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壁上的神祕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祁連寒夜曉夢覺

星斗如幻照馬蹄

來甘肅旅遊,很多人都是直奔敦煌莫高窟。然而卻鮮有人知道。在甘肅還有一座與敦煌莫高窟相媲美的“長”在絕壁上的

神秘石窟-馬蹄寺。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建於北涼的《馬蹄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位於張掖以南65多公里的祁連山下裕固族自治縣境內。被譽為人間仙境的馬蹄寺風景名勝區集石窟藝術、宗教文化、民族風情、自然風光為一體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

馬蹄殿

馬蹄北寺重要的洞窟之一。窟平面近方形,窟內有中心方柱。窟高3.9米,寬10.06米,深8.60米。傳說為天馬所踩。也正由於這個神奇的馬蹄印跡,臨松山改名為馬蹄山,普光寺也改稱馬蹄寺,山谷中的河也成了馬蹄河。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千佛洞

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寵大。佛洞是建於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在元代的時候是藏傳佛教寺院,現在則是漢傳佛教寺院。千佛洞分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個部分。 北段是浮雕石塔林,只見陡峭的紅砂岩上分佈有大小不等的幾十座石塔,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猞猁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鑿於元、明時期,也有西夏的珍品。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在窟內開龕造像,窟簷是梵剎式木結構飛簷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金塔寺

寺內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僅有。分東西兩窟,是馬蹄寺石窟藝術的精華。洞窟雖只有兩孔,但內容、題材豐富,雕飾多變且保存完好,是馬蹄寺石窟群中最有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石窟。窟內遺存有北涼、北魏、隋唐、西夏以及元、明、清時期的珍貴塑像200多身,其中“高肉雕泥塑飛天”更是珍稀。兩窟中心塔柱上都佈滿了凌高翱翔的眾飛天,形態各異,造型生動,立體感極強,被讚譽為“東方飛天之精華”。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

上下五層二十一窟,寶塔形排列,內有佛殿,外有迴廊,共開內外窟龕達49孔之多,造型奇特,下大上小,呈寶塔形。“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譯,為佛教用語。天有六重,即“六慾天”,佛經上講在須彌山之巔居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居住著八位諸天神,即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釋天,合為“三十三天”。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宗教文化

馬蹄寺被稱為“河西三大佛教藝術寶庫之一”,。故而,整個馬蹄地區的主流宗教意識形態經歷了漢傳佛教、漢藏融合再到藏傳佛教的演化,在這裡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並存著。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裕固風情

全國獨有的裕固族是分佈於甘肅的少數民族,約14378人,為回紇後裔之一。用東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無文字,通漢語文,信藏傳佛教。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馬蹄寺的景色就是一幅畫。它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景色秀麗的臨松薤谷,那“清泉掛碧峰”的壯觀飛瀑、那媚材埠林、雲衣迷陘、

嵐氣襲人的綺麗風光無不令人神往;六月飛雪,夏無炎暑,遊人到此,尋古攬勝,避暑遊玩,會使您留戀忘返。群山起舞,松柏湧濤,溪流鳴唱,萬花頜首。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若想見你 哪裡都是你

它的蒼涼而又生機勃勃,它的孤獨而又熱鬧繁盛,吸引著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

草原森林雪山,經歷許久歲月的佛洞與隨風飄揚的經幡。

命生生不息,四季輪迴不變,念念馬蹄寺。

絕壁上的神秘古寺 響徹西北的馬蹄弦驚

初遇旅遊 遇上方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