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外腦“問診”昆明鄉村振興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首席記者廖興陽 通訊員唐麗霞 趙金書)

10月30日至11月3日,中國農業大學工作團隊和昆明市鄉村振興辦聯合組成校地工作組(下稱工作組)“把脈問診”昆明鄉村振興。經過連續5天專項討論、實地調研、集中討論等流程,工作組提出以“產業增值收益留村補農機制”等八大機制探索、推動昆明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

10月30日,以中國農業大學李小云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對《昆明市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的建設方向、工作內容以及全市6個實驗村的子方案進行了逐一聽取,並就建設推進中的人、地、財等要素進行了針對性的提問和建議。隨後,上述專家團成員與昆明市鄉村振興辦組成校地工作組,分赴呈貢區萬溪衝村、安寧市雁塔村、富民縣石橋村、石林縣雨美堵村、晉寧區福安村、宜良縣麥地衝村6個實驗村進行走訪調研。

通過問題診斷、需求調查和實驗方案討論,以及數天的密集型的開會討論、多方交流和縣鄉村的討論,工作組對6個實驗村的實驗方案形成了初步的構想,即圍繞“產業增值收益留村補農機制、鄉村生態資源價值實現機制、鄉村特色文化傳承保護機制、村政服務體系和鄉村善治機制、閒置宅基地和農房處置盤活機制、新農人新鄉賢新村民培育機制、到村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機制和發揮農民主體組織動員機制”等八大機制,提出每個村莊的發展目標、實驗內容和任務以及具體行動計劃安排等。

今年8月,昆明市委、市政府與中國農業大學簽訂“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合作協議,並聘請著名學者李小云教授擔任總顧問,共同為昆明市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出謀劃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