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翡翠的東方金鈺被曝逾期 陸所金再踩雷

囤翡翠的東方金鈺被曝逾期 陸所金再踩雷

“雷潮”侵襲下,陸金所也未能倖免。

7月3日,陸金所代銷的大同證券同吉8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被曝逾期,二季度利息至今未付。

大摩財經瞭解到,該資管計劃成立於2016年11月,規模7793.12萬,存續期兩年,託管方為寧波銀行,底層資產為東方金鈺(SH:600086)的貸款項目。

東方金鈺1月18日跌停後, 1月19日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至今。同時,因與中泰睿信發生合同糾紛,導致東方金鈺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部分子公司股權及控股股東興龍實業所持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這也是同吉8號兌付逾期的直接原因。

東方金鈺最新公告顯示,與中睿泰信和解協議已最終達成,其中東方金鈺網絡金服在民生銀行賬戶及東方金鈺在建行賬戶資金已經解凍。

囤翡翠的東方金鈺被曝逾期 陸所金再踩雷

根據東方金鈺6月20日發給金融機構的“延期付息申請函”,東方金鈺承諾於7月20日之前支付6月份欠息。

“連環雷”的大同證券

大摩財經發現,同吉8號的管理人大同證券目前有3項資管計劃涉及到東方金鈺。除同吉8號外,同吉3號規模1.31億,同吉4號規模3275.1萬,總涉資超過2.4億。

大同證券發佈的資管報告顯示,同吉3號、4號和8號投資對象都是“中海匯譽2016-87東方金鈺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項下的信託計劃份額,主要用於對上市公司東方金鈺放款。3項資管計劃的到期時間分別為2018年10月、11月,截至今日,上述三款產品均未出具二季度分紅公告。

大同證券並不是第一次“炸雷”。去年12月,大同證券旗下同吉9號資管計劃終止日未收到投資標的返還本息。該產品成立於2016年12月7日,存續期1年,規模1.38億,最終投向“中海匯譽2016-93龍力生物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產信託計劃”,底層放款方為上市公司龍力生物(SZ:002604),逾期時龍力生物因“擬籌劃資產收購重大事項”正在停牌期。隨後,同樣投向龍力生物的8986.2萬規模同吉10號提前終止。

值得一提的是,龍力生物資管計劃與同吉8號利益相關方驚人一致。不僅管理人都是大同證券,信託通道也都是中海信託,託管方為寧波銀行,代銷結構都是陸金所,借款方為上市公司,而且同樣面向高淨值客戶,起投金額都是100萬。

如今龍力生物已經變為*ST龍力,但涉資2.28億的同吉9號、同吉10號至今仍未清算完畢。

不僅於此,大摩財經發現,大同證券投向凱迪生態的同吉5號資管計劃同樣沒有出具第二季度分紅報告。同吉5號成立於2016年11月,規模6995.5萬,存續期兩年,信託通道為中海信託,代銷方同樣是陸金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5月,陸金所已經“踩雷”過凱迪生物。

國盛資管5月10日緊急出具對旗下神鷹118號凱迪生態資管計劃的風險提示,稱因凱迪生態中期票據違約、主體平均下降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事項可能導致其對信託貸款的償還能力下降,從而對集合資管計劃造成損害。該資管計劃成立於2016年12月,存續期兩年,規模4780萬,代銷方正是陸金所。如今,凱迪生態也披星戴帽,年內還面臨32億債務到期。

買翡翠的東方金鈺

東方金鈺是目前國內翡翠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但縱觀東方金鈺近年來的業績情況,多少讓人唏噓。財報顯示,東方金鈺2015年到2017年營收分別為86.6億、65.9億、92.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億、2.5億、1.3億。整體來看,東方金鈺的業績雖然在2016年下滑之後又在2017年得以提升,但淨利潤卻在一直下降,“增收不增利”較為明顯。

與此同時,2017年度東方金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為-17.8億,財務費用,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期末餘額合計49.1億元。

東方金鈺做著“賠本的買賣”還借那麼多錢幹什麼?其實大部分買了翡翠。

從其資產負債中的流動資產情況來看,2017年東方金鈺存貨佔流動資產比例高達77.1%。即使黃金珠寶行業存貨普遍偏高,但相比老鳳祥(SH:600612)的58.1%和潮宏基(SZ:002345)的55.8%,東方金鈺高達96.5億的存貨也實屬驚人。

囤翡翠的東方金鈺被曝逾期 陸所金再踩雷

為此,上交所5月8日向東方金鈺下發問詢函,問詢了公司翡翠原石存貨大幅增加的合理性與公司通過負債持續增加存貨的必要性和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並要求5月9日之前回復。

東方金鈺拖延了一週之後回覆問詢函稱,公司增加存貨是因為“始終持續看好翡翠珠寶行業”以及“翡翠礦產資源的不斷減少及原產地緬甸政府對翡翠出口交易的管控趨嚴導致採購難度加大等。

不過從財務數據上來看,始終持續看好的翡翠珠寶行業並沒有給東方金鈺帶來太大的業績改善。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東方金鈺營收17.1億,同比下降22.36%。

無辜陸金所?

儘管投資者將本次逾期指向了中國平安站臺的陸金所,但事實上,陸金所作為代銷機構,按照監管要求,只作為交易服務平臺進行信息發佈,不對任何投資人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

而東方金鈺3項資管計劃說明書中不僅標明瞭“本產品屬於高風險品種”,而且表示大同證券收取的管理費每年3%,託管費0.02%,並未提到陸金所。也就是說,代銷方陸金所完全可以從逾期事件中輕易脫身。

不過陸金所作為代銷機構,兩次在大同證券代銷產品上“踩雷”,不得不讓人懷疑其風控機制。

公開資料顯示,大同證券是一家註冊在山西的中小型民營券商,註冊資本7.3億,在證監會2017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中,大同證券評級BB,在全部97家證券公司中排名較為靠後。陸金所在上線大同證券資管產品之前,是否對這家券商的的主動管理能力做好了盡調和評估?

大摩財經發現,陸金所目前代銷的23項資管計劃中,券商既有申宏萬源、國泰君安、華融這樣排名前十的券商,也有中山證券、國都證券這樣評級為BBB的小券商,甚至還有新湖期貨這樣的非券商,准入標準不免讓人生疑。

囤翡翠的東方金鈺被曝逾期 陸所金再踩雷

不僅代銷方陸金所,同吉8號的信託通道中海信託也稱不上“無辜”。大同證券目前仍在運營的大同3號、4號、5號、8號,四項違約資管計劃的信託通道都是中海信託,這樣看來,中海信託在信託產品上的盡調完全不能令人信服 。

事實上,在去年龍力生物違約中,作為信託通道的中海信託曾迅速撇清,表示“僅承擔事務管理職責”。如今輪到東方金鈺,中海信託明顯也不會“惹火燒身”。這樣來看,同吉8號清償問題最後還是落在借款方東方金鈺和管理人大同證券身上。

至於東方金鈺能否如期償付,只有等半個月後的7月20日見分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