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考生考卷“被调包”事件最后会是一种什么结局?


这次高考考卷“被掉包”事件传得沸沸扬扬,毕竟这些学生寒窗苦读多年,总想高考取得好成绩,无奈查得的分数与他们的估分不符,进而引发孩子的家长联名举报省招生办。这起事件共涉及四位河南考生,考生家长分别来自周口、洛阳、商丘、信阳。截止目前,来自信阳的考生李闻天(化名),和来自商丘的考生小淇已经在河南省招生办核验自己的答题卡。其中,曾经认为自己能上500分的李闻天确认自己的答题卡没有被掉包,分数为200多没有问题。但商丘考生小淇坚持说这些写着自己姓名和考好的答题卡均不是自己的。因此,她后面将配合省招生办做笔迹鉴定。

高考过后,总会有些学生因为估分成绩和实际出来的成绩不符表示怀疑,绝大多数表示怀疑的只会向招生办申请查分。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是没法看到自己的答卷,只是省招生办单方面告诉你查分的结果,是无误,还是确实有问题。而且现在阅卷都是电脑端批改,并且是一大堆阅卷老师在一个个大的房间里,所以掉包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在招生办。况且,高考过后各地收上来的卷子在运到省招生办之前,监考老师会将试卷和答题卡收好并用封条绑好,后面再由专门的车子押运这些试卷和答题卡。如果掉包存在的话,更可能是在当地的考场中被监考老师掉包。我们这样想,如果存在掉包,就必须得知道哪个学生成绩好,那学生成绩好不好,只有当地的老师应该更清楚。所以,如果存在掉包的情况,当地的监考老师可能会有一定的嫌疑。

河南高考考生考卷“被调包”事件最后会是一种什么结局?我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知道考生们都想金榜题名,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剩下的三位考生能证实自己的答题卡被掉包了,还他们一个真是的分数,这样也对得起他们这些年的付出。但是,结局并不是靠我们想的,学生是否有歪心思也未可知,是否因为没考好而编造也未可知。唯一能证明他们的说的真假,就是笔迹鉴定,希望他们好运。

我是“观社会的气象人”,虽身处气象这个小众圈,但有一颗热爱社会这个大众圈的心。社会是一碗“大杂烩”,有世间百态,有人情冷暖,也有牛鬼蛇神。让我们了解社会,避开社会的雷区,去拥抱社会的真善美!


观社会的气象人


继信阳考生李某确认了答题卡中的笔迹之后,郑州考生苏某又被曝出在自主招生中存在论文造假行为,舆论的走向已经悄然出现了逆转,如今的局面对于涉事的四位考生越发不利!


针对这桩脑洞大开的答案“调包”公案,公众已经从最初的狂热质疑转变到如今的冷静思考。任何事情如果经不起逻辑推敲,那么必然会失去让人信服的基础,毕竟当今社会上真正的傻子只是少数。

尽管有关部门尚未公布正式的调查结果,但是很明显大部分人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一份对于原本的受害一方颇为不利的答案。

从目前来看,“调包”一事属于涉事考生们“无中生有”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就家长而言,我认为他们并不存在事先知情的可能。任何一位家长如果在明知孩子自己考砸的情况下,如果想要通过举报施压、舆论同情的方式来挽回孩子已经根本不可能改变的高考败局,其行为无异于在拿自己与孩子今后的命运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但凡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这样做,更不用说涉事考生的家长中有两名还是处于体制内部的公职人员,他们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一个人如果说了一句谎言,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之前的这句谎,而谎言越多破绽也就越多,终究会有暴露的一天。

当前摆在这四面考生面前的路只有两条,第一条是借坡下驴;第二条是死磕到底。

事实上,信阳的考生李某承认了答题卡上的笔迹其实就等同于否定了调包一说,他放弃鉴定只要查分,等于就是在借坡下驴,让他之间的实名举报淡化为普通的复查诉求,舆论对于他的关注度势必会有所降低。

而郑州的考生苏某等三人,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放弃鉴定的意思。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选择?因为他们其实早在他们向警方报案的那一刻起实际上他们就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局面。认可笔迹那么之前的报案之举就势必变成了谎报警情,这是身为成年人的他们所不敢或者说不愿去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所谓的笔迹鉴定到最后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那么他们就能够为自己的报案之举找到合理的说辞,从而避免遭到追责。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于考生们而言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有回头的机会。如果继续无知地死磕到底,那么在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时还消费了舆论同情心的前提下,不管是职能部门也好还是普通公众也罢都不可能会轻易地选择谅解!

毕竟身为成年人的确需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到底!



通城丹妹


现在事件的走向已经很明显了,那么该事件最后的结局会是哪一种呢?

不妨开下脑洞,供大家讨论一下:

结局一:

经过笔迹鉴定,证明考生们在撒谎,最终考生及家长都写了情况说明,并向公众写了致歉信。河南省招办也登报说明情况,简介其处理该事件的过程,刊登鉴定结果。那几位实名举报的家长工作并未受到影响,只是这次被孩子骗的好苦。

结局二:

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有考生坚持到底,证明自己的答题卡确实被调包了。引发舆论哗然,最终公示了考生的原考卷,河南省招办迎来史无前例的彻查,此处省略10万字。

结局三:

剩下的考生不承认自己撒谎,招办又不同意公示考卷,第三方介入调查,小范围内查看了考生考卷。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做了一个折中的处理。考生回校复读,考生家长做一个单方面的情况说明,证明孩子学习压力太大,记忆出了差错。自己平时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盲目地相信了孩子的言论,此处省略1万字。

还有一些结局是我们连想都想不到的,你懂得。

站在个人的角度看,我真的希望这是那几位考生在撒谎,最起码还能对公平的高考保留希望。如果是另一种结果,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当然,真正的结局还要看证据说话。最后,再说一遍:公布这几位考生的考卷真的很难吗?


夜雨如书


河南高考考生考卷“被掉包”事件最后会是一种什么结局?高考关乎千家万户,公平更是人人都期盼的,这个事件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我也了解了一些,下面就发表一点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和留言交流!

一、假如证明只是闹剧一场,则将提升公众信心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事件很大概率会被证实为一场闹剧,即几个考生的考卷并未被调包。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虽然河南教育管理部门遭到了质疑,但是通过证实却反而能提高威信。

同时,从这件事之后,高考的防作弊技术和程序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包括考生查询权限可能会提高。

一直以来,公众对管理层的信心都不高,通过质疑和证实,有利于提高公众信心。

二、若真的存在调包,则会成为高考史上最大的丑闻

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打通的环节实在太多,能够做到这样的人需要及其巨大的能量。有这种能量的人,不会通过这么复杂的手段来实现进去重点大学的目的。

但是,如果真的被坐实,则整个河南高考组织系统都将面临追责问责,同时其他省份的也会进行自查自纠。随之而来的,还会有漏洞的堵塞和机制的完善。

无论是那种情况,我认为对于整个高考制度而言,都会是个进步的契机。

三、对于考生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

有网友提出,如果查实几个考生说了谎,就要将他们如何如何的。我不支持这个观点。确实这个事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也耗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但把责任全部归到几个孩子身上不是很妥。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即可,还是应该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和留言交流!

期待你的点赞和留言。进步,从关注我开始!


二哥高考与教育


河南高考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必须要引起当局的重视。作为高考,这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国家人才发展建设的主要途径,必须保持公平公正可行,真正起到推动人才发展的作用。本身作为一年一度的高考各种管理程序是轻规范的,但是不管多规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漏洞,从已经历的过程看,有试题泄漏,有替考,有高科技偷卷,也有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发生这些事属正常,关键是当局如何对待,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就大错特错了,每一项制度的规范都是经过多次的补漏或甚至探讨重新来过的方式来完善的,高考也不例外。每发现一个新漏洞就可促进进一步的完善。如答题卡调包诉求事件,发生后,当局应该就这个机会去细查高考整个过程,是不是存在有调包的可能,进而进一步查实,而不是怕影响,而去掩盖事实,这样对考生不公,对社会不公,更不利国家人才的发展。也许有人说试卷属密级材料不能查,或者说这么多考生如何查?这都是托词,现在公开的是4个考生,就要拿出实据来先来一个证实,是否调包一目了然。如果确是某一环节调包,就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防犯,如果拿出实据不是调包,也能进一步证明高考制度的可行。所以正确面对这个事件是大好之事。不能够象皇帝新装一样,谁也不敢捅穿这个假局,到后来,你皇帝更加失礼。也就是说,如果抱着家丑不肯外扬的心态。选成的恶果就严重了。


大事小事一世间事88


大家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发言推测判断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身攻击,含沙射影,说明大家都很关心关注高招高考,确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千上万甚至十万百万千万学子一辈子的命运,不得不关心关注。其实矛盾的焦点就是试卷公开,大家要的是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高考高招,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在的高招就很公正呀,确实这种公正是建立在高招办告诉考生分数上的公正。那如果考生对自己的分数怀疑了,最多就是审请查分,然后就是高招办自己把自己改的卷子自己通知你的分数在复查一遍,然后告诉你复查结果,是不是复查了,怎么复查的谁也不知道,因为这种透明公开公正,是招办的公开公正透明而不是考生的,这怎么能服众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真正的透明,公开试卷,让每个考生都能看到自己为什么考了多少分。可能很多人会说公开试卷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问题,我看了很多网友的发言,好象从技术层面上并不困难,可能根本原因是某些人怕影响自己的特权,怕给自己找麻烦,怕工作压力大不好干吧,可这确实是千千万万考生的切身利益,是千千万万家庭的大事,很大的事呀。

大考是千千万万学子和家庭的大考,难道不是招办的大考吗?说一千道一万,矛盾的焦点是卷子,是考生试卷,难道考生看看自己做过的卷子这么难吗?确实难,还真的没听说那个考生通过正常渠道看到过自己做过的大考试卷。相信公开公正透明,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招办,一定…………


路人过路人


我是今年高考的考生,我看了这么多,大家假设的都是最后结果考生说谎,这是一场乌龙,可是,事情的最后结果都还没出来,为什么,要把舆论攻击的矛头对准孩子呢,一个不确定的猜测造成的舆论攻击很有可能会毁了一个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孩子,事实结果是对的,大家就想有正义感似的纷纷指责,但如果舆论错了呢,有多少人会为此道歉,又有谁会去为后果负责呢,之前张国荣,乔任梁的事件,还不足矣让我们醒悟吗!

从四名家长联名举报开始,人们开始是把矛头对向河南省招生办,最后有几名考生承认了是自己的试卷,舆论攻击就纷纷转向了孩子,他们看到试卷后承认了自己是自己的试卷,他们之前的质疑就被说成是说谎,他们申请分数复核,就被称之为给自己找台阶下,想减少舆论的关注度,那如果他们都成绩复核确实是分数有问题呢,那么大众的矛头又应该去哪呢,那么之前攻击孩子所造成的伤害,置之不理吗,对,法不责众,受害的只能是孩子,毁的是一个人寒窗苦读的十二年!谁又能想到孩子迫于舆论的压力,接下来会说什么,会做什么,来自各方压力下的孩子,就一定真实吗?

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大家有权利去猜测,但猜测的结果万万不能对准孩子,既然他们要复核,还有考生检查不是自己的笔记,自然是有他们都理由,调包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没人敢干,那么在舆论巨大的压力考生还坚持要查下去,说明很有可能他们的分数或者试卷是真的有问题的,在舆论和大众下他们又敢撒谎吗。

我不是为他们考生说话,而是我不希望他们十二努力的结果竟是被舆论暴力所毁,到最后,也没有人负责!


三号橙子


这可能是2018年最大的骗局了。这几个学生,拿自己的青春年华做了赌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也许,他们没有想到后果的严重性,也许,他们还没有尝到什么是苦果的滋味,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实在的人和事,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会很快消散的。父母也许接受不了孩子成绩虚夸的结果,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分的苛责这些不实在的学生,因为,法律会给他们上了一节人生的必修课,让他们一辈子记在:踏踏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知易行难


高考承载家长期待,承载孩子梦想。也是公平公正的一次机会。虽然以前有过替考的新闻,但在今天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严荷的高考,我愿意相信官方。如今事实渐渐浮出水面。看到一个能力大的父亲为女儿铺路,剽窃别人的论文,通过了自主招生初试。在最好的学校随便挑一个来读。最后却被不讲人情,找不到熟人的高考之门撞的狼狈不堪。做为一家长,我感谢公平的高考,否则,像苏科长的女儿不用费劲上好高中,不用费劲上好大学,我们的孩子呢?苦读10多年,我们的家长呢?没有公职在身,没有能力。这件事情出的好。清者自清,但我想问问大家,苏家父女在气势汹汹的声讨别人的时候,苏小妹心里最清楚真假,应承担责任吗?剽窃论文应当承担责任吗?假如一切水落石出,父女依旧不认,该当如何呢?


364


我觉得掉包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也是今年的考生,高考的流程我也了解和经历过,掉包的风险太大而且收益不明显。假如就算掉包,换谁也不会去掉包会考成绩几乎无A的学生的试卷,况且其中有个学生去年高考才214分,这意味着这学生去年高考时高中知识几乎什么都不会,我不相信他一年能提高那么多,我也不相信有人会蠢到掉包他的答题卡。我更倾向于考生撒谎,我也刚刚从高三走来,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平时考试全靠作弊蒙骗家长和老师,成绩在班级和年级里很突出,结果高考暴露了,有找各种理由搪塞,家长也信以为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