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郁闷的一天

公元383年阴历十一月的某一天,有个将军,在孱陵县打猎。

将军郁闷的一天

孱陵县在今湖北省境内,位于长江以南。这地方的冬天可不暖和。北风萧肃,五十六岁的将军骑在马上,一路驰至郊外,终于感到浑身都热了起来。

孱陵县土地膏良,适宜屯田养兵,这是他不久之前上书给皇帝时提出的建议。皇帝准了。既然吃饱肚子不是问题,那么外出狩猎当然就是为了散心——他烦。

公元383年的中国处于大分裂时期,湖北省属东晋王朝,北边是虎视眈眈的前秦帝国。将军觉得,大晋不行了。

将军郁闷的一天

十年前,这位将军是扬、豫二州刺史,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当时的荆州刺史是将军的二哥,江州刺史是将军的侄子。

魏晋时期,加都督号的刺史是一方军政长官,权力很大。如果要将各州的重要性排排名次的话,那么天子所在的扬州,毫无疑问位列第一。扬州刺史之位,不可轻授于人。

除了扬州之外,位于上游的荆州、江州在地形上有顺流之利,对都城威胁很大,也非常重要。所以既是扬州刺史,同时都督江州军事,并且以其亲戚为荆、江二州刺史的人,当然就是最大的权臣。

十年前,将军住在距离建康不远的姑孰,是最大的权臣。有人劝他诛杀具有时望的大臣,独揽大权,将军没同意。

将军郁闷的一天

十年前的晋孝武帝才十一岁。晋孝武帝是晋简文帝之子,而简文帝由将军的大哥所立。不夸张的说,将军要他往东,他不敢往西。

说起来,将军的大哥,更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叫桓温。桓温就是在十年前死的。将军是桓温四个弟弟中年纪最小的,名曰桓冲。

年轻时的桓冲随兄长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确实是接替桓温的最合适人选。但盛极一时的桓氏族人没有想到的是,桓冲后来所做的事情,与一直想移晋室之鼎的桓温完全不同——

他把举足轻重的扬州刺史之位,让给了谢安!

要知道,从前桓温之所以没做成皇帝,跟谢安的阻挠有很大关系。难怪当桓冲做出这一决定时,曾经是桓温“入幕之宾”的郗超极力反对。但桓冲坚持己见,并丝毫不觉得憾恨。

桓氏党与以为非计,莫不扼腕苦谏,郗超亦深止之。冲皆不纳,处之澹然,不以为恨,忠言嘉谋,每尽心力。(《晋书》)

有人说,是因为谢安太受众人拥戴,才逼得桓冲解除扬州刺史之职。但也有人说,桓冲此举体现了他顾全大局的胸怀。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桓冲认为谢安是个能人。

将军郁闷的一天

但是这次,桓冲对谢安很失望。为什么?因为前秦正在跟东晋打仗,而谢安在后方装逼。

冬日里,满目山色萧索,畋猎的趣味很快就被忧国之情怀掩盖了。

史书称桓冲“尽忠王室”,他这一份节义,不知跟他的父亲有没有关系。

桓冲之父桓彝,死于苏峻之乱。苏峻之乱中,多数州郡都投降迎敌,而桓彝则选择据城孤守,最后他被乱臣所杀。那一年,桓温虚岁十七,桓冲刚刚出生。桓冲没有见过父亲,但忠臣的血液却好像单单被这个跟爹最不熟的儿子继承了。

五兄弟都在年少时就成了孤儿,家里的境况自然十分窘迫。有一年,母亲生病了,大夫说得吃羊肉才能痊愈。兄弟一合计,实在没钱买羊,就想把桓冲抵押给羊的主人。好在羊主人不差钱,说别提什么抵押了,冲冲这么可爱,我帮你们养他一阵子,这是我的福气。

将军郁闷的一天

养父还好吗?二十年前,桓冲做江州刺史时,有一次也像今天一样在外骑射,而羊主人就在旁边围观。桓冲认出了故人,对他说:“我是买德郎啊”(桓冲小名买德郎)。于是给了羊主人丰厚的回报。

二十年后,羊主人是否健在已无从得知,反正桓冲的四位哥哥都不在人世了。不过桓冲并不孤单,他有七个儿子,还有一大把的侄子。身在荆州的桓冲与其子侄辈从来也没闲着,他们是抵御前秦中线、西线进攻的主力军。

谢氏在下游,桓氏在上游,两者达成合作,默契地为彼此牵制前秦兵力,无数次救东晋江山于风雨飘摇之中。正因如此,前秦尚书左仆射权翼才劝苻坚不要南侵,他说:“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

苻坚不听。

苻坚铁了心要灭晋,甚至已经打算好在灭晋之后让东晋皇帝做尚书左仆射,以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更可笑的是,苻坚命人先帮这三人把宅子建起来,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就快实现了。

Flag立得太狠,注定遭遇史诗级的打脸。

将军郁闷的一天

公元383年的夏天,前秦兵马还未抵达前线,桓冲就倾十万荆州兵率先北伐。他的决策是极有依据的。因为当年西晋灭吴时,就是从长江上游的巴蜀入手,“作战船、通水道”,以顺流之势攻下建康。桓冲主动从中上游发动进攻,就是为了阻截前秦水师顺江而下。

桓冲这一次出师没有讨到便宜,但及时拔营撤退的策略,倒是保留了荆州兵的实力。

苻坚最后采取的战略是东西并进。如果前秦的西路军能攻下桓冲所在的荆州,那么恐怕那个被世人交口称颂的谢安也挽救不了晋室覆亡的命运。好在前秦顺流问鼎这一条路,被桓冲堵上了。所以问题是,前秦能否直接在东面战场拿下东晋?

公元383年的阴历九月,虽然桓冲这边的压力不小,但他也怕东面的谢安扛不住,便派了三千精锐入援京师。没想到的是,谢安拒绝了他的好意。

谢安让那三千精锐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自称他那里不缺人马。桓冲真生气啊,更气的是他还听说在这关键时刻谢安依然游山玩水,高谈阔论,于是感慨道:“天下事可知,吾其左衽矣!”

他觉得这一仗必败无疑。

桓冲是东晋西面屏藩,他必须守在这儿。可只是呆在这里,对东面战场束手无策,又让他觉得憋闷。

愁,真愁。愁到必须出来散散心。

将军郁闷的一天

然而,就在桓冲外出打猎的这天,前方一份捷报传来——

淝水之战,东晋大胜!

桓冲听说谢玄竟然打了胜仗,起先可能有点不敢相信,接着便胀红了双脸……他料错了,说错了。

桓冲卒于次年二月。史书称其因“失(打)言(脸)”而“惭恨成疾”,所以才去世得如此突然。我对这样的记载都觉得很怀疑,虽说严重的抑郁症确实能对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但要是真的动不动就抑郁致死,那古人也太脆弱了点吧。

后人提到谢安都津津乐道,而桓冲之名可能除了历史爱好者鲜有人知,其实东晋之所以能抵御前秦的进攻,桓冲的功劳绝不逊于谢安。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可一世的兄长手中接过权柄后,没有接着做觊觎大宝的美梦,反而一退再退,一让再让。连死前给谢安写信,都没有提到让对方给自己的子侄安排职位。面对这位临终寄语“言不及私”的桓冲,死前努力“树置亲戚”的东晋名臣郗鉴、庾亮、庾翼都该感到惭愧。

后人或许健忘,但桓冲的功绩,时人毕竟看在眼中。

“及(桓冲)丧下江陵,士女老幼皆临江瞻送,号哭尽哀。”


我有一篇正在更新的小说想要推一推

↓↓↓

将军郁闷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