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中国书法家协会是由国家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建立以来,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

从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至今,其领导机构已历经多次换届,先后有六位知名书法家出任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舒同(1905~1998),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任期1981年-1984年),后任第2届、第3届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他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被誉为“神童”、“东乡才子”。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备受海内外推崇。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所谓舒体,就是从“二王”入手,以颜、柳之楷为本,取各家各体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独特风格,立“七分半”字体。这个“七分半”,可以说是舒体字的精华,既结体上楷、行、草、篆、隶五体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合称“七分半”。

“七分半”字体充分反映了舒体字的深厚基础和面貌特征。应当说,舒体字的形成,不只是艰苦的书艺探索,更重要的是意志和毅力的磨练。舒同的墨海生涯从14岁在乡间小有乡誉时起,直至93岁病逝近80个年头,在漫长的岁月中,不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十年浩劫”的动乱,不论是在繁忙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罹难挨斗的“牛棚”里,他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始终没有中断艺术研究和临池实践。舒体浑圆有力,外柔内刚,宽博端庄,雍容大方,以其特有风格,体现革命风云、将军气度,深为人们珍爱。当今,舒体已被输入电脑,广泛用于报纸、刊物、电影、电视,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任主席:启功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启功(1912~2005),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主席(任期1984年-1990年),后任第三届、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现代书法家、书画鉴定家、文学家。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曾从戴姜福学文史词章,从贾尔鲁、吴熙曾学绘画,后又受业于陈垣。他的远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5子和王弘画,他的曾祖和祖父都是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后家道中落。他幼年丧父,少年失学,凭勤奋自学和拜求名师而成一代名家。

启功先生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他对古代书画、碑帖见识卓异,造诣精深,早在40年代,就发表过有关的专文,曾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经他过目的古代艺术精品,数以千计。由于他对历代作品特征、作者风格了然于心,加上他有丰富的文物知识和文史修养,又熟谙典故,劣品和赝品总逃不过他的目光。1983年,他成为国家文物管理局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成员之一。

启功先生的书法既有深厚传统,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结体精严,笔画清朗刚健,布势轻重有别,主宾相济,风神俊秀且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主张师法古人墨迹,认为碑刻要经过刀刻,再加多年风化剥蚀,不易见其原貌,墨迹则可看出古人如何运用笔墨,师墨迹可以得自然灵活之气,甚至认为看碑也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他自己则半生师笔不师刀。他还一反古人“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功”之说,特别重视结字。认为结构对了,姿态自然出现。他经过潜心研究,得出每个字的重心不在正中,而在偏左或偏上的结论。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任主席:邵宇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邵宇(1919—1992),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任期1990年-1991年),著名的速写、水彩画家,原辽宁省东沟县(今东港市)孤山镇人。所创连环画受到徐悲鸿先生的称赞,认为其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1990年起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委员会主任、教授。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沈鹏,1931年9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代主席、第四届主席(任期1991年-2005年),后任第五届、第六届名誉主席。幼习诗、书、画,入大学攻读文学,后转攻新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

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主席(任期2005年至2015年12月),现任第七届书协名誉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河南书协工作期间,张海举办了大量在国内外具有开创性有重大影响的书法活动。其中从84年起举办的四届中原书法大赛、河南中青年墨海弄潮展、国际书法展、新十年书法论辩会、国际临帖展、创建了河南书法函授院等,规模空前,形式独创,在国内外书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新时期中国书法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海其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早年隶作求其精美,取《乙瑛碑》之骨肉停匀,《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礼器碑》之变化如龙,自家风貌。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具个性的草隶,为书界所公认。其作品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苏士澍1949年生于北京,满族。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少年时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从师启功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工作之余从事书法、篆刻的创作。兼习诸体,擅长鸡毫作篆隶,饶有特色;行草流畅,韵味极浓。篆刻宗秦法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书画展览,曾多次在日本、台湾及港澳地区举办个人晨及书法讲学活动。1997年荣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百家会员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荣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苏士澍曾担任文物出版社社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2010年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今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历任书协主席和他们的作品,不比不知道,差距竟然这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