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度势、功心、权奇(名诗词解读新译)

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

度势卷六

势者,适也。适之则生,逆之则危;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事有缓急,急不宜缓,缓不宜急。因时度势,各得所安。

译文:形势,是需要你去适应的。能够适应它的人就能安生,反之则危险了;得势就强大,失势就弱小。事情有缓有急,急事不应该拖拉,该慢慢来的事情不应该操之过急。因时度势,才能相安无事。

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度势、功心、权奇(名诗词解读新译)

避其锐,解其纷;寻其隙,乘其弊,不劳而天下定。

译文:避开别人的锐气,剥解别人要在他纷争之时。寻找对方的破绽,利用对方的弊端,不用费力就能定天下。

势可乘,亦可造。致虚守静,因势利导。敌不知我而我知敌,或守如处子,或劲如脱兔。善度势者乘敌之隙,不善度势者示敌以隙。知其心,度其情,察其微,则见其势矣。

译文:形势可以利用,也可以制造。平时多思考少动,因势利导。敌人摸不透我而我却了解敌人,有时像处女一样安静,有时迅速的行动像奔跑的兔子。善于分析形势的人能够利用敌人的疏漏,不善于分析形势的人却常常暴露疏漏给敌人。了解对方心里想什么,揣度别人的感情,察觉别人不为人知的细节,就可以预测别人的趋势了。

观其变而待其势,知其雄而守其雌,疲之扰之,然后可图。

译文:安静的观察对方的变化,等待别人的形势变化,知道别人雄强就等待别人雌弱,不断地干扰对方使之疲劳,然后就可以图谋了。

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度势、功心、权奇(名诗词解读新译)

势可乘乎?势不可乘乎?智者睹未明,况己著乎,惟在断矣。智无识不立,无胆不行。

译文:形势可以利用吗?形势不可以利用吗?智者洞察在事态未明之时,何况那些已经很明了的事情,只是在决断罢了。智慧没有知识就不成立,没有胆量也行不通。

为谋,所重者胆,所贵者智;胆智兼备,势则可为。

译文:制定谋略,重要的是胆量,珍贵的是智慧;只有胆量和智慧都具备了,形势才可以利用。

见宜远而识宜大,谋宜深而胆宜壮。军无威无以立,令无罚无以行。威慑之,智取之,胆胜之,则何敌不克,何坚不攻?正胜邪,直胜曲。浩然正气,而奸佞折。

译文:见识应该长远,知识应该博广,谋略应该深远,胆量应该雄壮。军队没有威严就不能立足,号令不严格就无法实行。用威严来政震慑,用计谋来夺取,用胆量来取胜,这样有什么敌人是不可攻克的呢?有什么坚固的城池是不能攻陷的呢?正义胜于邪恶,正直胜于弯曲。胸怀浩然正气,奸佞小人自然就会折服。

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度势、功心、权奇(名诗词解读新译)

功心卷七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

译文:城池可以摧毁而人心难以折服,主帅可被擒但是其志向不可能被剥夺。所以难的只是在统一人心。攻伐别人的志向,摧毁别人的意志,不用战斗就可以使别人屈服,是上等谋略。

攻心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义,服之以威。

译文:攻取人心的办法,首先是告诉对方道理,再用感情来打动别人,用道义来引导别人,用威信来折服别人。

君子好德,小人好利。辨之羞之,耻之,驱之于德。

译文:君子崇尚道德,小人贪图利益。分别对待,再羞辱别人,然后用道德来驱使别人。(解读:如何分别对待呢?君子喻之以义,小人驱之以利。君子要和别人讲道义,小人要用金钱利益来驱使。)

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之道,唯在一心;

译文:移花接木,假凤虚凰,谋略的道理,只在于统一人心;

治不以暴而以道,胜不以勇而以仁;攻心之术多矣;虚予而实取之。

译文:治国,不是用暴力而是用道义;取胜,不是靠勇敢而要靠仁义。攻心术很多,表面上给予而实际是取得。

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度势、功心、权奇(名诗词解读新译)

权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

译文:善于观察的人能辩明是非,慎重考虑的人能正确地选择。设下计谋来引诱别人,等待别人露出马脚。这样不用审问就能够明白的判决,不用出动军队就能够夺取城池,不是智慧的人谁又能够做到呢?

夫欲行一事,辄以别人事掩之,不使疑生,不使衅兴。此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译文:要想做一件事情,要借口其别人事情来遮掩,不要让别人有所怀疑,不要让别人产生挑衅心理。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道理。

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

译文:有的事情不可抗拒,就不要抗拒。拖延,延缓,消除它的攻势,然后再慢慢地图谋它。

假神鬼以立威,而人莫辨真伪。伪称天命,其徒必广。将计就计,就势骑驴,诡之异之,以伏其心。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其理一也,不诡于敌而诡于己,己之气盛,敌气必衰。

译文:借助鬼神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人们就无法辨别真假了。谎称天命,追随你的人就一定很多。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神化自己,来降伏敌人的心。这边消退那边就高涨,这边高涨那边就消退,道理是一样的。不神化敌人,而对神化自己,自己人士气高涨,敌人的士气必然就会衰落。

明朝名相张居正《权谋》,度势、功心、权奇(名诗词解读新译)

意欲取之,必先纵之;意欲除之,必先骄之。然后乘其势矣。

译文:想要征服别人,首先要纵容别人;想要除掉别人,首先要使别人骄横。然后就可以利用形势了。

敌强则弱之,敌实则虚之。弱之虚之,不我害也。

译文:敌人强大则想办法使别人变得弱小,敌人有真正的实力在就要想办法分化别人的实力。敌人弱小了、分化了,我就没有什么祸患了。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妙手空空,弥祸患于无形。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曰巧智,岂无大谋?

译文: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手段高明,消除祸患在无形中。釜底抽薪,上楼撤梯,虽然说是巧妙的智慧,难道就不包含大谋略?

人构我,我亦构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后发制人。

译文:别人陷害我,我也陷害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变被动为主动,后发制人。

必欲使人为某事,威逼之,刑罚之,利诱之。由远及近,从小至大,循序渐进,然后可用。

译文:一定要谋人做某件事情,要威胁逼迫别人,刑法惩处别人,利益诱惑别人。由远及近,从小到大的顺序,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够顺利成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