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大盘预测:还会继续反弹,力度可能会弱一点

下周星期一大盘预测:

星期一大盘大概率回调下还会继续反弹下,短期仍有反弹,力度可能会弱一点,犹豫中国软件今日是连续两日上涨,意味着星期一调整概率加大,创业板也会随着龙头调整,星期二三还有反弹机会,今日资金流出较少,加上还有2%上证才会遇到压力,总体还是可以的。

策略:搏杀短线的朋友,星期一调整可以小仓参与下,但一定要赚了就跑,目前人不合适中线布局,除非国家出台产业刺激政策,仍看不到持续上涨的希望。

5G投资报告

5G 运营商投资规模有望达 1.3 万亿元,商用提速但建设周期较 4G 延长:

根据现有研究和试验进展,5G 基站的建设大概率采用低频广域覆盖+高频深度覆盖的形式。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对 5G 宏基站、小基站单站覆盖面积的测算并结合国内城市建成区面积及热点区域面积数据,预测实现 5G 广域覆盖需 400 万台基站,高频深度覆盖需 5000 万小基站。然后通过对三大运营商建网策略进行预测,结合对 5G 基站设备价格的合理预测,我们预计三大运营商 5G 宏基站投资规模总额约 1.13 万亿元,小基站投资总额超过 2000 亿元。鉴于 5G 标准加速、美日韩等国率先部署 5G 的现状,我们预计国内也会加速 5G 的商用进程,预计试商用牌照有望在 2018 年底至 2019 年中发放。但 5G 最终版本的标准将于 2019 年冻结,根据以往经验,标准冻结后 18 个月左右时间才会正式进入网络部署阶段,我们预计 2020 年前运营商开启大规模网络建设的可能性较小。此外,由于 5G 创新应用技术还未成熟,用户和市场也需要一定的培育期,我们预计 5G 建设周期会较 4G 延长,持续至 2025 年甚至更长。

下游创新应用&运营商需求共同推动 5G 技术落地:

5G 时代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意味着未来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可能配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技术也有望成为像电力一样的通用性技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投资者对 5G 是否必要尚存疑虑。从下游创新应用的需求分析,现有 4G 系统存在以下局限:1)带宽无法支持较好的 VR 体验;2)容量无法支持物联网海量连接需求;3)网络时延无法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因此,建设 5G 网络来满足下游创新应用的需求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从运营商需求分析,拓展物联网连接数是实现运营商自我成长的主要途径,而提升频谱效率降低单位比特成本、网络架构虚拟化提升业务部署灵活性等则可以显著提升运营商的运营效率。综合下游应用及运营商两个方面的需求,5G 技术的落地便成顺理成章之事。

下周一大盘预测:还会继续反弹,力度可能会弱一点

关注5G产业链相关公司:

今年以来,5G板块一直处于调整阶段,这也给现在的市场带来配置机会。当前标准的落地,国家对5G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5G板块有望进入一个逐步走强的趋势。

在5G产业链中,从技术特点和产业变化考虑,可以关注以下板块:主设备、光模块、光纤光缆、天线、小基站。具体而言,主设备中无线和网络设备供应商是确定性核心受益品种相关公司为烽火通信(600498);光模块是因为5G基站数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升级,将带来基站间光模块的数量和性能发生跃变,相关公司为光迅科技(002281)、华工科技(000988)、中际旭创(300308);高频组网前传网演进带动无线侧光纤需求大幅增长,光纤光缆受益公司为亨通光电(600487)MIMO多天线技术,超高频乃至毫米波频段的应用,将带来射频天线、射频连接器件及电缆等配套需求的激增,射频天线受益公司为通宇通讯(002792)、信维通信(300136);从5G的建设需求来看,会采取“宏站+小站”组网覆盖的模式,小基站将会成为室分和网优的主流技术,小基站受益公司为日海通讯(002313)、共进股份(603118)。

投资建议:5G 板块细分领域较多,我们认为可以通过 1)受益时间、2)业绩弹性两个角度来作投资决策。从受益时间来看,虽然 5G 部署时间加速,但在 2020 年前开启大规模基站建设的可能性较小,而在大规模建设前,运营商有望提前对 5G 传输承载网络进行建设和扩容,因此传输设备、光纤光缆和光模块厂商有望率先受益。从业绩弹性来看,设备商、光纤光缆、无线配套弹性较高。重点推荐设备龙头中兴通讯以及充分受益传输需求增长的烽火通信,光纤光缆推荐龙头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光模块推荐产品线最全的光迅科技以及高速率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

相关个股标的分析:

中兴通讯

M-ICT 战略多点布局全面发展,崭新管理层带领公司走向“中兴”之路。

中兴通讯是全球第四大通信设备商,自 2014 年明确提出 M-ICT 战略以来,围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多点布局。

目前在无线方面领导 5G 研发进展;有线方面,可提供 SDN/NFV 网络综合解决方案;云计算方面,IaaS、PaaS、SaaS 业务全面展开;政企业务方面,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及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除此以外,公司在物联网、消费者业务等领域同样位居国内的领跑者之列。

我们预计公司手机业务有望在 17 年大幅减亏。此外,公司新组建的管理层具备深厚的行业经验,在经历伊朗禁运事件后公司的内控管理将大幅加强,公司的运营有望逐步好转迎来“中兴”之路。

国际竞争对手业绩下滑,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削弱运营商 CAPEX 下降影响。国际竞争对手爱立信、诺基亚业绩持续下滑,爱立信 2016 年收入同比下降 10%,净利润同比下降 86.13%。诺基亚 2016 年 4 季度收入也同比下降 14%。与之相反,若剔除计提罚款的影响,2016 年公司净利润为 38.3 亿元,同比增长 19.2%。而最新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水平继续同比增长,公司全球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由于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减少,市场担心公司的业绩表现,我们认为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有助于减缓运营商 CAPEX 下降带来的影响。

启动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公司最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较多,公司通过此次激励计划将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的利益与公司深度绑定,有助于核心团队的稳固,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相比于我们之前的预测,本次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略超预期,显示出公司对未来业绩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认为随着 1)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2)M-ICT 战略布局成果显著;3)崭新管理层上任提升公司内控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公司业绩有望正式开启反转之路。

烽火通信

ICT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三架马车”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烽火通信是国内仅次于华为和中兴的一线通信系统供应商,产品线涵盖器件、设备、光纤光缆等多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公司逐步切入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转型 ICT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受益于光通信行业的高景气度,公司通信系统和光纤光缆业务均呈平稳增长的态势。此外,作为国内高端网络监控领域的领导者,公司数据网络业务成长较快,较高的毛利率水平使得该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近30%的净利润,公司业已形成“三驾马车”共同驱动业绩稳健增长的良好局面。流量持续爆发增长带动光网络升级需求,此消彼长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烽火历年来在三大运营商设备集采项目的份额均位居前列,OTN 设备、PON 设备的中标份额经常位于前两名,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近年来不断提高技术研发实力,产品较竞争对手具备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同时,不断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国外市场营收的增速远高于同期国内市场的增速。我们认为,在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巨头均处在发展阵痛期的背景下,公司未来两年有望继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而随着 5G 标准制定的加速烽火将会受益传输需求的大幅增长,公司通信系统业务有望在中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光纤光缆量价齐升,海缆业务打开新增空间。通过和藤仓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公司掌握了光棒生产技术。公司掌握管外法生产工艺,无需购买套管,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随着公司光棒产能不断提升,光棒自给率不断提升,有助于光纤光缆业务毛利率的提升。此外,在跨洋通信领域,海底光缆相比海底电缆和卫星通信具有明显优势,但海缆行业长期被国际巨头所垄断。近年来,国内企业相继取得突破进展,烽火通信和华为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中继器的厂家,有助于公司抢占海缆市场,海缆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网络信息安全深受重视,三大优势促进烽火星空不断成长。子公司烽火星空是国内高端网络监控领域的领导者,由于涉及政府和企业的机密数据,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目前该领域主要有三家参与者,烽火星空、太极股份和北京锐安,三者的市场份额大致分别为 60%、25%和 15%。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主要具备两大优势:1)研发投入遥遥领先保障产品技术优势;2)高速率网络监控设备可以借鉴烽火通信在高速率通信设备领域的研发经验,二者在市场、销售和研发等多个领域可形成有效协同作用;3)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很难有新进入者。

亨通光电

光纤光缆龙头定增项目过会,高速增长再添新动力。亨通光电是国内领先的光纤光缆生产商,具备棒-纤-缆-ODN 一体化生产和制造能力。今年初,公司新一轮定增项目成功过会,合计募集资金不超过 30.65 亿元,其中实际控制人崔根良先生的认购金额不低于 6.0 亿元。募集资金的投向为能源互联网领域海底光电复合缆扩能项目、新能源汽车传导、充电设施生产及智能充电运营项目、苏锡常宽带接入项目、大数据分析平台及行业应用服务项目等。本次定增过会后,新增的投入会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海缆、新能源、大数据等业务的竞争实力,为公司长期稳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全新动力。

光棒供应依然偏紧,短期难有大量新增产能,光纤光缆景气度有望持续高企。本轮光纤光缆的高景气度受商务部针对进口光棒的反倾销政策影响较大,在反倾销政策有望延续的预期之下,光棒供需缺口依然难以填补,相应地,光纤价格有望继续坚挺,光纤市场景气度亦将持续。根据近期产业调研的结果,市场上光棒的供需依然紧张。从光棒生产环节来看,全球套管供应量基本稳定,管内法扩展光棒产能的潜力很小;管外法目前新增的产能大部分还处于基建或点火试运行阶段,短期内难以规模上量,因此目前不具备大规模扩充光棒产能的基础,光棒供需情况短期内难以扭转。此前,Verizon 和康宁、普睿司曼签订三年长期高价供货协议也从侧面佐证了国际巨头对全球市场未来三年供需情况的预判。市场研究机构 Research and markets 也发布光纤行业调研报告,预计2017-2021 年全球光纤市场将以 11.45%的年均复合增速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市场不用过分担心中移动固网建设高峰期过后光纤需求和价格的回落风险,海外市场以及 5G 需求的拉动有望维持光纤光缆行业的高景气度。公司作为国内光棒龙头,光棒产能不断提升,掌握全合成法后可进一步降低成本,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技术优势带动特高压、特种导线业务发展,海缆项目频获订单进军智慧海洋蓝海市场。特高压输电方面,公司为在建的“三交六直”项目中的全部项目提供服务,包括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高的昌吉-古泉±1100 kV 特高压项目。公司特种导线助力宝兰高铁高铁全线通车,第三代超柔防火电缆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上半年发货及储备订单达亿元。海缆方面,公司在海底光缆产能达国内第一、全球前列,具备承接万公里级中继海底光缆系统的生产交付能力、服务能力。目前,公司已公告年度海缆项目订单已达 7.61 亿元,伴随着陆续开发出的海底主基站、次接驳盒等核心产品,公司已昂首进军智慧海洋的蓝海市场。

中天科技

光缆、电力、新能源、海缆四大业务共同驱动公司快速成长。中天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光纤光缆厂商,目前已经形成“光棒-光纤-光缆-ODN”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同时,中天也是电缆领域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特种电缆,在国内具备领先优势。近年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背板材料、锂电池等领域的前期布局已初见成效。另外,中天还将光缆、电缆业务拓展至海缆领域,现已跻身国内海缆厂商的第一梯队。通过多元化的布局,公司逐步形成了光缆、电力、新能源、海缆四大业务线,共同驱动快速成长。

光棒产能提升放大 OAD 工艺成本优势,光纤光缆景气度高企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通过引进日立的设备和技术,中天科技经过“消化吸收”,现已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工艺。公司采用改进的 OAD工艺,无需购买套管,成本具备优势,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较高。目前,公司的光纤光缆产能已由 2500 万芯公里提升至 3500 万芯公里,光棒产能也由 800 吨提升至 1200 吨,自产光棒已能满足光纤的产能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光纤光缆的毛利率。我们认为光纤光缆的景气度至少可以持续至 2018 年,公司业绩有望获得快速增长。

新产能释放加速公司成长,多业务布局共筑制造强兵。除光纤光缆外,公司其他业务同样处于稳步推进的态势。电力线缆产能逐年扩充,积极提升特高压电缆、特种电缆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占比。新能源板块已经成功进入分布式光伏电站、背板材料、锂电池等细分领域,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规模已达 230 MW,2017 年底有望增长至 300 MW;背板材料产能规模扩大,上半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动力锂电池产品达到国家能量密度比最新指引要求。公司始终将“制造技术”作为公司发展的立足点,近年来又成功跻身国内海缆第一梯队供应商,可为客户提供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接驳盒、水下连接器等海洋系列产品。通过在多项业务领域的先期布局,公司新增的产能稳步释放,各项业务均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未来,公司将基于现有业务继续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突破与发展,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一流的“制造业强兵”。

光迅科技

产品线全面的光器件领先企业。光迅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电子器件厂商,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传输业务、数据与接入业务以及子系统业务三大板块,产品全面覆盖有源和无源器件,包括基础器件、智能器件、放大器、传输模块、数据接入模块和子系统等,光器件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五位。

瞄准海外市场与高速光模块市场,毛利率和全球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2016 年上半年公司突破诺基亚,成为其第一个中国光模块供应商。预计未来公司有望进一步突破新的海外设备商客户,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公司 25GEML 芯片突破后电信 100G 高速模块将有助于毛利率提升,进而带动公司整体业绩高增长。公司放眼海外,加速产业整合,早前有收购 IPX、法国阿尔玛成功案例,未来不排除通过外延并购手段继续增强自身高端芯片研发实力。

“光进电退”是半导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硅光模块打开未来业绩空间。半导体芯片尺寸下降到 10nm 以下会引发隧穿效应等量子效应,硅芯片继续用电作为传输媒介将受到物理限制,硅光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来硅光将深入消费电子、医疗、军事、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全光信号计算机、存储也许未来将成为可能,市场空间巨大。数据中心用短距离高速光收发器将最先被硅光收发器取代,预计未来 5 年硅光模块在短距离高速光模块占比将快速提升,2020 年数据中心光模块占比有望达到 20%。公司在国内硅光模块研发保持领先,和 Mellanox 合作推出 100G PSM4 硅光模块,为未来高速模块硅光集成化做好充足准备,在硅光时代继续领跑国内光器件市场。

中际旭创

硅谷资深专家创办,兼具技术与市场优势。苏州旭创是由美国著名创投家、海归博士发起创立的光通信企业,主要从事 10G/25G/40G/100G 等高速光模块的研发、设计和制造。通过专利许可及自主研发的方式,旭创获得了高速光模块的生产能力,40G/100G 光模块的销售占比达 78%,和国内厂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数通领域,美国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最主要市场,公司已成为谷歌、亚马逊、Facebook 等云计算巨头的供应商,在海外市场方面优势显著

立足数通领域,产品升级带动传输和无线接入领域快速成长。公司在保持现有数通产品领先地位的同时,努力提升 100G 产品的市占率,并已着手开发200G/400G 等更高端产品。在传输领域,伴随着 1G EPON/GPON 向 10GEPON/XGPON 升级,旭创已经完成 10G EPON ONU/OLT 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望在 2017 年形成批量供应。无线接入领域,旭创在 2009 年开始的 3G 时代便成功开发了 6G 2km 和 10G 1.4km 的方案,并在 4G 市场的10G 1.4km,10G 10km,10G 40km 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目前,旭创亦已制定了 50G/100G/200G 的产品和技术路线图,并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客户展开合作,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募投项目大幅增加光模块产能,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公司公告,2016年旭创的光模块产能约为 215 万只,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总计增加 530 万只产能。若公司能使新增产能有效利用,将极大地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通宇通讯

通宇通讯是国内基站天线龙头企业,国内独立天线厂商排名前三。公司20 年专注天线研发,主营业务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室内分布天线等,其超宽带天线设计全球领先。公司产品畅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众多世界知名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保持紧密合作。目前正在研发第五代天线产品,目标打造天线与微波领域的全球先进企业。

4.5G 和 5G 时代,Massive MIMO 技术以及超密集组网将导致天线行业市场规模倍增。5G 基站天线正在向大规模阵列、多系统、有源等方向发展,技术壁垒的提升导致基站天线价值增加,行业集中度提升使得龙头厂商收益。通宇通讯技术储备上,收购了在小型滤波器方面具备独特技术优势的芬兰企业 Prism,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微波测试室,与基站天线业务形成良好协同。我们预计在未来的基站天线格局变化中,通宇通讯有望脱颖而出。

外延方向战略清晰。公司参与成立产业投资基金,聚焦军事通信、物联网产业链以及专网通信、光通信等新业务领域,努力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前期分别收购西安星恒通进入军工通信领域,收购光为光通信进军光模块领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