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玮:在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大区担当

7月27日,《三峡日报》要闻版刊发了中共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的署名文章。

全文如下:

王玺玮:在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大区担当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摘自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首站到宜昌,并亲临夷陵区许家冲村考察调研,在夷陵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全区人民的莫大荣幸。夷陵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感恩奋进的姿态落实“四个切实”,牢记殷殷嘱托,紧扣夷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特殊的功能定位,坚持以学促做,以做践学,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培强发展基底,走产城共融之路,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确保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创全国乡村振兴先行区、示范区。

王玺玮:在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大区担当

久久为功抓生态,打好共抓大保护的组合拳。夷陵区是“两坝一峡”所在地,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要巩固深化“河长制”和黄柏河流域治理经验,完善“六个维度”治理模式,筑牢三峡生态屏障。要严格落实《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整合森林公安和环保警察力量,加强“行刑衔接”,真正让环保法规成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在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的基础上,完成12个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提标升级,年底实现建运一体化。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建成100个农村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城区和鸦鹊岭垃圾填埋场建设,实现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深入开展生态养成教育,倡导无“磷”生活,引领全民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持之以恒促转型,壮大绿色崛起的新动能。着眼于“破”,把去产能与发展实体经济相结合,以法治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以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以差异化手段培育优质产能,加快推进江重机械、雅倩化妆品等企业嫁接重组,全域启动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两年内纯化工企业全部退出、转产。夷陵是磷矿资源大区,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废物综合利用新路径,让绿色成为富美夷陵的主打色。着眼于“立”,加快培育新动能,推进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矿业矿化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着眼于“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项目建设“双容”审批工作机制,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勇于改革破瓶颈,唤醒农村沉睡的富资源。抓样板辐射,支持许家冲村打造全国样板,官庄村打造全省样板,黄花镇打造全市样板。抓龙头项目,推进三峡茶谷及三峡茶旅小镇、三峡桔都等项目建设。抓康养产业发展,支持百里荒、上洋、下堡坪三个康养综合体建设。抓特色产业综合体,支持猕猴桃种质资源库、万亩油菜田、中药材产业三个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抓精品景区促农旅融合,支持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百里荒三个核心景区提档升级。抓试点示范,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抓机制创新,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措施,推动农业经营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股份合作社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乘势而上强党建,筑牢乡村振兴硬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家冲村便民服务室称赞“党员公约”贴近生活,朗朗上口,这是我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无上荣光。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全面实施以“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的“三在”工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筑牢基层基础。全面深化推广“党员公约”党建品牌,因地制宜、用活特色,一路一示范、一带一品牌,培强“红色头雁”,配优村级班子。同时,将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落实容错免责机制,将干部职务资源和职级资源向生态环保、精准扶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一线聚焦,大力选拔“工匠+猛将”型干部,大力营造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争创实绩的浓厚氛围。

王玺玮:在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大区担当

主办:中共夷陵区委 夷陵区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夷陵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