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前几天,一辆比亚迪宋车型在上海自燃的照片刷爆朋友圈,让新能源车再一次走在了风口浪尖。这对于购买或者想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来说,不由的心中一紧。新能源车为什么频频发生自燃事件?

这几天,全国各地的持续高温让人苦不堪言,而对于高温,不仅仅是人,其实车辆也跟人一样,都饱受着高温的困扰。这其中新能源车型更是敏感。前几天在上海自燃的比亚迪宋就是最好的证明,那对于新能源车主或者有意购买新能源车型的车主来说,什么样的车型更值得期待,而已经购买新能源车主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新能源车型为什么会自燃?

对于车辆的自燃,其实会有很多诱因,其中部分都原因是受外力导致电池破损的。毕竟大部分新能源车型的电池都会装在车身地板下方,这个位置虽然能获得更好的车内空间,但更低的位置确实增大了托底造成的电池损伤,增加了车辆自燃的风险。

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但随着车辆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都配备了更为人性化的配置。例如我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测试的江淮iEV6E车型,其就在电池前方设计了一根铝合金防撞杠,以此来降低车辆托底带来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除人为驾驶因素引起的自燃情况,其实新能源车自燃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线路短路、电池内部故障引起的。这其中,又以电池故障所造成的最为常见。

对于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车型来说,大部分都配备锂电池。而锂作为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材质,其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引起车辆燃烧或者更为严重的爆炸,所以对于锂电池的保护是新能源车主一道必修的课题。

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为了避免因为电池温度导致的车辆故障,越来越多的厂家都开始为其新车配备更为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统。配合液冷技术的加入,其能保证车辆在-40°到60°的环境温度下工作。并且使电池温度保证在10°-30°之间。

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就例如我们上回试驾的吉利帝豪的EV450车型,其主动温控系统能主动干预电池温度,确保车辆安全。在充电中,帝豪EV450通过充电初期对PTC原件进行加热,把电池组温度保持在10°-30°之间,以此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电池各个个体之间的温度差,保证充电过程中不会发生因电池个体温差带来的自燃事故。在行驶中,电机会将自身的热量用于加热电池组;而当电池组温度过高时,电池组也会通过强制散热的方式对电池以及电机进行降温。

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其实,不光吉利帝豪EV450,长安逸动EV460。北汽新能源EU5以及江淮iev50都会采用液冷+能量管理系统的“双保险”。尤其是北汽EU5车型,其为了测试电动车在高温情况下的耐久性,其特地前往新疆吐鲁番地区进行高温测试,笔者也有幸参观他们的测试场。搭载e-MotionDrive的试验车型牵引着另一辆车,通过后车的主动刹车,来模拟出高负荷状态下电机组迅速升温的情况,而后直接对车辆进行快充,同时在高温下进行快放,将e-MotionDrive试验车性能逼到极限。当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通过其自身的散热系统,在吐鲁番这样的高温环境下,电机温度有明显下降,同时电池温度由于液冷以及能量管理的“双保险”,并没有在测试中出现状况,充电电流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能源车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车是怎么避暑的

距焦观点

假如新能源汽车在您的购车列表中,那更为靠谱的液冷+更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统是您不二的选择。其不仅仅能降低自燃的风险,同时高效的充电效率和出色的续航表现更能拉近新能源车和我们的距离。而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新能源车型的车主,您可以查下您爱车是否有液冷系统以及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统,假如是常规的风冷,那还是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频繁急加速或者急减速等动作。当然,时刻关注电池温度也能降低自燃的风险。

虽然各家车企都有自己相对拿手的技术,但液冷+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才是较为公认的应对电池高温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