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近日,澎湃新闻给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学霸考生发去了一份“2018年高考学霸问卷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共回收27份有效问卷,涵盖19个省份的高考文理科考生。

调查看点

超半数受访者上的是普通幼儿园和小学

七成从未参加过奥数竞赛

父母学历都较高

父母职业教师和公务员占比最高

基础教育:超半数在普通幼儿园和小学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起跑线”,挤破脑袋将孩子往“好学校”送,希望孩子从小就能享受相对更好的教育资源。那么,学霸考生的基础教育状况是如何的呢?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大部分受访学生并未没有更高的起点,27人中81.48%上的是普通幼儿园,66.66%上的是普通小学,44.45%上的是普通初中。

高中阶段,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国家级示范高中仍然是学霸的“主产地”,接近一半受访考生来自这类学校,只有14.81%就读于普通公办中学。

学霸说:“学校普通给了我加倍努力的理由”

学霸考生从小并没有比其他同龄人有着更高的起点。类似现象也体现在往年调查数据中。2017年,95%的受访考生表示曾在普通幼儿园就读,在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就读的受访考生分别有67.5%和52.5%。

北方地区一学霸考生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就读于当地普通公办学校。在她看来,母校的学校师资、硬件虽不比名,但这却给了她加倍努力的理由,“所以我上课该怎么听就怎么听,课后会给自己加码,会总结规律技巧之类的。”她补充道,课后的学习她会有自己的安排,高中时,会为了多做一套题而每天早起一个多小时。

西北地区一学霸考生虽然高中母校是所在的市里最好的高中之一,也是全省重点高中,但也并不是全省最好高中。他认为,这样学生间的竞争不会太过激烈,反而让他感到“舒服”,“高中比较轻松的环境对我提升自信有帮助”。

父母学历:总体学历显著提高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在家庭方面,2018年的调查中有超过33%的考生父母为硕士以上学历,相比于2017年的22.5%和2016年的16.7%,考生的父母总体学历有显著的提高。父母学历占比最高的仍为本科学历,近43%。

父母职业:教师与公务员位列第一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社交:近八成受访考生参加过社团活动

超八成学霸考生参加过社团活动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学霸呈现出了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调查问卷中,超八成受访考生表示,从小学到高中时期参加过社团活动;七成参加过文艺类活动和英语竞赛,约五成参加过体育竞赛或全国、省、市、校、区级竞赛。

对于学校的学霸群体来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类竞赛之中。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热衷竞赛,并不只为了比赛结果

在采访中,学霸表示“竞赛让我跳出了高考这个圈子,眼光一下子就打开了,像从一个狭小的盒子里跳出来接触到了更新更深的世界。”

“从小到大,在考试方面,我的发挥都是比较稳定的。高考的题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思考、总结来达到高分,但竞赛真的需要天赋和灵感,确实比我聪明的人太多了。”“不过我一直很喜欢竞赛,备考过程特别令人怀念,我也收获了比奖状或奖牌更重要的东西。这件事告诉我,有那个水平的时候,摆平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竞赛能拓宽眼界,丰富阅历,但并非是这些学霸在人群中凸显的关键因素。

来自上海的考生周天嘉身上有一种超出同龄人的冷静自持。在接受《文汇报》的采访时,他就表示,作为一个在公办小学和初中接受教育后考入复旦附中的孩子,他最开始经历了一段 “被吊打”的日子。 “我进入学校后才发现,好多同学已经在初中阶段把高中课程学完了,而且很多人有竞赛经历,在之后的理科学习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他说,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高中时期有被他人质疑和自我质疑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快认清自己的定位,在一个纷杂多元的环境中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并且心无旁骛地走下去。

课外补习:不推崇,更重视课内效率

74%考生在高中阶段都没有额外去参加课外补习班,70%考生在高中阶段都没有参加过兴趣班。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同时,学霸考生也是“班干部”收割机,在“是否担任过班干部”一题中,有超过85%的受访者都曾担任过。而在对受访考生班主任的采访中,不少老师提出这些考生在班级里也都是极受同学欢迎的学生。

有66.67%明确表示不赞成参加海量补习班。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湖北的学霸考生杨庚宸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就没有上过任何校外培优班了。“知识是有体系的,指望靠培优班构建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这是不现实的。”此前,他也上过物理培优班,感觉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刷题上了,很没有必要——“我可以自己做题,跟老师请教啊。”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对于时下比较热门的奥数和英语培训班,澎湃问卷调查中有近六成受访考生表示,在中学阶段参加过英语培训班;44.44%的高考学霸则表示,从没参加过奥数班。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重视课内效率

面对周围寄希望于报校外培训机构快速提分的氛围,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并不热衷和焦虑。她没有上过补习班,只要“上课认真吸收老师讲的知识,下课后再反复回顾,就已经足够”。

浙江省理科考生张楚衣也表示几乎没有参加过课外辅导班,无论是父母还是她自己都很信任学校和老师,上课、学习完全顺着学校的节奏走。

河北文科考生郭家萌也注意到,很多同学在学校之外参加课外培训班,焦虑地希望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取得成绩进步。她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效率”。“我不会焦虑,除了小学上过一次补习班后再也没有上过。”她认为,根据学校的安排,把学校每项任务做扎实,效率提高,这样就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而不在于你投入的时间多。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但在“高三每天睡眠时间”里,考生们也需要“秉烛夜读”,66.67%的受访考生都是在晚上12点左右睡觉,甚至有一名学生凌晨1点或更晚睡觉。而25.93%选择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仅有1名是晚上10点左右睡觉。

同2017年数据相比,受访考生们睡眠时间大体推迟,熬夜更为普遍。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家庭氛围:自由、开明,不过度关注成绩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在“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干预程度”一问中,有17名(62%)考生选择了“时常关心但不干涉”这一项,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处于关心却不过度的状况,更多靠考生的自觉性。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这种家庭教育,在“平时与父母沟通的程度” 中也可见一斑。在该题中,44%的考生选择了与父母相处“像朋友一样,时常交流自己的想法”,48%的考生选择了“关系很好,但自己不会什么话都告诉父母”。没有一个考生选择“关系不好,几乎无沟通”。

2018年,出生于千禧年的孩子正是高考的年纪,他们的父母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因此家庭氛围沟通的畅通也更加无阻,“像朋友一样”似乎已经成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后续采访过程中,不少考生都指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偏向于“放养”。天津理科考生周言的父母都是教师,但平时对学习几乎不会过问,“我们家的家庭氛围比较宽松,父母的教育方式都很民主,也很尊重我的想法。”周言认为,这样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从以上数据来看,考生们大多身处比较开明、自由的家庭环境中,与父母关系融洽,沟通顺畅是一大共性。

“互联网+教育”缩小学校差距

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优秀的教师资源依然非常稀缺,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凸出。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广西考生曾楷徽毕业于百色市平果高级中学,高考成绩出来后,位于小县城的学校放了烟花以示庆贺,轰动一时。曾楷徽备受关注的原因,不仅仅是他优异的成绩,还有高中三年所接受的新式教学模式。

“我是我们学校第一届‘直播班’的学生,以前大家都很担心直播上课的效果会不好。”他所在的班级从高一到高三上学期,上课一直是播放成都七中同年级班上的教学直播视频,“前40分钟看直播,后5分钟带班老师给我们总结知识点。”课后的作业也是由成都七中统一布置。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尽管身在广西平果县,曾楷徽和同学们却享受到了其他省会城市的教育资源。这个由两所学校共同培养出来的学霸考生,让家长和学校对这种直播教学,充满了信心。

“当时学校和家长开会讨论,我父母没有什么意见,我就直接被安排到了这个班。”曾楷徽说,自己所在的平果县,在教育方面还是和其他省会城市有所差距,而直播班能让他们接受到同样的教育资源。

2018高考学霸调查:多来自草小,近半未上奥数,重课内……

希望这份学霸调查,能给正在升学路上的家长和学生们一些思考和借鉴。

▍来源:澎湃新闻、文汇报,综合自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