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小編說歷史,今天為大家說的關於朱元璋智囊團中的一個人的故事,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堪比劉伯溫,但是為人非常的低調,在朱元璋攻城拔寨創建明朝之後就拒絕了朱元璋的封賞就隱居山林了。

這個人是誰呢?我們先來說說朱元璋在創立大明朝之後封的幾個伯爵,我們今天只講智囊文臣,被封的只有三名文臣,分別是李善長,劉伯溫、汪廣洋。自然還有我們今天索要說的這個人,好了小編就不和大家賣關子了,他就是堪比劉伯溫的朱升。

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其實在明朝的史書裡面對朱升的記載不是很多,但是朱升在朱元璋開創大明朝的過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和小編簡單瞭解一下。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寧(今休寧縣陳霞鄉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文學家,明代開國謀臣,官至翰林學士。元末(1367年)被鄉舉薦為池州學正。避棄官隱石門,學者稱楓林先生。後因向朱元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被採納而聞名。

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話說在1357年的時候,朱升迎來了自己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當時朱元璋率領的軍隊正好打到了徽州,當時有個人叫鄧愈,他向朱元璋推薦了朱升。朱元璋親自登門拜訪。向他請教平定天下治理國家的一些策略,別看當時的朱升年過花甲,但是他精通的學問很多,比如天文、兵法戰略等等。朱升都有所研究。

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雖然朱升比較喜歡隱居,但是他提出的幾個策略和對外面世界的一些形式看得非常的清楚。他曾經告訴朱元璋九個字,可以說是價值千金,這九個字分別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下面和大家分別來聊一下。

高築牆,字面意思非常簡單,就是把城牆建的高一些。朱升以此來告訴朱元璋好好的鞏固南京的城牆,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勢力。

廣積糧,也很好懂,字面意思是多積累糧食,延伸意思就是注重發展農業,獎勵耕種,儲備充足的軍糧,增強經濟實力。

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緩稱王,不要著急稱王稱帝,要注意隱藏自己的野心,以免自己淪為眾矢之的。

而朱升的這九個字就成了朱元璋治國理政的九字方針。可謂是九字定江山。

其實還有一件事兒值得一提,那就是在攻打徽州的時候,元軍將領堅守徽州,朱元璋久攻不下,朱升親臨前線進行勸降,這期間曾經發生了點小意外,而朱升救了朱元璋一命。

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也可能朱元璋和朱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同樣都是姓朱,朱升的年齡也比朱元璋大了將近三十歲,所以朱元璋非常的敬重朱升,以宗長稱謂,可見二人關係不一般。

在大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稱帝,朱升自然成了朱元璋的專屬政治顧問,當然朱元璋也安排了一個非常不錯的職位給他,讓他編寫大明的歷史,當然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朱升並不喜歡官場,多次向朱元璋提出辭官隱居之後,無奈朱元璋只能同意,畢竟朱升的年事已高。最終歸隱山林。

大明開國功勳因不喜功名退隱,曾對朱元璋說了九個字,價值千金

好了今天的小編說歷史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