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暗恋是低到尘埃里的欢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在生活中曾经无数次的探讨过爱情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然而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用你无法理解的方式去爱着一个另一个人。斯特凡·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就有这么一个女性在用着你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同情的方式爱着男主角。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在很多种喜欢一个人的方式中,暗恋是最有少年感或少女感的事情。即便我内心有万千情绪,但我没有让你知道——我喜欢你。这部小说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并且,这场暗恋持续了她的一生。关于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还有很多。在十来岁的年纪,喜欢一个人,即使唔住嘴,也会从眼睛里溢出来。

——我写了一首情诗,想告诉你,又不敢告诉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最近热播的青春怀旧网剧《给我一个十八岁》,是根据冯唐的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改编的。作为冯唐的超级小迷妹当然是第一时间追完了剧,其中有一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秋水写给朱裳的一首情诗。

我写了几百字 删了几百字

再写了几十字 又删了几十字

写了几个字 加了几个字 又删了几个字

唉,看这张白纸 我写给你的诗

共这满腹的心事 竟空无一字

不论读多少遍这首诗,依然少女心爆棚!不能说暗恋是爱情最高级的形式,但这其中的甜与苦只有你自己知道。过去的爱情青涩美好,只为多看你一眼便满心欢喜。如今的爱情变得更为直接,注重效率、成熟且理性。

——江同学,你好!我是 F 班的袁湘琴。

最近听说《恶作剧之吻》要翻拍,满满的回忆杀!关于一场暗恋,从一封情书开始。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江同学,你好

我是 F 班的袁湘琴。 我想你并不认识我,但是我对你却很了解喔!从第一次在新生训练上看到你,那一天,我的眼光就不知道该怎麽离开你。不管是致辞的你,还是和旁人聊天的你,还是落寞不说话的你。我总可以很快地在人群中知道你的位置,找到你在哪裏。仿佛你在哪裏光就在哪裏。很不好意思说的这麽直接。可是我总会想如果这次不说,下次又不知道什麽时候才会提起勇气;如果今天不说,下次相见我们又不知会有多少改变。我已经好几次放弃向你表达的机会了。这一次,我鼓励我自己,说什麽我也不会放过你!哈哈,又太大胆了。对你的爱慕也持续了两年,为了不让这份感觉成为永远的遗憾,所以我决定勇敢的写下这封信向你表达我的心意。 江直树,我喜欢你! 袁湘琴

——暗恋是绵延一生未说出口的情话。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斯特凡·茨威格(1881 - 1942)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传记作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党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茨威格与妻子一九四二年在孤寂和幻灭中自杀。

茨威格创作这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中他收到的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在现实世界中,这个女人成为了他的(其中一任)妻子。我们无从去猜测这两封信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部小说中解读茨威格在那个时期精神和创作上的转变。

在浪漫主义中如果你爱的人没有回应,你为之“枯萎”。但是,她,不,完全不是,正相反,它建立了她整个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格和一个自由的女性的自尊……也是如此现代而反浪漫主义……

两个主人翁在小说中连姓名也没有出现,文中的女主人公用一生的时间去暗恋一个人,深情而孤独,真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她甚至为他养育了一个孩子,即使她知道她们可能不会在一起,也会对自己的名誉造成影响。女主认为这是你(男主)的血脉,他是一个很小的你,我很爱他,也把他照顾得很好。爱情不就是这样,爱你总希望与你有关系。她让他知道她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他的,而他对她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她唯一的牵绊,她的孩子,最后也离开了她。

一个男人有可能会不知道,谁为他生过孩子,但是一个女人绝对不会忘记她生过一个孩子,小说用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女主对男主的爱。

我们可以用千万种不同的方式界定生活的意义,但所有世俗的价值标准都将在理想主义的殉道者面前崩溃。一个始终只忠于自身情感甚至把其凌驾于生命之上的女子,她的激情和非凡的隐忍最终在世界文学史上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左为 1948 年版,右为 2004 年版

高尔基曾评论这部小说——“真是一部惊人的杰作”,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痴情女人的一生,她在临死前写了一封信给自己这辈子唯一爱过的男人,期盼那个男人能记得自己的存在。

整篇小说是一封长长的信,长到想要努力记录下女主这一生的爱。为大家分享书中的一个片段,每每读到这一段,我都会深深地为之所触动。

“我要向你吐露我的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确实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我的生活郁郁寡欢、杂乱无章,它像一个蒙着灰尘、布满蛛网、散发着霉味的地窖,对它里面的人和事,我的心里早已忘却。

你来的时候,我十三岁,就住在你现在住的那所房子里,现在你就在这所房子里,手里拿着这封信——我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我也住在那层楼上,正好在你对门。你一定记不得我们了,记不得那个贫苦的会计师的寡妇(她总是穿着孝服)和那个尚未完全发育的瘦小的孩子了——我们深居简出,不声不响地过着我们小市民的穷酸生活——你或许从来没有听到过我们的名字,因为我们房间的门上没有挂牌子,没有人来,也没有人来打听我们。何况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过了十五六年了,不,你一定什么也不知道,我亲爱的,可是我呢,啊,我激情满怀地想起了每一件事,我第一次听说你,第一次见到你的那一天,不,是那一刻,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仿佛是今天的事。

我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对我来说世界从那时才开始。请耐心,亲爱的,我要向你从头诉说这一切,我求你听我谈一刻钟,不要疲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感到疲倦啊!”

最强 bgm——两种语言的重奏

我们知道,最具叙事感的乐器非大提琴莫属。大提琴的音域和音色和人声很相似,有种男中音和低音的感觉。其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通常在结合了朗读和现场音乐的演出中,无论多么强劲有力的音乐,往往最后都会成为语言的背景声。但是在此次朗诵音乐会《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演出中,文学和音乐将以同样的力量交融在一起,更像是重奏,以平等的姿态对话。音乐成为另一个主角,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和讲诉者;而朗读也不是去评判,而是通过舞台和声音的演绎回归到对文学和其语言本身的探索。

跨越不同领域的语言、文化、声音和艺术形式的融合成就了一次文学和音乐现场的会面,令人领略和感受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将由两位极具特点的艺术家——中国著名演员朱琳与法国大提琴家索妮亚·维德-安瑟顿联袂演出。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说到 86 版《西游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朱琳是国家一级演员,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的女儿国国王,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1987 年,因主演《凯旋在子夜》荣获第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时代电影》最佳电视剧女明星奖等。退休之后的她,早已将心血倾注于自己热爱的舞台剧和有声小说领域。这是朱琳第一次以纯文学朗读和现场音乐结合的形式演绎世界经典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演出时,和朱琳一同登台的还有法国大提琴家索尼娅·维德-安瑟顿。法国大提琴家索尼娅·维德-安瑟顿,曾师从于二十世纪大提琴巨擘莫里斯·詹德龙,后在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跟随娜塔莉·恰可夫斯卡雅学习,年仅 25 岁就赢得了罗斯特罗波维奇国际大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她合作过的名团和艺术家数不胜数,近年来更是不断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探索。

敬请期待东方艺术中心 9 月 19 日(周三)晚七点半,“女儿国国王”朱琳与一位深沉忧郁的男子——“大提琴先生”为你带来隐秘而刻骨的的一封情书——文学朗读音乐剧场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至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购买本次演出门票

特别福利是:

欢迎朋友们在文末发表留言,告诉我们您对茨威格这部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点评,四位点评精彩的读者,将获赠 9 月 19 日演出票一张。留言有效期至 2018 年 8 月 15 日 24 时。

相关图书信息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本书)

[奥] 斯特凡·茨威格|著

韩耀成|译

2016 年 10 月出版

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 8 篇,其中包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等名篇。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广为人知,曾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舞台剧。

一个男子在 41 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徐友敬 等|译

2018 年 6 月出版

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在临终前被迫流亡的日子里完成的。在茨威格离世以后,于1942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版。

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闻名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