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如何融解內心的恐懼

心理輔導:如何融解內心的恐懼

周秋鵬

現在有很多人的內心存在著恐懼。比如有的人擔心著自己的言行,會得罪上司、同事,給自己帶來可怕的後果。有的人擔心自己的婚姻出現危機,一些已婚女性擔心被另一方拋棄。有的人會擔心投資失誤,導致財產損失。還有的人有社交恐懼症、戀愛恐懼症、考試恐懼症等等,無法讓自己的身心保持輕鬆自在的狀態。

恐懼是一種存在。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但確實是存在的。很多人長期被恐懼困擾,而求助於心理醫生,希望通過藥物或心理疏導,來消除內心的恐懼感,實際效果一般。

筆者曾從事多年心理輔導工作,可以跟內心存在恐懼的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一、首先要了解,恐懼不是你的敵人,不是一種需要消滅的病症。如果把恐懼當成敵人或病症,要消滅它、消除它,那麼它也會對你產生敵意,也會進行對抗,而且會在對抗中變得頑強。

二、恐懼是一種儲存在潛意識裡的記憶模式。在遇到相似的事件時,潛意識進行重複播放那個記憶,創造出一種恐懼的感覺。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看見井繩,潛意識會重播當年被蛇咬的記憶,恐懼由此而產生。

三、我們的內在擁有無限的空間,可以容納和吸收所有的情緒,無論是恐懼,還是焦慮、憂鬱、痛苦、悲傷等等各種情緒與感覺,最終不是被消滅的、消除的,而是被內在容納掉的、吸收掉的,這個過程就是自我療愈。而不是依靠外在的力量,如心理醫生和藥物,可能起個輔助作用。真正的療愈是內在的自我療愈。

四、如果一個出現恐懼症狀的人,相信自己的內在可以療愈自己,那麼就可以嘗試去尋找一些途徑。其中一條重要途徑就是跟自己的情緒對話,不要把它當成敵人和病症,可以把它當成朋友。

五、具體的操作,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的情緒,是屬於恐懼?還是焦慮?還是憤怒?還是痛苦?如果是恐懼,那麼可以輕輕說:我和我的恐懼保持相同的方向。我喜歡我的恐懼。我和我的恐懼融為一體。如果你悠閒地、反覆地說著,可能在不知不覺間,你會發現恐懼自己融解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