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還巢》:一出「歇工戲」成了「熱門戲」

《鳳還巢》是梅蘭芳大師1928年創演的新編劇,首次公演是在北京前門外的中和園。這出戏從首演至今已經整整90年,今天我們聽到這個戲名並不陌生,因為這個戲依然是各大劇團經常上演的保留劇目。

上世紀20年代初正是梅蘭芳創作旺盛期,大量新戲如《鄧霞姑》《童女斬蛇》……等相繼問世,但是經過演出實踐大部分都已從舞臺上消失了,而唯獨這個《鳳還巢》卻保存下來。據說,1961年出版的《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收錄了梅先生解放後經常上演的11個劇目,堪稱其代表作,其中就有《鳳還巢》。時至今日,這出戏已經成為眾多梅派傳承人必修必演的經典劇目,也成為廣大戲迷百聽不厭的“熱門戲”。說起這出梅派名劇,也許外界並不清楚,其實這是梅蘭芳先生的一出“歇工戲”。

所謂“歇工戲”,就是主角在這個戲裡的唱唸和其他表演並不繁重,演起來較為輕鬆、不吃力,梅先生在這出戏有代表性的唱段僅兩三段,最經典的就是那段西皮原板轉流水“本應當隨母親鎬京避難,女兒家胡亂走甚是羞慚。小妹行見姐夫尤其不便,何況那朱千歲甚是不端……”。顯然,和其他梅派名劇《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宇宙鋒》等相比,這出戏的確算是“歇工戲”了。但是,這出“歇工戲”的劇場效果卻出奇地好,極受觀眾歡迎,上座率始終很高。

解放初期,梅劇團經常到外地巡迴演出,梅先生每到一地的演出劇目中必然有《鳳還巢》,也可見此戲受歡迎之程度。究其原因,是和這個戲的輕喜劇性質有關。傳統戲審美上的一大特點是詼諧幽默,而這正是《鳳還巢》的劇情所決定的。這個故事說的是,明末,原兵部侍郎程浦與妻、妾各育有一女,長女雪雁是夫人所生,生的醜陋不堪,側室所生的次女雪娥天生麗質。程浦想把雪娥許配給才貌雙全的穆居易,一日穆留宿程府,大女兒雪雁聞訊夤夜冒充妹妹與穆居易私會,穆大驚,連夜逃走。誤會由此產生。一直垂涎雪娥美貌的千歲朱煥然,借穆逃走的機會,冒名頂替去程家迎娶雪娥。程夫人偏心自己的女兒,以為穆居易來娶,便用雪豔冒充雪娥嫁到朱家。這也是一場誤會,卻把兩個醜冤家,錯中錯,撮合成了夫妻。

穆居易逃走後投奔洪功元帥帳下,屢建功勞,而程浦也被召回在洪功處效命。不久,賊寇被平。程浦對自己家中發生的事端依然矇在鼓裡,現戰事已平,而雪娥現也投奔到父親身邊,於是程又重提穆與雪娥的婚事,在洪元帥和監軍周公公的撮合下就在軍營中給他們完成花燭。穆居易依然籠罩在那天晚上的“噩夢”之中,勉強進入洞房。最終揭開蓋頭才看到,原來是位貌若天仙的小姐……。這場誤會經過無數曲折,終於得以解開。

這是一出典型的因接連誤會而產生的輕喜劇,而這在流傳下來的梅派戲中是不多見的。《霸王別姬》表現了戰爭的悲壯,《貴妃醉酒》表現了宮廷后妃生活的苦悶,《生死恨》表現了戰爭導致生靈塗炭,《宇宙鋒》則表現了古代女子對愛情的忠貞。與這些立意較高的重大題材相比,《鳳還巢》的內容和情節都顯得平淡無奇,幾乎沒有驚心動魄的衝突和高潮,全劇僅僅依靠幾個人為的誤會而支撐,最終以誤會的解除而告結束。如果說這出戏有幾個亮點的話,那就是程雪娥的幾段西皮唱腔,以及程雪眼和朱千歲兩個丑角插科打諢的“醜洞房”,和結尾夫妻團圓的“美洞房”。這樣一出情節簡單的詼諧喜劇卻大受歡迎,這是廣大觀眾的審美情趣使然,違坳不得。

“美洞房”是誤會解除、真相大白的大團圓結尾,編劇者在處理這場戲時還是別具匠心的,如果缺少戲劇性極強的手段,這出喜劇是很難收到“豹尾”效果的。試想,如果穆居易進入洞房,立刻揭開新娘蓋頭,見到美貌嬌娘,那麼一切誤會頓時消失,而下面也就無戲可言,氣氛達不到高潮,觀眾也就難以得到藝術欣賞上的滿足。劇作者則另闢蹊徑,使用欲擒故縱之法,不把窗戶紙一次捅破,而是把真相一層一層地撥開。在這裡,由元帥洪功、監軍周公公、程浦和穆居易四人之間問答來尋求真相。而這段問答又不在四人之間直接進行,而是周監軍和程浦把問題交給洪功,由洪功向穆居易提問,穆的回答再由洪功轉達給周、程。周公公快人快語、刨根問底,洪元帥周旋其中、來回打圓場,程員外問心無愧、理直氣壯,穆居易心有餘悸、 迴避躲閃。這個問答就在心境截然不同的4個人之間間接進行,於是產生了“打背供”奇特效果,妙趣橫生。

《鳳還巢》:一出“歇工戲”成了“熱門戲”

《鳳還巢》:一出“歇工戲”成了“熱門戲”
《鳳還巢》:一出“歇工戲”成了“熱門戲”​​​記得幾年前,CCTV空中劇院轉播了一場《鳳還巢》的實況,梅派青衣李勝素主演。令人格外關注的是,幾位配角可都是當今各行當的頂尖級藝術家:名淨尚長榮的周監軍、當紅老生於魁智的洪功、馬派名家朱強的程浦、葉派小生葉少蘭的穆居易。這幾位在前半場的精彩表演姑且不論,到了最後一場集體登臺亮相,各位名家之間藝術上的相互碰撞產生了強烈的明星效應。那場景之熱烈,只能由戲迷朋友們自己去想象了,一句話,觀眾大飽眼福。筆者的感覺是,真像是看了一出新版的《群英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