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2018年7月26日晚,“新电商第一股”拼多多在上海、纽约同时敲钟,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

“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上市了,然而这家年轻公司引发的争议却越来越大。作为一个电商平台,从创立到拥有3亿用户,淘宝用了5年,京东走过了整整10年,而拼多多只用了3年不到!如此迅猛的增长,难免引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7月28日,知名电视品牌创维坐不住了,发表声明称正与拼多多严正交涉,要求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并保留追究“拼多多”及相关侵权方的全部法律责任。拼多多上市以后,部分人对其举着唱衰的大旗:不满意假货平台搬到台面上,无法接受拼多多能够进入资本市场的这个现实。而这也是创维之所以如此愤怒的原因。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拼多多平台上顶着创维之名售卖的产品竟然不止一款,“李鬼”产品至少包括:创维先锋、创维云视听TV、创维嘉、创维美、创维酷酷、创维云视听、创维e家、创維……

大概不止创维一家对拼多多平台上的假冒产品感到愤怒——从网络截图来看,至少还有“超熊”洗衣液、“立日”洗衣液、“云南中药”牙膏、“红午”功能饮料、“TGL”电视、“小米新品”液晶电视……“文字游戏”真的是拼多多所擅长的,除了耳熟能详的生活日用品之外,郑渊洁老师的书籍也不幸“中招”,在拼多多网络平台上,也在卖着“皮皮鲁系列”盗版书。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从拼多多的上市过程来看,其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摸清了三四线以下城市互联网用户的信息与产品消费痛点:廉价、易得、对产品质量没有识别力或完全不在意。

我们国家一直想要摆脱“中国山寨”的帽子,没想到还有新兴电商主动捡起来了。

对此拼多多CEO黄峥辩称:“淘宝吃过的苦,(拼多多)都躲不过。”“淘宝经历过的苦难,拼多多一个都不会少”。也就是说淘宝可以卖假货,拼多多就不可以?因为多数消费者没钱,买不起正品,之前需要一定价钱才能买到的产品,现在只要拼一拼就唾手可得,这难道不是拼多多在为消费者造福?

这看似无法反驳,却是没有是非观念的辩解:赚钱的时候没有法律制裁,就可以大肆售卖山寨产品?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那么,问题来了。拼多多到底有没有尽到监管责任?屏蔽关键字这种最简单的技术手段,也做不到吗?

到底是做不到,还是...

为验证拼多多对商家监管到底严不严格,有人模拟别有用心的商家,尝试注册成为拼多多卖家。从注册的规则来看,整个注册步骤相当简单。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在“入驻类型”这里选择个人商家。然后找隔壁二狗,要到了它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手持身份证照片。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将这些非本人信息上传至拼多多,接下来随便起个店铺名字,等待系统审核。结果到了晚上,就成功通过审核,可以在拼多多上卖货了...从注册账号到可以卖货,整个过程不到 8 小时。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不需要视频等手段验证是否为本人。也不需要本人银行卡二次验证。更不需要保证金。

完全无成本的开店,对卖家、对商品都没有验证,现在还这么做电商,这心可真大。如果卖家怀着恶意在拼多多上卖货,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要知道,现在被泄露的各种身份证照片,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拼多多?还是拼假货?

通过低门槛招商+拼团这种裂变式传播,短短一年里,拼多多拿下 3 亿用户,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但笔者想说:平台越大,责任越大。

假冒伪劣产品的第一责任人是生产者或销售者,电子商务平台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跟直接的售假制假者不同,因为他的法律定位在于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提供技术的服务,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而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处罚,我国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其最主要的责任在于前期审核,比如审核商家主体、销售体制等等。如果平台审核通过的商品信息有误或者涉嫌假冒伪劣,平台需要承担责任。

所以,拼多多作为平台,对企业上线销售的产品进行审查是本职,对于平台上存在的大量“山寨”产品,平台难辞其咎。既然,你已经拿到了万人瞩目的市场份额。

下一步,是不是该好好尽尽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