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關鍵領域打破美日技術封鎖

中國又一關鍵領域打破美日技術封鎖

碳纖維

一般情況下,按照碳纖維的產品規格,人們將碳纖維分為了小絲束以及大絲束。與之對應的,小絲束碳纖維就是宇航級,而大絲束碳纖維則是工業級。

具體怎麼區分大小呢?根本方式還是在於“根”數,既然是碳纖維束,那就是有多根碳纖維絲組成的,大絲束碳纖維一般也就是48000根、60000根、120000根、180000根、320000根、360000根這幾個分類,不錯,48K大絲束碳纖維就是由48000根碳纖維組成。工業級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一般都是應用到紡織、醫藥衛生、機電、土木建築、交通運輸和能源等領域。

中國又一關鍵領域打破美日技術封鎖

大絲束碳纖維

而小絲束碳纖維的規格一般是1K、3K、6K、12K、24K等。小絲束碳纖維也就是宇航級碳纖維,現在主要應用於國防軍工和高技術,以及體育休閒用品,像飛機、導彈、火箭、衛星,如果說這些裝備我們不常見,那就說個大家可以接觸到的商品吧,比如釣魚杆、球杆球拍等。

中國又一關鍵領域打破美日技術封鎖

大絲束碳纖維

所以說,我們平時看到的碳纖維束,不要簡單的認為單根的了,人家可是上千、上萬根組成的!

這裡科技風景線小編重點說下大絲束碳纖維,雖然我們國家在碳纖維的製造商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實現了高性能碳纖維的商業化、規模化應用,但是在大絲束碳纖維的生產製造上,一直困難重重。

中國又一關鍵領域打破美日技術封鎖

大絲束碳纖維

大絲束碳纖維製造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還是被美日把控,尤其是日本的大絲束碳纖維產能超過世界市場需求的52%,基本上把控了大部分的大絲束碳纖維的市場份額,這也導致,我們國家在大絲束碳纖維的應用上全部依賴進口。

如此關鍵的高性能材料,被外國廠家壟斷,大大限制了我們國家多個產業的發展,甚至是停滯不前。為此我們國家一直在該領域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技術突破。據悉,現在上海石化已經成功開發出48K大絲束碳纖維的聚合、紡絲、氧化炭化成套工藝技術。

中國又一關鍵領域打破美日技術封鎖

大絲束碳纖維

不但獲得了大絲束碳纖維性能上的突破,而且實現低成本化的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模式,上海石化的成功也標誌著我們國家在大絲束碳纖維上終於做到了國產可控,被人卡脖子的時代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