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三促」到甘孜 問診企業開「良方」

讓產業扶貧更見實效,讓企業發展更有“質感”

“三送三促”到甘孜 問診企業開“良方”

產業扶貧歷來是各地脫貧攻堅的生力軍和先鋒隊,特別是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的工業企業,是永不過時的綠色產業,其不斷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和附加值,進而輻射帶動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尤其值得大力扶持。

為切實提升高原藏區企業發展質量,助推工業產業扶貧,5月21日至25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了陣容強大的專家團隊,赴甘孜藏族自治州開展了“送理念促轉變、送技術促提升、送渠道促營銷”活動(簡稱“三送三促”活動)。圍繞企業產品研發、質量改進、品牌塑造、市場拓展、產品營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專家團隊通過現場診斷、集中培訓、座談交流等方式,指導培訓企業74戶,梳理企業發展難題134個,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和“診斷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三送三促”活動,不僅是省經信委貫徹落實中、省及有關部委關於質量提升行動的落地舉措,更是務實踐行省委“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精神的創新做法,切實在接地氣、重實效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受到了甘孜企業的一致好評,也為下一步指導省內其他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企業提質量、創品牌、拓市場,提供了可供借鑑的“問診樣本”。

提質量創品牌拓市場

專家團隊“把脈”74戶甘孜企業

雪域高原,聖潔甘孜,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瑰寶。

獨特的高原氣候,孕育了富集的資源,犛牛成群,青稞遍佈,松茸、八塢蟲草、玉隆大黃、紅景天等500多種中藏藥野生藥材,讓這裡成為了寶庫,是世界上自然生態最完整、氣候垂直帶譜與動植物資源垂直分佈最多的地區之一。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作為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四川中高端農牧業精深加工產品重要供給地”,以高原特色農牧業為主導的甘孜,其產品綠色生態、品質高端、無汙染等優勢,極大激發了廣大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購買慾,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經濟發展與群眾增收。

然而,因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和欠發達,與發達地區的企業相比,這裡的企業和企業家遠離市場,缺理念、缺技術、缺人才,企業發展更是困難重重。

為幫助甘孜企業提質量、創品牌、拓市場,有效提升企業質量品牌建設綜合能力,促進企業提質增效,21日-25日,省經信委組織了省質量協會高級工程師任德祺、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康建平,成都集合品牌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朝勇,阿凡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太春和工藝美術大師、四川躍碧工藝美術品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輝元等專家組成的“三送三促”專家團隊,奔赴甘孜企業生產一線,“問診”企業發展難題。

在為期5天的活動中,專家組一行過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翻二郎山、折多山,經稻城、鄉城、理塘、雅江、道孚、康定、瀘定等縣(市),行程超過3000公里,海拔從1500米到4400米,克服了高原反應、缺氧、關節疼痛等不良反應,為當地企業送去先進的經營理念,送去打造品牌的方法,送去拓展市場的“秘訣”等,先後實地“診斷”企業14戶,與28戶企業座談交流,培訓企業74戶,梳理各企業發展難題134個。

“大部分企業和企業家都面臨著生產管理粗放、有好的品質卻無好的品牌、有好的產品卻無好的價格和好的銷售等共性問題。”任德祺說,“為此,我們結合企業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實地走訪14戶‘問診’企業,情況瞭解得相對全面,更有發言權,返回成都後會抓緊時間形成詳盡的‘企業質量品牌建設診斷報告’,免費提供給企業,以助力企業突破瓶頸難題。”

接地氣重實效

務實服務備受企業家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赴甘孜“三送三促”活動,專家團隊一系列“計劃之外”的務實行動,得到了甘孜企業家們的一致好評。

四川省康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果種植、農業科技開發、農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民營企業,近年來在鄉城縣流轉了上千畝土地,試種高原藍莓並獲得初步成功。

“但是走了非常多的彎路。”公司負責人陳康寧向專家訴苦,最初的時候栽種了600多畝藍莓,由於高原種植環境複雜多變,沒過兩年幼苗全死了,損失了1000多萬元。“還有好幾百畝土地閒置,想繼續擴大藍莓種植,但高原複雜環境讓藍莓幼苗不易成活,能不能在種植技術方面指導指導?”

到訪的專家團隊中並沒有藍莓種植方面的專家,但聽了企業家的訴求後,康建平和陳太春立即拿出電話,分別聯繫了李亞東和吳雨兩位國內頂尖的藍莓種植專家,並促成了兩位專家近期到訪鄉城,對康南農業進行實地考察和指導。

無獨有偶。按照活動前的安排,專家團隊原本計劃在甘孜南線和北線各現場診斷5戶企業。調研中,發現現場診斷和麵對面座談交流的效果最為突出,企業家也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意見和建議。為此,專家團隊臨時更改調研計劃,儘可能地增加診斷和座談企業戶數,其中南線因時間關係,診斷企業戶數僅增加了1戶,而北線13個縣(市)調研則因提前通知,現場診斷企業從6戶增加到了9戶。同時,專家團隊放棄休息時間,於23日晚8點召開座談會,逐個“聽診”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參會的企業家從原計劃的5位增加到17位。

此外,由於不少企業家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希望建立長期交流渠道,為此,5位專家又與62戶企業達成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結對幫扶,並組建“貧困地區工業企業質量品牌建設交流群”,建立專家與企業的長效溝通聯繫機制,承諾企業家可隨時諮詢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真誠而務實的幫扶,讓企業家們備受感動。“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給我們企業指明瞭發展方向,找到了企業質量提升的渠道,實實在在為企業辦了件大事,同時也促進和加強了企業與企業的相互交流,衷心感謝組織和參加這次活動的省、市、縣經信系統的領導和各位專家、講師,向你們說一聲:謝謝,非常感謝!”這是道孚縣源綠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蘇賢華在微信群裡留下的動情話語。

踐行“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

讓更多貧困地區企業發展更有“質感”

此次赴甘孜開展“三送三促”活動,既是對中、省及相關部委有關質量提升行動和質量強國、品牌強國等戰略和政策的落實,也是省經信委轉變工作作風、踐行省委“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精神,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沉下身心,“問診”一線工業企業的一次調研服務。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質量強國戰略。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最有力的抓手無疑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為加快推進我省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四川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將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紮實抓好質量全面提升,在全國唱響“品質四川”。

省經信委按照國家、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有關精神,制定了《四川省工業品牌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稿)等落地政策,明確提出將加快品牌強基行動、品牌培育行動、品牌傳播行動,堅持以工業企業為責任主體,以解決問題為主攻方向,以提質增效為根本目的,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經營企業就是經營品牌”等理念,通過持續有效的質量建設,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工業產品,樹立“四川造”優質形象,推動工業由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提升全省工業整體發展質量,助推四川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邁進。

記者從省經信委獲悉,下一步,“三送三促”活動專家團隊將在前期活動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繼續跟蹤做好後續服務,並總結提煉,形成更為完善、務實的調研問診方案,用於指導省內其他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工業企業提質量、創品牌、拓市場,讓企業的發展更有“質感”,助推產業扶貧。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侯雲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