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当时的曾国藩还只是翰林苑的一个小小侍讲,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个整理文书的文员。但是他却已经开始感怀张良了,说明他志向远大,想成就张良一样的丰功伟业。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和曾国藩略有不同的是,张良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一名谋士的角色。从刘邦起事,到入主关中,再到鸿门宴、暗度陈仓,到最后正式登上王位,这里面的每一步,都和张良的出谋划策密不可分。

然而张良不愧是那个时代的第一谋士,他不仅能够审时度势,更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他决定从“庙堂之高”退到“江湖之远”,不管刘邦如何劝说,都不为所动。

事实证明,张良此举是明智的,和他同样拥有赫赫功劳的韩信、萧何,正是贪恋权贵,最终以悲剧收场。

再说曾国藩,熟读史书、深谙世故的他怎么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在他后来的家书和日记中,曾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想要返乡归隐,或做一名农夫,或潜心研究学问。只有在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才是属于他自己的,可惜他从未做到过。就在驾鹤西归之前,他仍然拖着怏怏病体处理各种繁杂的公务。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我们不禁想问,曾国藩这辈子究竟为谁而活?

在文化领域,他是桐城派的中兴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襄理国事上,他鞠躬尽瘁,延续了晚清统治者的江山;在家庭中,他对弟弟和儿子谆谆教诲,为整个家族奠定了良好的家风,并让后世获益良多。

由此可见,曾国藩这一生为朝廷活过、为百姓活过、为子女朋友活过,却极少为自己而活。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曾国藩诗文节选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留侯难复制

从曾国藩写下这首诗后的二十年,他被封为了毅勇侯,实现自己的大志向,建立了如张良一般的大成就。

功德圆满的他想要效仿张良,可惜的是“功成身退”只学到了一半:心退而身未退。

倘若同治三年曾国藩坚决彻底地学习张良,从南京回到湘乡高嵋山下,他至少可以免去后来的捻战之羞、津案之辱,说不定寿命也可以延长十年八载!

曾国藩:人究竟为谁而活?

历数曾国藩一生,他几乎在为别人而活,不谋私欲、不为己利,实现了人生命的大义,这也是他为什么会被后世敬仰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