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一个“不安分”的人

《西虹市首富》的热映,沈腾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线。

我们要做一个“不安分”的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年沈腾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大多时候是演员,有时候是编剧和导演。

有人说,“沈腾什么都去尝试,真是不安分啊。”

可事实是,往往走的更远的都市生活中“不安分”的人。

我们要做一个“不安分”的人

拿沈腾来说吧,当他跳出演员的舒适圈,做了导演和编剧, 才发现自己有着无限的潜能,就算将来不做演员了,他还能通过编剧和导演,在圈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这种“不安分”的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斜杠青年。这些人,不会安于现状,永远不会丧失生活的主动权。

kiko,是一个公司的文案,是我朋友里一个“不安分”的姑娘。

我们要做一个“不安分”的人

每隔几个周,就能看到她在朋友圈里晒旅行的照片,让我们这些整天埋头在狭小格子间里的人好不羡慕。

每次她朋友圈下,总能看到这样的评论:真有钱啊,到处去玩。但很多人不知道,她出去玩,自己花不了多少钱的。

kiko喜欢旅行,每次去一个地方,就会写一篇游记贴在自己主页上。精致的排版,文艺的摄影,还有走心的文字推荐,总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一开始kiko只把这当做一种爱好,随着网页浏览量越来越高,就有杂志社编辑找她约稿,找她的人多了,写作就变成了一种副业。

现在本职工作外,她有时间就去世界各地玩。

当爱好成为了一种赚钱方式, 工作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认识一个摄影师,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我们要做一个“不安分”的人

一年前他还坐在体面的国企大楼里,过着人人羡慕的朝九晚五的小日子。

可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像温水里煮青蛙,会慢慢吞噬生活的热情,递上一封辞职信潇洒离开了。

很多人不解地问他,“把这么好的工作辞掉,拿什么养活自己?”其实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开一家摄影工作室,为此他已经做了几年的准备。

大学时他喜欢摄影,拍了不少照片,工作这两年再忙他也没放弃摄影,有时间就去上课提升自己,还会接几套写真的工作。

这次,很多老客户和朋友听说他开了工作室,都来照顾他的生意,尽管刚起步,但养活自己足够了。

摄影,就是他随时离职的底气,他不必拘束,不必被别人眼中的安逸绑架,可以任性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的公司裁员了,她也在其中,令人意外的是,没有被辞的惶恐,她显得很淡定。

后来有一次吃饭,问她为什么这么淡定,她笑着说,这一年,自己一直在兼职英文翻译,赚得是本职工作的两倍,本来就想着年底辞职,这样正好。

想起之前她是一个看美剧都要依赖字幕的人,现在竟然做了英文翻译,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朋友说在过去一年里,她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英文,下班、周末、甚至回家的公交车上,都会拿起手机学习。

这样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她的英文进步神速,从当初的英文菜鸟,变成了现在的英文达人。

其实一开始学英文完全是被刺激的。有一次她们公司派人去国外学习,她非常想要这个机会,奈何英文不好,没被选上,那时候她决心改变,学英文。最后她不仅变得更优秀,还免于成为无业游民。

张泉灵说,“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我们要做一个“不安分”的人

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被时代抛弃,被别人替代,却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做一点改变,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等真正遇到变故时,只能措手不及。

反观那些“不安分”的人,他们肯走出舒适区,给自己的人生做更多储备。在面对变故时,他们可以用前期储备,平静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