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治通鑑札記611 聰明的下屬要讓領導知道自己有點小缺點

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一二六年)

① 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匈奴左、右谷蠡王,在左、右賢王之下。谷蠡,音鹿黎。索隱曰:稚,持利翻。斜,士嗟翻,鄒誕生音直牙翻。蓋"稚斜"胡人語,近得其實。〕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於單,音丹。降,戶江翻。〕【

按:在漢朝持續調整的時候匈奴方面更換了新的領導人。同時內部發生了矛盾分裂。這其實隱含表明了漢朝開始比匈奴方面好了,漢朝方向是君臣一心。而匈奴方面發生內訌。

讀資治通鑑札記611 聰明的下屬要讓領導知道自己有點小缺點

② 以公孫弘為御史大夫【按:這是繼續前面調整御使大夫而來的。】。是時,方通西南夷,東置蒼海,北築朔方之【按:一句話介紹了三個方面漢朝的主要工作內容。】。公孫弘數諫,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數,所角翻。為罷,讀曰疲。〕天子使朱買臣等難以置朔方之便,發十策,弘不得一。〔師古曰:言其利害十條,弘無以應之。難,乃旦翻。〕弘乃謝曰:"山東鄙人,不知其便若是,願罷西南夷、蒼海而專奉朔方。"上乃許之、春,罷蒼海郡【按:漢帝國開始收縮戰線,此處收縮的是滄海郡。面鋪的太開了。】。

讀資治通鑑札記611 聰明的下屬要讓領導知道自己有點小缺點

弘為布被,食不重肉。〔言不重肉味也。重,音直龍翻。〕【按:這裡接機介紹下公孫弘。】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奉,扶用翻。〕然為布被,此詐也【按:合乎邏輯。】。"上問弘,弘謝曰:"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廷詰弘,誠中弘之病。〔中,竹仲翻。〕夫以三公為布被,與小吏無差,誠飾詐,欲以釣名,〔師古曰:釣,取也;言若釣魚之謂也。〕如汲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按:坦然面對,就是有點想沽名釣譽的小毛病。】!"天子以為謙讓,愈益尊之【按:天子以為謙讓這才是重點。可以說,皇帝在這裡重視的不是公孫弘是不是欺詐,而是謙讓。而皇帝現在需要的就是謙讓的臣子,而不是對皇帝挑三揀四的臣子。公孫弘在這裡與衛青是一致的。謙讓與沽名釣譽來比當然是得分更多的選項了。其實,這個汲黯也是毛病,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唱盡人間冷暖世態炎涼,他怎麼會重視那些虛名呢?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是自幼養成的。其實這只是對於世代貴族的汲黯才是大驚小怪的。公孫弘能伊利朝堂之上,還與他一直扮演孤臣有關,就是他也是總不那麼合群。這在前面我們就可以看到了。而漢武帝恰恰是個喜歡支持少數人的皇帝。戰爭之時,國家需要巨大的物資支持,作為當朝執政,即使是虛假的,那麼其表現出來的勤儉其實也代表了帝國上層的意志和政策走向。所以,這中勤儉的作風是與抗擊匈奴的需求相互一致的。進行戰略收縮,是從衛青出擊匈奴之後的一大戰略節點。也就是告一段落了。

】。

③ 三月,赦天下【按:對勞動力和士兵的需求。這是與前面放棄滄海郡相互一致。】。

讀資治通鑑札記611 聰明的下屬要讓領導知道自己有點小缺點

④ 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為涉安侯,數月而卒【按:匈奴政權更迭的餘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