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黄龙玉水草花属于黄龙玉中比较特殊的品种,由于其有别于其它

品牌独有的风姿韵味,通常都把水草花单独作为一项门类收藏。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有诸多条件因素。远古年代,青藏高原不断受到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挤压,处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的龙陵县地质活动活跃,黄龙玉矿脉在地震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绺裂、裂隙和断裂。龙陵地区植被丰富,多混交林,降水充沛,充沛的降水量滋润土地,在降水的作用下,与微酸性土壤汇集成的山泉和地下水,流淌于地表山谷间,溶解出地表的锰离子、铁离子等金属物质,这些金属物质快速融合于山泉和地下水之中,随同山泉和地下水到达深层矿脉,无数遍浸染黄龙玉矿脉,沉淀填充玉料的绺裂、裂隙,历经千万年的反应,终于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黄龙玉水草花。综合起来,可以总结黄龙玉水草花形成的条件,即黄龙玉矿脉周围的土壤中要含有锰、铁等矿物质,且土壤呈酸性,以便于形成微酸环境溶解金属离子,并且黄龙玉矿脉玉矿最好分布于向阳的混交林坡地。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生成于河流溪水之畔的有山流水水草花料和籽料水草花,这一类玉料比较少有,多出产黄色水草花,也有红色水草花或黑色草水花,草形生动,一般没有画景,水草花质地较好,黄色水草花、红色水草花肉眼观察不明显,打灯或阳光下观看可见清晰草形。出产于半山半水的湿润草地或山塘边称草皮料,其中有水草花的玉料称草皮料水草花。这类玉料质地细润,草形生动,是最早发现的水草花料,由于当时还未认识水草花,故水草花被当作杂质铲除。黄龙玉水草花料出产量最大的是洞口料,每个洞口出产的水草花料在质地、草形和画面有相似的特征,自成一体,不同洞口所出产玉料其审美特征有显著差异。由此以生成环境将黄龙玉水草花分为水料和洞口料,水料分为籽料水草花、山流水水草花、草皮料水草花。洞口料分为板块水草花料、转包水草花料、半原封水草花料、原封蛋水草花料。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黄龙玉水草花洞口料是出产量最大、色彩与草形最具特色的品种,每个洞口自成体系,洞口的命名以出产地地名来命名。如小黑山所开矿洞出产的矿料就称小黑山料,洋烟河所开矿洞出产的矿料就称洋烟河料。每个矿洞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其地下矿脉的地质结构、生成环境与地表环境不同,所出产的矿料也各不相同,质量参差不齐。据此以出产洞口分类。以洞口分类;小黑山水草花,洋烟河水草花,团坡水草花,大河边水草花,迤沙寨水草花,椿头坪水草花,镇安水草花,龙新水草花,龙江水草花,其他。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黄龙玉水草花矿带分布复杂,实践发现,产量丰富,矿脉发育较好的洞口,一般都向阳,向阳面植被繁茂,多为混交林坡地,从而能够持久涵养地表及地下水份,太阳光的照射下昼夜温差大,使矿脉周期性热涨冷缩,在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物理压力、构造应力等的作用下,锰离子、铁离子等金属物质随着地表山泉及地下水渗入地下,填塞玉料的绺裂、裂隙,周而复始,强化密度,又使用玉质趋向纯净。这样的洞口开采出的玉料,玉质、水头、色泽、草形俱佳。而单一松树林之下的洞口,地下水含量最少,水草花以育也较差,水头发干,而使颜色干黄,草形枯涩,或玉料发白、发青,质地松软,生涩。

秋水共长天一色,即是黄龙玉水草花最好的写照。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黄龙玉水草花值得赏玩的道理:

首先,黄龙玉水草花具有唯一性,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片相同的“水草花”。很多玉雕工艺品可以相互模仿制作,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水草花”却不能,每一件黄龙玉水草花都可称为是一件孤品、是绝版的。我们说,玉石收藏,往往是稀有的、独一无二的精品往往就越有价值。黄龙玉水草花就是这一说法的诠释。可以说,黄龙玉水草花极具垄断性,而正是这一垄断性决定了它超乎寻常的巨大的收藏价值。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其次,黄龙玉水草花与其他玉石的水草花不同。其他玉石中被称为“水草花”的,很多都是低档的化石,而黄龙玉水草花虽然是一种化石,但它却是可以大家观赏享受的宝石级的化石,黄龙玉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尊贵、王者之气的玉石。而黄龙玉水草花作为新现玉种的一个品种,既具有极大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实用美化价值。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考虑,收藏黄龙玉水草花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黄龙玉水草花的形成与分类

第三,赏玩一种玉石,就是在欣赏一种艺术。玉石收藏更是一种境界的升华。一个主题、一个意境、一部经典、一段回忆、一个故事、一份情感……每一件藏品都有着它独有的魅力,那是一种自然而直觉的美。而黄龙玉水草花几乎兼具了如上所有的自然精华。黄龙玉以尊贵的黄、充满生命活力的红为主色调,而黄龙玉水草花以其独有的笔触为这一色彩勾勒了神奇的一笔。大自然的造化使得“水草花”具有黄色的传奇、金色的魅力、彩色的光华,天然水花草的黄龙玉,以其独特的植物自然图案与黄龙玉浑然一体,每一件黄龙玉水草花都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让人享受着不同的精神和境界的濯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