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關於劉伯溫的描寫很少,原因或許是因爲他沒那麼神

1

在民間劉伯溫是神人,和張子房,諸葛亮,徐茂公等人齊名,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活神仙。

很多神奇神秘的事情都往這幾個人身上套,比方說諸葛亮的馬前課,劉伯溫的燒餅歌。

這是劉伯溫的民間形象,但是歷史上呢?

可能劉伯溫就沒有那麼的神了,他和諸葛亮待遇簡直天差地別,諸葛亮出山後總攬軍政大權,在《三國演義》上劉備對諸葛亮簡直敬若神仙,言聽計從。

即使正史《三國志》,劉備對諸葛沒那麼言聽計從恭敬有加,但是夷陵之戰以後白帝城託孤,他依舊把江山和阿斗託付給諸葛亮,並且告訴諸葛亮,阿斗這小子行你就幫幫他,如果這小子不是當皇帝的料“君可自取。”

不管劉備這話是真心還是試探,但是恰恰是這幾句臨終之言,成就了這對君臣的千古佳話。

劉伯溫就沒這麼好運了。

《明朝那些事》關於劉伯溫的描寫很少,原因或許是因為他沒那麼神

2

劉伯溫少年聰明,早早的就考上了進士,給朝廷戡亂,出了很多注意,但是都沒有引起重視,不被元朝重用。

後來劉伯溫在官場混了一段日子,大約看透元朝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所以後來就辭官回家隱居去了。

劉伯溫輔助朱元璋也很有意思,朱元璋攻下金華後,聽說這裡有很有名的四個人,號稱浙東四先生,於是就派人拿著點心去請這四位出山為自己服務。

這完全是打包價。

一開始,劉伯溫還推辭了一下,然後一個叫孫炎的人給他寫信說:你一定得來啊。

於是劉伯溫就來了,還給朱元璋獻上了早就寫好的小作文《時務十八策》。

劉伯溫的出山和諸葛亮就差了行市了,完全沒有諸葛亮被三顧茅廬,甚至一顧也沒有。

朱元璋只是派人拿著禮物來請了一下,可能連張飛關羽這樣級數的人都沒出場,劉伯溫還想學諸葛亮擺一下架子,人老朱直接不理,不慣你臭毛病,直接讓手下人寫封信。

《明朝那些事》關於劉伯溫的描寫很少,原因或許是因為他沒那麼神

3

劉伯溫還是有真本事的,為朱元璋策劃很多大事,尤其是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時,劉伯溫給朱元璋的一些建議,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時候君臣之間多少有點孔明和皇叔之間的味道。

劉伯溫處處學諸葛亮執法嚴明,不徇私情,但是也因為這樣先後得罪了李善長和胡惟庸兩位宰相。

他晚年效法張良隱居,在老家喝酒下棋不問政事,當地縣令化妝來訪,他都拱手作揖自稱草民,可謂小心到了極致。

但是即使是這樣,依舊沒能逃過胡惟庸的算計。

胡惟庸害他的方式很要命,因為劉伯溫懂得陰陽數術,所以他讓人向朱元璋告狀說,談洋這地方的風水很好,有王者之氣,劉伯溫想在這兒修墳墓,老百姓不同意,他動用勢力壓迫百姓。

壓迫百姓這事兒朱元璋也許不太在意,但是你想在有王者之氣的地方修墳墓,劉伯溫你想幹嘛?想讓子孫後代當皇帝嗎?

於是朱元璋把他誠意伯的爵位給奪了。劉伯溫知道這事兒的嚴重性,親自到京城謝恩,然後呆在京城不敢離開,恐怕有人給自己小鞋穿,老朱再怒就不是剝奪官位這麼簡單了。

在京城就到了胡惟庸的權利範圍,他於是開始暗害劉伯溫,趁他病時往他的藥裡下毒,胡惟庸真的深諳趁你病要你命的真理。

後來看劉伯溫病的不像樣子,朱元璋顧念舊情派人把他護送回老家,沒過一個月,劉伯溫就去世了。

劉伯溫的兩個兒子老大被胡惟庸害死了,老二因為耿直說錯話,被明成祖朱棣害死了。

《明朝那些事》關於劉伯溫的描寫很少,原因或許是因為他沒那麼神

4

當年明月沒有濃墨重彩的寫劉伯溫,為啥?大約是因為不好寫。

如果按照老百姓心裡的活神仙來寫,那就不是寫歷史,而是寫小說了,如果按照歷史來寫,和人們想像中的劉伯溫又差太多,那麼幹脆不寫,一筆帶過更好。

不過當年明月還是寫過一個和劉伯溫一樣的活神仙,那就是王陽明。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王陽明的篇幅不下於朱元璋,當年明月寫他如何少年頑略劣,如何官路坎坷,如何龍場悟道,後來如何天縱神明,輕而易舉的平定了寧王叛亂。

這部分故事簡直就是一部聖人的成長史。我就是從王陽明這兒入坑開始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我看的是連載版,每天兩章那種,成書後反而看的少了。

大約在當年明月以及很多人心目中,劉伯溫其實沒有王陽明重要,王陽明是心學大師,開宗立派的人物,劉伯溫只是個軍師。

看歷史劉伯溫到晚年活的很憋屈,和民間算無遺策的活神仙的人設基本就是兩路人。

老百姓只要爽,所以加了很多想象再劉伯溫身上,歷史上的劉基後來活的很不爽,死的不明不白。

其實如果劉基知道自己後世的劉伯溫的人設,大約他也想像那樣活一回吧。

《明朝那些事》關於劉伯溫的描寫很少,原因或許是因為他沒那麼神

=============

文:薛白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