業。

“吉之匯為老百姓做實事,他們做事很用心,相信他們會越做越好。”龔福錦說,在金溪鎮啟動農產品直播儀式的當天,吉之匯就下單200份香豬肉,合作社的香豬肉很快走進了大都市。吉之匯需要的香豬訂單有禮品肉、生鮮肉,走入高端市場。從6月1日至今,已下了6個香豬肉定單,幫助龔福錦的合作社銷售了12頭香豬,銷售額已上萬元。

“農特產”銷售難題得到破解

“來金溪鎮扶貧的幹部進村後,我家剩餘的紅薯和南瓜變成了一千多元現錢。”金溪鎮平溪村78歲老人冉崇香激動地說,駐村幹部幫村民做了很多的實在事。

冉崇香和老伴年近八旬,缺乏勞動力,經濟困難。“平溪村離集鎮很遠,紅薯和南瓜吃不完。”冉崇香說,家裡沒勞力賣不了,紅薯和南瓜爛在家裡已成常事。去年秋天,駐村第一書記全克軍到平溪村以後,把冉崇香家的490斤南瓜和600斤紅薯“變”成了一千多元現金。

為切實做好深度貧困鄉鎮的脫貧攻堅工作,市衛生計生扶貧集團精心選派了7名工作隊成員和6名第一書記,深入金溪鎮精準扶貧。工作隊駐村後,深入村民家中調研發現,村民家中的紅薯和南瓜是城裡人追求的綠色食品,由於交通和信息的原因,爛在家裡很可惜。隨後,駐村幹部面向扶貧單位幹部職工發起“人人購 人人助”消費扶貧倡議,幫助村民賣紅薯和南瓜。

自2017年11月中旬開始,僅金溪鎮平溪村累計發動各市級扶貧單位,通過區委辦公室協調正陽行政中心和旅遊職業學院,按照每斤1元的價格,幫村民銷售紅薯30500餘公斤、南瓜5000公斤,惠及98戶村民,最多一戶增加收入2076元。

黔江“土特产”走进大都市!扶贫集团推动 电商平台搭桥
黔江“土特产”走进大都市!扶贫集团推动 电商平台搭桥黔江“土特产”走进大都市!扶贫集团推动 电商平台搭桥
黔江“土特产”走进大都市!扶贫集团推动 电商平台搭桥

今年,為了把扶貧工作推向深入,助力精準脫貧,破解金溪鎮村民的農特產品銷售難題,吉之匯通過聯動永川、黔江、合川、開州、雙福等農貿批發市場批發商戶,解決了大批量農產品銷路問題。

另外,吉之匯還聯動衛計委扶貧集團,通過衛計委下屬食堂消費需求,用訂單指導農戶生產,保障農戶收益。當前,衛計委扶貧集團已有37個成員單位食堂達成了扶貧合作協議,決定消費金溪鎮的農特產品。截至7月底,吉之匯平臺銷售金溪農產品2000多萬元,涉及產品包括生豬、鮮豬肉、羊肚菌、香豬、牛心白、玉米、黃秋葵、海椒等農特產品。

打造“美麗鄉村”直播平臺

“通過銷售扶貧,幫助深度貧困鄉鎮發展產業,通過產業幫扶老百姓拔掉窮根,讓貧困村民得到實惠。”金溪鎮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志堅說,為了讓金溪鎮的農特產品得到持續發展,扶貧工作隊在金溪鎮召集村民開辦了農產品供應端培訓會;在重慶主城區,與對接單位開了農特產消費對接會,現在同意接收金溪鎮農特產品的單位有37家。

農特產品的銷售渠道打開後,就不能中斷,如今金溪鎮的農產品遇到的困難是供應端產品不足,質量不夠高。為此,扶貧工作隊在金溪鎮建立一個種蜂場,一個蔬菜種植培訓基地,教農戶按市場標準生產和包裝蔬菜。技術提供和後期銷售都由吉之匯負責。金溪老百姓種植出的農特產品,實行應收盡收。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利益,第一年實行高出市場價50%收購,第二年高出30%收購,第三年高出10%的價格收購。3年後,實行市場價收購。

如今,吉之匯引進了農產品直播平臺北京雙十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還計劃在黔江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於11月11日舉辦大型“網紅節”。今年,還將建設“美麗鄉村”直播平臺,打造“美麗鄉村遊”和“美麗鄉村購”兩個欄目。“美麗鄉村遊”和“美麗鄉村購”這個平臺做成後,是一個全國性的平臺,它將助力黔江旅遊業、文化、農業、商貿流通業等發展,從而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記者:龔傑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