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諜案已經5個月了 美國爲啥現在才想起要對俄制裁?

美國國務院8日稱,已經確認俄羅斯政府在英國對俄羅斯前情報人員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尤利婭的攻擊中使用神經毒劑,將很快對莫斯科實施制裁。人們不禁要問,斯克裡帕爾中毒案已經過去5個月,美國為何到現在才祭出制裁殺器“反攻倒算”?

美打“制裁牌”另有目的

上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按照美方說法,此輪新制裁依據1991年制定的《管制生化武器與消除戰爭法》,分為兩輪。第一輪制裁將在8月22日前後生效,包括禁止美國企業向俄方出口一系列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敏感設備,如燃氣渦輪發動機、集成電路和用於航空的電子校準部件等。

第一輪制裁生效後90天內,如果俄方無法保證不再使用生化武器,那麼將啟動“更嚴厲”的第二輪制裁。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第二輪制裁包括降低外交關係級別、禁止俄航執飛美國航線,以及幾乎全面停止美國對俄出口等措施。

掐指算來,中毒案已經過去5個月。當時美國呼應了英、德、法等國驅逐俄外交官的行動,對60名俄羅斯外交官下逐客令,還宣佈關閉俄駐西雅圖總領館。華盛頓此時翻出舊賬,對俄打出制裁牌,究竟是啥套路?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美國特朗普政府打這張牌,可能不是針對“中毒”案本身,因為中毒事件很蹊蹺,至今並無明確證據證明俄方下了黑手。“遲來的制裁”應該有其他目的,主要有兩個。

第一,美俄總統在赫爾辛基舉行峰會後,都有意為下次會晤做準備,雙方官員很可能已進行接觸。就在近日,美國參議員蘭德·保羅表示,他已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封信交給了普京政府,信中強調了美俄在打擊恐怖主義、加強立法對話和恢復文化交流等各個領域進一步接觸的重要性。因此,特朗普政府可能想通過新制裁向俄方施壓,在未來的俄美峰會中佔得先手。

赫爾辛基峰會雙方涉及的議題很多,對美方而言,比較關切的是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也就是敘利亞問題。隨著美國對伊朗的第一輪制裁啟動,如今在美國的博弈清單上又多出伊朗。就在最近,俄方回絕了以色列方面關於將伊朗軍事力量趕出敘利亞的請求。憑藉制裁,美國可以同俄羅斯討價還價,爭取後者在敘利亞、伊朗問題上的讓步。

第二,為了減輕特朗普所受“通俄”調查的壓力,轉移民眾視線。自特朗普前競選團隊經理保羅·馬納福特“過堂”以來,“通俄門”持續發酵,幾乎每天都佔據美國新聞頭條: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催促司法部長塞申斯馬上終止“通俄”調查,引發軒然大波;5日,特朗普承認他的兒子曾與一名俄羅斯女律師會面,旨在獲得對手信息;6日,特朗普競選團隊前副經理裡克·蓋茨承認與馬納福特合夥犯罪;8日,美國參議員說,中期選舉臨近,俄羅斯人已經滲透到佛羅里達州選舉系統中。與此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爆料,特朗普的律師團隊將在“未來數日”就特檢官米勒問詢特朗普一事做出回應……煩心事一個接一個,令特朗普剪不斷理還亂。共和黨政府希望通過對俄示強向國內釋放信號:總統沒有同俄羅斯勾結。

外界還注意到,對於新的制裁,特朗普一反常態保持了沉默,這似乎再次印證了“白宮二分法”:特朗普政府有一套對俄政策,而特朗普本人則持另一種對俄政策。建制派欲以此向總統施壓,制約他與普京走近。

外交關係若“降級”將惡化事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馮玉軍指出,事實上,新制裁併不能算作美國對俄羅斯“秋後算賬”。因為當時美國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報復已經相當嚴厲。此次是因為英國聲稱掌握了比之前更確鑿的證據,甚至鎖定了嫌疑人並可能隨時要求俄羅斯引渡。既然英方提出了進一步指控,美國自然相應加大了對鐵桿盟友安全保證的力度。而且,考慮到先前曾發生利特維年科案等多起特工中毒事件,美國也希望通過制裁迫使俄羅斯停止使用非常手段破壞公共安全。

美國媒體指出,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的制裁之劍其實早已高高懸起。在“特普會”前,就有政府人士堅稱,無論特朗普對俄公開言論如何,華盛頓都對莫斯科部署了“久經考驗”的外交武器。兩週前,加州共和黨眾議員、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羅伊斯還致信特朗普,指責他錯過了《管制生化武器與消除戰爭法》要求在60天內實施制裁的期限。

至於新制裁對俄羅斯產生的影響,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將令俄羅斯經濟傷筋動骨,因為制裁產品佔俄企業訂單中的70%,影響到40%的員工,數億美元的出口額會受到波及。制裁消息一出,俄羅斯盧布匯率、債券和股票均出現下滑。俄羅斯經濟界人士擔心,制裁新的主權債以及阻止俄羅斯大銀行的美元交易,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另一種觀點認為,第一輪制裁相對溫和,而且涉及的出口量相當少,因為之前奧巴馬政府已經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可能用於軍事目的的產品,能夠充當“靶子”的對象已經不多。其次,無論前幾輪制裁還是新制裁都難以讓俄羅斯服軟,效果不彰。“制裁是一種非常軟弱的強制外交手段,在實際推動對象國的政策變化方面,它的戰績很糟糕,”美國智庫卡託研究所的學者約翰·格拉澤說,“美國的制裁僅僅取得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成果,迫使伊朗2015年簽署核協議是其中之一。”

馮玉軍認為,第一輪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不會太大。但如果第二輪制裁欲降低美俄外交關係級別,那將成為美俄關係進一步下滑的標誌性事件——即使在烏克蘭危機最嚴重之際,美俄仍然保持大使級外交關係。

美國再次揮舞制裁大棒又將引來俄羅斯何種回應?目前,俄駐美大使館已表示,美國此舉是“殘暴”的行為。俄羅斯駐聯合國第一副常任代表德米特里·波里揚斯基把美國的制裁稱為沒有證據、沒有線索、沒有邏輯的“荒誕劇”,嘲諷美利堅合眾國已經淪為“美利堅制裁國”(United Sanctions of America)。

馮玉軍判斷,俄方會出臺反制措施,對出口美國的商品下達禁令,但可能象徵性地點到即止。而如果美國祭出“降低外交關係級別”的旗幟,那麼俄方可能出臺對應的報復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