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奇葩许龙生

采访许龙生导演,对我这个乡村教师来说似乎有点高攀,因为许导是我们吴江的知名人士。他是原吴江锡剧团编剧、导演、演员,江苏省戏剧导演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等等。这一大堆的衔头有点叫人目不暇接。不料一见面,年已八十的许导,没有我想象中那种资深文艺人士的范,更象一位和蔼的邻居大伯,爽朗的笑容,幽默的谈吐,给人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许龙生导演的故事。

戏迷走上演艺路

许龙生生于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1939年,从小家境贫寒。贫苦的生活没有摧垮小龙生的意志,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就树立起“读书,一定要读好书,长大后干一番事业”的远大志向。自从进入校门第一天起,他就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后来成为苏州金阊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长,也有不小的知名度。但有一天因营养不足,他突然昏倒在教室里,班主任胡汉云老师知道后,就将学校供给她的一餐中饭让给许龙生吃,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六年级一吃吃了三年。在全校百余名教师就餐的食堂里就许龙生这样一位小学生和他们共进午餐,那是怎样独特的一种情景。这浩浩师恩,许龙生永志不忘。他暗下决心,一定努力成才,报效社会!

母亲因病去世,这对许家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家庭困难进一步加剧,龙生只能跟随父亲做做小生意。他在做生意之余常常到剧场去看“放汤戏”(戏演到一半放观众进去不需买票),耳濡目染,许龙生渐渐喜欢上了戏剧,萌生了演戏的想法。一次,突然有人问道:“小朋友,喜欢看戏啊?喜欢演戏吗?喜欢的话,跟我们一起学戏吧。”吴江锡剧团头牌小生的马明忠先生问小龙生。这对从小就喜欢演戏的许龙生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巴不得能进专业剧团学戏呢。“好啊,那我就跟你们学唱戏吧!”他似乎不加任何思索回答道。

1954年11月22日,年仅15岁的许龙生,带着对戏曲的满腔痴迷,踏上了吴江的土地,开始了他充满了戏剧故事性的艺术生涯。

才艺过人当编导

进了剧团的许龙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总是牢记老师多听、多看、多记、多唱的教导,演出时,不忘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唱出词句的内在含义、唱到观众的心坎里。每接到一个角色,他总是认真研读剧本,让自己投入到角色规定的戏剧情境中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所演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自然地展现在舞台上。学戏没几年,许龙生就心领神会,在演戏的同时,他凭着较好的国文功底,学起了编剧。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58年,许龙生从《新华日报》上看到无锡机床厂青年技师周南兴偷学外国技术为己所用发明了中国自己的“钢铁点滴剂”化验钢铁型号的先进事迹。他来到无锡周技术员家中体验生活,过后就写出了大型现代锡剧《打倒洋权威》的剧本,他还自当导演并自演其中一个角色,该剧参加苏州专区、苏州市和常熟市联合举行的现代戏汇演并获得了优秀创作奖,吴江锡剧团因此获得优秀表演奖。要知道,那时的许龙生可只有19岁!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19岁留影(照于1958年),当年创作并导演大型现代锡剧《打倒洋权威》

初试牛刀的成功,让许龙生的创作热情高涨。组织上也非常关心这初出茅庐的优秀人才,给予他更多的培养。从1959年开始,许龙生参加了苏州专区文化局剧目创作室组织的编导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每年上半年去各地农村边体验生活边培训,同时辅导当地业余文艺队伍。同年,他又参加了江苏省戏剧学校组织全省编导人员培训班。1961年,江苏省举办了全省著名锡剧演员传统戏曲文艺汇演,汇演结束后组成了江苏省著名锡剧演员演出团,许龙生作为当时江苏省最年轻的编导,也进入这个剧团加以培养。高水平戏曲艺术的培养使许龙生受益匪浅,成了他编导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艺坛奇葩许龙生

▲1961年,全江苏省锡剧界编、导人员南京合影(前排右1)

1964年他与单志良、严仁荣合作,并由他执笔创作的小型现代戏《大年夜》先后参加苏州地区、江苏省、华东地区现代戏观摩汇演,获得较高评价(当时因为提倡反名利思想,所以不评奖),还为来访的越南胡志明主席作汇报演出。剧本收录进《华东地区优秀现代创作剧目汇编》,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收入《江苏戏曲丛书》出版并发行单行本,江、浙、沪的多家报刊予以全文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录制戏剧专题节目对台湾广播。

艺坛奇葩许龙生

▲1964年,江苏省现代戏曲观摩演出苏州专区代表队全体人员合影(第二排右1为许龙生)

自从担任吴江锡剧团编导后,剧团的绝大部分传统戏和现代戏都是由许龙生执导。如传统戏《十五贯》《珍珠塔》,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除编导之外,他亲自兼职扮演戏中角色,每一个角色他都认真对待,动作、表情、说白、唱腔与角色相吻合,尽力演到极致,做到惟妙惟肖。因此,每一场演出总会掌声四起,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艺坛奇葩许龙生

▲上世纪60年代许龙生在大型现代戏剧《八女颂》中饰反面人物“刘黑脸”

艺坛奇葩许龙生

由许龙生执笔编导的、创作于1964年的锡剧小戏《大年夜》剧照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导演的现代戏《沙家浜》剧照,许龙生饰刘副官(中)

诚信为人口碑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门初开,一些外来艺术对我们的传统艺术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许龙生所在的吴江锡剧团也不例外,剧团经营举步维艰,演员的工资发放都成问题。出于无奈,上级对吴江锡剧团这个曾经全国闻名的红旗剧团进行留编整顿,40岁以下的人员全部转业。许龙生虽然留在剧团担任团长助理,但被安排负责搞第三产业。

靠着借来的5千元资金起家,许龙生利用吴江锡剧团的团员宿舍及仓库,办起了音乐餐厅。他的经营原则是“薄利多销,菜肴新鲜,诚信经营,老少无欺”。他一是严格把好进货关,每天早晨进餐厅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进的货是否新鲜;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顾客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面对打工人员做好大众化客饭。面对高档消费人群,餐厅特意装修了贵宾包厢,安上了在那个年代鲜有的窗式空调;三是诚信经营,决不开阴阳发票,从不吃“回扣”,不多赚顾客的钱。象蟹令时节的螃蟹,让顾客与鱼贩子直接交易,餐厅绝不赚所谓的差价,只收取一定的加工费,而音乐餐厅独创的蟹调料口味特别好,深得顾客好评。由于经营有方,音乐餐厅总是顾客盈门,食客常常要“翻桌子”吃饭。餐厅还被有关部门授予“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的称号。而餐厅的盈利全部补贴给了剧团几十名退休人员。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领导的吴江音乐餐厅被有关部门授予“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挂牌仪式

做了生意的老许仍然没有忘记艺术。在音乐餐厅成立三周年之际,音乐餐厅与松陵供销公司联合举办了庆典活动,邀请了以著名滑稽艺术家姚慕双、周柏春领衔的、“双”字辈著名演员全体参演的《滑稽、曲艺、歌舞演唱会》,特邀上海电视台著名女主持小辰担任节目主持人,在吴江大会堂连演三天,观众反响热烈。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邀请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姚慕双(第二排左三)、周柏春(第二排左四)等到吴江演出(前排左四为上海

《心灵有声》创辉煌

二十世纪末,许龙生正式从岗位上退了下来。然而,他退而不休。他怀着一颗对艺术挚爱的心、一腔对时代真诚感恩的情,依然活跃在吴江群众文艺的舞台上,群众给了他一个封号“吴江群众文艺总顾问”。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与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在大观园合影(左起王兰英、姚美凤、许龙生、姚澄、沈佩华)

2001年有人推荐他担任一个小品的编导,这个小品是计划参加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汇演的。选送上来的三个剧本他看了都不太满意,而震泽中学肢残女生吴玉珍的身世和遭遇启发了许龙生的创作灵感,他和钱水生同志合作编剧,原创了《心灵有声》的剧本,并自己执导了该剧。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执导的小品《心灵有声》演出剧照

小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肢残女生江甜甜在吴江公园晨练时,遇到了来吴江旅游的外地聋哑学生吴欢欢,正当两人互诉各自不同的身世和畅谈理想时,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被父母抛弃的残疾婴儿,最后,把江甜甜领养长大的妈妈再次收养了这个被遗弃的婴儿……。故事有力地抨击了社会上遗弃残疾婴儿的丑恶行径,同时塑造了一位善良、慈祥、充满母爱的普通共产党员“妈妈”的崇高形象。人们仿佛听到了来自残疾人心灵深处的强音:我们身残但心灵不残!

剧本完成后,开始了极其艰苦的排练,许导亲自到吴江特殊教育选定了15岁的聋哑学生杨继伟担任小品的男主角。由于女主角吴玉珍不懂哑语,请来了特殊学校的朱秀梅老师担当小品的哑语指导。每次排练,不管刮风下雨,许龙生都要骑助动车将从震泽赶来的吴玉珍从车站接到排练现场。由于小吴是先天性右手掌缺损,所以在排练过程中,说什么也不肯露出右手,总是藏在身后。在小品的尾声处,要求吴玉珍挥动双臂去迎接“妈妈”,这么一个在常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是许导一遍又一遍找她谈话,使小吴终于放下思想包袱,在最后时刻勇敢地展开了双臂……

艺坛奇葩许龙生

▲吴江日报报道《心灵有声》获全国大奖的新闻

功夫不负有心人,《心灵有声》的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该作品先后获得苏州市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一等奖、辅导奖、创作奖;江苏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二等奖、辅导二等奖、创作奖及音乐奖;文化部、民政部、教育部、广电总局、中国残联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福彩杯”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山东赛区)表演二等奖、辅导二等奖、创作奖、作曲奖;全国五大赛区评选表演铜奖、辅导铜奖及新作奖;吴江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吴江市委、市政府颁发)等等。众多媒体纷纷对《心灵有声》作了采访播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吴江日报》等先后发表了通讯和剧照,苏州电视台、苏州有线电视台、吴江电视台(派记者到山东济南现场采访)、吴江人民广播电台等也都播放了实况和片段。

艺坛奇葩许龙生

▲新华日报刊登《心灵有声》剧照

据2001年吴江年鉴纪实:“小品《心灵有声》参加了“福彩杯”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山东赛区)的演出,荣获全国铜奖、创作奖和辅导奖,这是吴江市群众文艺近年来获得的奖项最多、档次最高的创作成绩。”

艺坛奇葩许龙生

▲《心灵有声》剧组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山东赛区)时在演出驻地合影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编导《心灵有声》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创作奖证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辅导《心灵有声》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辅导奖证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江苏代表队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奖证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吴江代表队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创作奖证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心灵有声》获吴江市第二届文学奖荣誉证书

老当益壮胜当年

编导《心灵有声》的大获成功,使许龙生创作激情如火山般迸发,他再次成为“许导”。

艺坛奇葩许龙生

▲2007年7月,许龙生导演的小品《张好婆的心事》获奖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他协助做好松陵镇垂虹艺术团金霞舞蹈队的编导工作。东门社区有个戏曲队,许龙生为他们下基层演出《双推磨》作辅导。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辅导业余文艺队伍工作照

2004年4月,由吴江市委纪委等四个单位举办的“鲈乡清风·吴江市党风清廉政建设专题文艺汇演”中,许龙生或编或导的参赛节目有10个之多,并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表演艺术奖1个和优秀奖1个,可谓获奖颇丰。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被评为吴江市锡剧界协会顾问聘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被聘为吴江市文联第六届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吴江日报报道许龙生的事迹

艺坛奇葩许龙生

▲吴江日报报道许龙生的事迹

2017年5月,在吴江纪检系统组织的廉政宣传专场文艺演出中,许龙生为盛泽文化中心导演了沪剧小戏《阿歪拜年》,获得了很大成功。吴江电视台曾多次播放该剧的演出视频,这个节目还参加吴江区非遗文艺调演,获得二等奖。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在指导《锡韵留芳》演唱会演员排练

艺坛奇葩许龙生

▲《锡韵留芳》演唱会节目单(部分)

艺坛奇葩许龙生

▲《锡韵留芳》演唱会节目单(部分)

他不仅热心群众文艺,还积极为政府的各种中心任务出力。如吴江在申报苏州戏曲之乡、江苏省戏曲之乡、中国民间特色文化之乡(戏曲)的过程中,许龙生和徐文初先生一同尽心尽职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他说:“我对吴江各镇区的戏曲情况和业余文艺工作者都非常熟悉,理应为申报工作做好贡献。”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在《锡韵留芳》演唱会结束后编导和演员合影(左起:许龙生、王小坤、高玉英、刘强民、金永华)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在《锡韵留芳》演唱会结束后与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倪同芳老师(右四)等合影

2014年以来,他参与创办了苏州市吴江区亨通梦想残疾人艺术团,担任副理事长、艺术指导和编剧导演。几年来为残疾人演员编导了二十多个语言类节目,如小品、上海说唱、戏曲联唱、配乐朗诵等,获得了残疾人朋友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艺坛奇葩许龙生

▲由许龙生任总导演之一的苏州市残疾人2018年迎新春文艺联欢会节目单(部分)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自编自导的小品《良心》由亨通残疾人艺术团演出,许导反串扮演一位老大妈(中)

艺坛奇葩许龙生

▲亨通梦想残疾人艺术团赴同里敬老院惠民公益演出节目单

已是耄耋之年的许龙生,在以往的岁月里,留下了一串串坚硬坚实、火花闪耀的艺术足迹。然而,他仍然马不停蹄,让我们衷心祝福许老先生生命常青,艺术常青。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同志艺术档案

艺坛奇葩许龙生

▲1993年5月,许龙生被江苏省戏剧导演学会聘为名誉理事的聘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被聘为吴江市文联第五届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书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获2005年度“吴江市群众文化优秀辅导员”称号

艺坛奇葩许龙生

▲许龙生获2006年度“吴江市群众文化先进辅导员”称号

艺坛奇葩许龙生

艺坛奇葩许龙生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

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