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不喜欢妈妈

§ 四叶花开家庭幸福教育机构,是一家致力于解决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教育机构。

§ 通过开设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和1对1跟踪训练服务,帮助家庭解决诸如孩子教育、孩子学习、

§ 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及自我成长和规划等问题。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不要忘记点击关注

最近有位小学语文老师分享了一篇学生作文《我不喜欢妈妈》,老师说她是哭着看完的,家长群的很多妈妈看完也哭了。我看了也很受触动,今天分享给大家。


我不敢不喜欢妈妈

作文内容如下:

​《我不喜欢妈妈》

我不喜欢妈妈,妈妈每次都是在我睡梦中把我吵醒,让我起床,并且给我规定5分钟内把衣服穿好,被子叠好,不然就让我站在墙角背完五首诗才能去吃饭。

我不喜欢妈妈,每天做完作业,妈妈都会给我检查,检查合格之后,妈妈还会给我再布置点额外的作业,每天我如果想早点睡觉就得用最快的时间把作业做到最准确。

我不喜欢妈妈,妈妈给我买了好多书和练习题,每天都有各种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根本就没有玩的时间。

我不喜欢妈妈,每当周六日妈妈就当我去上个补习班,还要学美术和音乐,感觉一天比上学还累,到了寒暑假每天也照样是各种补习。

我不喜欢妈妈,妈妈每天还要逼着我练习半个小时的书法,还要参加各种书法比赛,有一次我不想学,妈妈直接把我最心爱的玩具给我扔到了垃圾桶里。

我不喜欢妈妈,每天都要给吃好多我不爱吃的蔬菜,如果我不吃,下顿饭就要饿肚子了,所以每次我只能硬着头皮把碗里的饭吃完。

我不喜欢妈妈,每次都会和我谈条件,前几天说如果我这次考了班级第一名就带我去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班里有个同学去过那里,据说太壮观了,我好想去。

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我不喜欢妈妈,还能喜欢谁呢?

我不敢不喜欢妈妈


老师点评:这篇作文结尾直接翻转,充分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意,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好比这个家长一样,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佼佼者,可是又担心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看老师的总结来说,老师应该是因为孩子懂得感恩,知道爱妈妈,感动得流泪的。我看完也流泪了,我是因为心疼这个孩子流泪的。

这个作文中藏着两个爱的谎言:

01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话

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话,父母用这个逻辑控制孩子;老师用这个逻辑控制学生,夫妻用这个逻辑互相控制。

这是因为我们普遍不够独立,缺少边界意识,把身边的人物化、工具化,甚至把孩子当做可以随意处置的私有财产。我们爱孩子的方式是和爱宠物的方式一样的,给他好吃的东西,穿好看的衣服,让他做各种动作来取悦我们,否则我们就会收回我们的爱,给予批评、指责或者冷暴力。

从小到大我们就是这么爱孩子的,平时我们都喜欢幼小的孩子,因为他听话会逗人开心,孩子越大我们越不喜欢,甚至俗语里有“七岁八岁讨狗嫌”的说法,因为越小的孩子独立意识越薄弱,越听我们的话,从七八岁开始,孩子的独立意识显露出来,开始有了自我主张,不再那么好控制了,不那么听话了,所以我们不喜欢了。

我们从孩子萌生了独立意识开始控制他,等他长大了这种控制变本加厉,包办孩子的思想,控制孩子的生活。如果孩子反抗,我们的爱就遭到了亵渎,强迫孩子接受。

这样做,无异于谋杀孩子的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自主选择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体验和尝试内心得到滋养,变得强大;一个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决定的,他是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不管父母的选择多正确,父母给予他多少支持,他的内心是匮乏的,他的生命是虚弱无力的。

我不敢不喜欢妈妈

02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是亚洲国家第一大谎言,到豆瓣“父母皆祸害”、百度贴吧“父母吧”去看看,太多的父母在以爱的名义伤害、甚至虐待着孩子,甚至很多父母都不屑于以爱的名义,直接把孩子当做出气筒和虐待对象。

中国极端讲究孝道,讲究百善孝为先,整个社会舆论冲刺着这样的声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不管父母做了什么,都是为你好”......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是他和父母关系模式的投射,所以如果一个人对比别人残忍冷酷,那说明他小时候曾被残忍对待过。但是因为我们的孝道文化,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不敢说父母不是,我们不敢恨父母,但是这种仇恨总是要有个出口,要么是针对自己,或者直接转嫁给配偶和儿女,甚至是无关的陌生人。因为百善孝为先,即便父母伤害了我们,所有人都会说父母是为了你好。

就像这篇文章的小作者这样,他就承受着这种双重伤害,一方面受到妈妈的控制和压迫,另一方面却勉强自己喜欢妈妈,他的题目是“我不喜欢妈妈”,这是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最后却以“我喜欢妈妈”结尾,这是对社会孝道文化的妥协和认同,可见心中纠结矛盾,这么小的孩子,要承受这一切该多么痛苦。

这些魔咒让我们忽略父母对孩子的伤害,看不到恶的源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没有人支持和帮助,他的一生都要在这种爱很纠结的痛苦中度过,和父母的关系如此纠结,这种爱恨纠缠的状态也会投射到和其他人的关系中去。

所以,我很心疼这个孩子,和千千万万同样受到伤害却不敢不喜欢妈妈的孩子。

该怎么帮帮这些孩子呢?

首先,需要父母学习成长,有足够的觉悟

真爱并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学习成长,有足够的觉悟,不断的检视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个不负责任的逻辑,是父母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如果你也持有这种观点,那就更要觉察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其次,孩子们要真实面对自己的感受

我们是父母,曾经我们也是孩子,也许曾经我们就这样被父母打着爱的名义伤害过,那么我们应该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感受,我们愤怒,我们仇恨,我们委屈......面对和接纳种种情绪,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这些真实的想法讲给父母听,讲是为了表达和释放,不是为了指责和争论,所以就算父母会暴跳如雷,会否认防御,我们只要看着,感受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只有所有的伤害和仇恨都被看到,被接纳,它才能真正的过去,否则这些黑暗的能量都会积压在我们的心底,找到各种出口去释放,伤害别人,破坏关系。

所以,如果我们也曾经这样控制虐待过孩子,允许孩子去恨吧,接纳孩子的仇恨和攻击,帮助他去处理这个伤口,而不是放任它溃烂流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