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推「八項要求」:黨員幹部要承諾帶頭推廣中式婚禮

2018-08-10 09:21 | 澎湃新聞

浙江西部的常山縣近日出臺黨員幹部移風易俗“八項要求”,包括“非親屬參加婚喪喜慶禮金提倡‘零紅包’,上限100元”等,常山縣文明辦及常山縣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工作人員8月9日稱,此舉為的是鼓勵提倡,還未開始研究具體的硬性措施。

據微信公眾號“常山發佈”8月5日消息,記者從常山縣文明辦瞭解到,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縣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倡樹文明新風,形成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縣落細落小落地,常山縣結合實際,積極推行黨員幹部移風易俗“八項要求”。

當時報道指出,常山縣各鄉鎮(街道)、部門將於8月7日前,組織黨員幹部簽訂《黨員幹部踐行移風易俗“八項要求”承諾書》,確保人人知曉、個個承諾。

具體而言,除禮金提倡“零紅包”之外,其餘七項要求分別是:帶頭遏制索要“天價”彩禮、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不搞奢侈婚慶,不搞豪華車隊;提倡在農村文化禮堂舉辦婚禮,帶頭推廣中式婚禮,倡導婚慶儀式植入常山喝彩等傳統文化;不辦除婚事喪事以外的慶祝事宜,不辦60週歲以下的壽慶活動;帶頭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生態殯葬。控制治喪時間和喪葬規模,不搞封建迷信活動;提倡文明祭悼活動,提倡以鮮花、絹花、默哀等文明方式追思悼念;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不燃放煙花爆竹,不鳴放電子禮炮,形成文明健康的社會新風等內容。

常山喝彩歌謠是流行於常山縣境內的一種在結婚、上樑、祝壽、春種、秋收、開業時進行歌唱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歌謠,主要是圖吉利、熱鬧、喜慶,是當地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福也!好啊!學子學成戰考場,子女為家爭榮光,高手芸芸不怯場,中江舉帆夢起航,上下同心奪金榜,榜樣在此請鼓掌……”據《浙江日報》8月9日報道,8日晚上7時許,在常山縣金川街道趙家坪社區星月灣小區的休閒廣場,100多位居民在喝彩師的引導下一同喝彩,場面頗為壯觀。這裡正在舉辦小區樓道晚會,本期主題是為社區參加高考的學子送祝福,一開場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山喝彩歌謠的表演。

喝彩歌謠過後,社區主任鄭小云上臺說,今年社區裡的孩子們很爭氣,眼下已有20多人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縣裡提倡移風易俗,像升學宴之類的酒宴,黨員幹部不能辦,老百姓也要少辦,因此社區組織了一場樓道晚會,用自編自演的節目,為孩子們喝彩、祝福。

此次辦晚會,設備是社區的,主持人是黨員樓長,演員都是居民,算下來全部開銷不到500元。

澎湃新聞注意到,此前,7月27日,常山縣委十三屆四次暨縣十六屆政府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對“整肅風紀”進行了強調,其中就包括深入落實移風易俗“八項要求”。據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全會強調,非親屬參加婚喪喜慶禮金“提倡零紅包,上限100元”,全縣黨員幹部都要作出承諾,帶頭破除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

8月9日下午,常山縣文明辦一名工作人員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八項要求”是鼓勵倡導性質的文件。9日,常山縣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對於違反“八項要求”行為的硬性處罰措施,由於《黨員幹部踐行移風易俗“八項要求”承諾書》剛剛簽訂,目前沒有違反規定的案例,也尚未接到對黨員幹部違反相關規定的反映,所以還未開始研究對於違規行為的具體處理方法。

(原標題《浙江常山推“八項要求”:黨員幹部要承諾帶頭推廣中式婚禮》原作者 鍾煜豪 實習生 周以航,編輯葉曉倩 于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