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从“心”做起——怀化市委驻中方县板山场村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纪实

近日,记者走进中方县板山场村,只见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向远方蜿蜒,一座座砖瓦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群山之中,村民们脸上溢满了幸福,小小山村一派生机勃勃。

板山场村位于中方县城东南方向约 20 公里,全村总面积 17.17 平方公里,辖15个村居民小组。以前,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农产品销售等,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84 户 259 人。怀化经开区派驻扶贫工作队进村扶贫后,工作队与村干部、村民们的群策群力,村里发生了喜人变化。

筑牢基层堡垒 把群众的心“聚"起来

黄美云是板山场村的外来媳妇,精明能干、做事雷厉风行,被村民们推选为妇女主任,这一干,就是 24年。黄美云告诉记者,在扶贫工作队没来之前,村里已经很多年没开过村民大会了,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大大小小的矛盾也不计其数。可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后,矛盾纠纷在他们那总能圆满化解,现在只要村里有事,都会找扶贫工作队商量解决。

工作组进驻板山场村以来,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组织村支“两委”开展专题培训,扶贫工作队入驻板山场村 2 个月内就累计开展了 20 余次专题培训学习会,并以组为单位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不定期共组织3次群众性、教育性文艺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位村民,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同时主动协同村“两委”班子,梳理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职责,投入130余万元,新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切实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发展经济的坚强战斗堡垒。

完善基础设施 让群众的心“亮”起来

针对板山场村街道路面坑洼不平,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工作队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会议,决定拓宽和修建通组道路。怀化经济开发区作为板山场村扶贫攻坚后盾单位,财政共安排 320 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面拓宽、修建、硬化村内道路。目前已全部修建完毕,新建通组公路、提质改造公路累计18公里,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率 100%。同时,对村内的田间道路进行全面整治,硬化路面20多公里,全面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相连通。争取扶贫资金 20 多万元,安装 80 余盏路灯,板山场村从此告别了没有路灯的历史。

“自从扶贫工作队到了村里,整个村子都变了样,水泥路都通到了家里坪场,到处都是路灯,村子亮堂了,咱们心里也亮堂了。”村民黄明桂见到记者,对扶贫工作队连连点赞。

培育致富产业 让群众的心“乐”起来

工作队全面落实产业、就业、医疗、教育、金融等扶贫措施,始终把贫困户增收和提高生活质量做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板山场村,一栋造型别致的楼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扶贫工作队介绍,这栋楼是该村乡村旅游项目一期的主体工程,大楼所在的区域涵盖了农家乐、水上游乐等一系列设施,待项目运营后,村集体将占旅游项目每年营业利润的 10%。除此之外,村里还成立了板山场香菇专业合作社,分别参股湖南大山农业公司、怀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方县锦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分红 2.8 万元。建成板山场村小型香菇基地 1 个,每年收入 3.8 万元。“预计 2018 年我们村的贫困户可以得到 6000 至 10000 元的分红。”

精准发力帮扶 使群众的心“暖”起来

怀化经开区主要领导先后8次进村调研,把15个村民小组跑了个遍。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摸排,核实了解贫困家庭人口、子女情况、贫困原因、技能特长等相关信息,找准致贫原因,同时坚持“政府牵头、各方参与”的原则,经开区管委会以领导牵头,组织 23 个部门 93 名工作人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成15个帮扶工作组,对全村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前后3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共计帮扶资金15万元。

后阳冲组的张莲妹,儿子因患羊癫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给她带来的沉重打击。获悉情况后,经开区管委会安排规划分局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期间,张莲妹的儿子因病无钱医治,通过规划分局干群筹措的 4万余元,帮助母子顺利渡过难关。

如今,经开区管委会驻村工作队已经成为板山场村1300多名村民心目中“最亲近的人”。扶贫工作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按照“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激发脱贫对象内生动力为目标,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乡村旅游开发为推手,建立健全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板山场村脱贫成果得到经得起历史检验。(本报记者 龚彦 通讯员 彭文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