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亞太茶業】全媒體 訊:在 2018 年 6 月 23 日舉行的“第五屆廣東創意經濟高峰論壇暨廣東省優秀設計師、優秀設計企業、花都杯優秀設計作品頒獎盛典”上,有一位設計師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他叫張祖國,是廣州茗燁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兼總設計師。作為 2017 年度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他何以與眾不同,出類拔萃?有人說他專注於一片葉子,他的藝術靈感來源於樹葉,他的設計承續了宋代本真天然、拙樸禪意的風格,又雜糅了東南亞自然溫馨而不失熱情華麗的特點。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茗燁,專注茶空間、茶文化、茶包裝創意設計。自2003 年“茗燁”得名,到 2008 年公司註冊成立至今,茗燁先後服務過七彩孔雀、八八青、言紀、鉭盛老茶、大灃樂、虔茶、T 三等等著名茶企,成就了茗燁在茶界的良好口碑。

7 月 4 日,筆者與幾位茶友登門拜訪了廣東省裝飾設計界的新科“十佳”設計師,以期從他的人生軌跡,探尋他的藝術追求。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小木匠的“大夢想”‍

站在茗燁裝飾設計的門口,如果不是有“廣州”兩字提醒,或許會覺得此乃遠離都市的隱士之所。叢叢藤蔓沿著牆體,恣意生長,形成一道綠色“拱門”。門前還有幾蓬金銀花,雖然花期已過,猶能想象花開時節,白瓣黃蕊, 芬芳四溢的美好情景。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置身茗燁,頓時被清水灰泥的柱墩、任意長短的原木、流泉鼓石的動感、老樹枯枝的造型、棉紙包裝糊成的背景吸引,伴隨《雲水禪心》的樂曲,本來蕪雜的心緒,瞬間沉靜,甚至有點超拔出塵的感覺。

看見張祖國那套汝窯茶具,我說:“張總,你這讓我想起陸羽那句話,懂得喝茶的,一定是精行儉德之人。”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是這樣。”張祖國說,“我老早是做木工、做油漆的。所以,對自然的事物,對天然的色彩特別感興趣。”然而, 他今日的成功來得並不是那麼順暢的,而是充滿了艱辛和荊棘。

1998 年,年僅 16 歲的張祖國,剛拿到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一場意外事故卻中斷了他的求學之路,開始了一種近乎殘酷的社會之路,從此他的人生開始不同。

剛開始,由於年齡小,又沒有技能,他跟著做木匠的父親登上南下的列車,在廣州白雲區,正式成為某傢俱廠的“小木匠”。從“開料”做起,一路下來,他換過地方、換過崗位,從廣州到深圳,深圳再到廣州,做木工,也做油漆。天資聰穎的張祖國,很快就掌握了傢俱製造的全套工藝。兩年時間,小木匠,成長為大師傅。工資亦由進廠時的 150 元,飈升至 3000 多元。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正當大家認為他應該安安穩穩做下去的時候,他又跳槽了。這次,他進的是大名鼎鼎的“飛達音響”。從油漆工做到工程部主管。這個經歷,加深了他對色彩美、線條美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見識到許多影院與休閒場館。這些場所,經過裝飾,同樣的空間便體現不同的層次感、舒適感和愜意感。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這就是設計的效果與魅力。” 張祖國泡好一壺好茶,為我們一一添茶。“好的設計,真的可以蓬蓽生輝,使生活更加美好。所以我選擇了去往專業空間設計方向發展。”於是他又辭職了,走進連邦設計學院,就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深造,專做空間設計。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從蕉葉到茶葉

他始終是一個“不安分”的人,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他的人生目標非常清晰,做設計師,做自己,做老闆! 但創業不易,其中的心酸和勞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一身西裝,腳蹬皮鞋的張祖國帶著茗燁裝飾設計工作室的名片,起早摸黑,穿行在芳村茶市的裡裡巷行,用他的話,那是標準的“掃街式”營銷。那個苦,豈止是身體的勞累,最主要的是“閉門羹”帶來的心理傷害。溽熱的夏天,汗流浹背,走進一家家茶店,說起裝飾設計,對方立馬拉下臉:我是賣茶葉的,用得著嗎?

儘管信心豐滿,但現實卻無比骨感。跑了半年,鞋子換了幾雙,也僅有一個臺灣老闆、一個福建老闆跟他達成口頭意向。壓力之下,他只好暫擱茶業,轉而投身著名的“蕉葉餐廳”連鎖公司,主管蕉葉餐廳的裝飾項目。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蕉葉,也是一片葉子,一片來自泰國的葉子,因其自然之風的裝飾與健康飲食的有機結合,深受消費者青睞。張祖國說:“那時,我常常想,既然一片蕉葉可以通過設計師的再造,風靡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有幾千年歷史的茶葉,為什麼不能通過設計師的夢想再造,走進普羅大眾, 進而成為品質生活的必須?”

“從蕉葉,我想到茶葉。葉子是根本,工藝是提升, 環境是昇華。”倒掉茶渣,他為我們換上一壺產自贛州的虔茶·紅杉,“做設計十年了,我深感要做好茶空間、茶包裝,沒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功底和消費心理學的知識,是不可想象的。”他認為,喝茶的最高境界叫“不是茶”,是心情,是環境,是能把煩惱、紛擾留在茶外的一個自然空間。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留著髮辮,蓄著小鬍子的張祖國,酷似先鋒派藝術家, 其實是一個追求“禪心”、“禪風”、“禪意”的茶禪生活專研者。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說過,茶在空有之間,禪也在空有之間。要做到茶禪一味,一要茶者心智空明無礙, 二要喝茶的環境如是安心。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張祖國拿出幾張圖片給我看,分別是2012 年、2014 年、2016 年“北京第九屆中國國際室內設計雙年展”獲獎作品。前者是為愛爾蘭客戶做的休閒吧設計方案,後者是為普洱茶界大名鼎鼎的七彩孔雀做的空間方案。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我對空間設計一竅不通,面對圖紙,只能由衷感嘆:“這可是令人生嚮往的空間啊!”

如今,在芳村茶葉市場,他的設計案例已過百家,“如果說,我在茶空間裝飾設計上,有一點點成績,最需要感恩的就是御品茶的臺灣老闆、七彩孔雀的張澤國總經理, 以及福建安溪商會的李慶忠會長,是他們在我最執著、最艱難的時候,給予我施展才華的機會。”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葉子裡的祖國

茶,這片小小的葉子,與華夏民族共衰榮。張祖國對此亦有同感,他說:“我之所以從十年前的崇尚東南亞熱帶風格,到現在的回溯宋朝,刪繁就簡,自然為本。關鍵一點,我認為茶是簡單,是簡單的精緻,而不是雍容富貴的繁縟。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治國理政講因地制宜,做茶空間設計最好也能就地取材,一些廢棄、雜亂的東西,經過設計師的排列組合、修枝抹節,體現自然素樸的美。自然樸素,是宋朝貴族、雅士的茶席、茶空間美學。但是未免太清雅,多少有點冷寂的感覺,我主張在此基礎上,糅合東南亞裝飾的熱烈因素, 讓茶空間既雅緻又溫和。”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記得 2012 年,我和梁志天老師、邱德光老師及國際建築大師安德魯先生在圓桌會議上,探討建築裝飾的發展趨勢時,我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張祖國說,“創意設計的中國風、中國夢要體現儒、釋、道的哲學思想,凝聚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文化精髓。具體來說,就是以‘氣、光、聲、物’承載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四時之春夏秋冬。相生相剋,此消彼長,最終達致完美和諧、動靜相宜。同時,涵括‘一帶一路’的‘包容、互鑑、共贏’ 的商業精神。”

在一片葉子裡看見我的祖國——記廣東省“十佳優秀設計師”張祖國

關於茶空間設計,詩意的說法是:讓茶者,從一片葉子裡喚醒農耕文明的記憶,進而看到家園、看到祖國。

祝福祖國,祝福茗燁。


文稿:舒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